我們經常聽到「財務自由」這個詞,但對許多人來說,它就像是遠方的山頂,一直在望卻不知如何到達。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壞錢習慣,往往不知不覺地成了攀登這座山的絆腳石。別擔心,我們今天會一起拆解這些壞習慣,並提供一些可行的對策,幫助我們走得更遠、更穩。
「先付自己」這個觀念其實不算高深的金融理論,但行為經濟學證明其對改變消費習慣、促進儲蓄非常有效。大部分人一領到薪水,通常第一件事就是支付房租、電話費、網路訂閱,然後再用剩下的錢來過生活,最後才勉強儲蓄點零錢。
這樣的模式很難真正存下錢。這裡的關鍵就是,當我們把自己放在最後,往往就沒錢可以存了,因為生活總是有那麼多不可預見的開支等著我們。
理論上我們應該先從收入中扣除固定開銷,算出可支配的金流,再立即把其中的10%甚至更多存入儲蓄(投資)帳戶,當成是「必要開銷」的一部分。這樣做不僅能幫助我們有計劃地儲蓄,也能讓我們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一個對未來負責的理財態度。就像種下一棵樹,儘管今天只能種下小小的樹苗,但長期堅持下來,它會長成一棵可以為我們遮風避雨的大樹。
有人可能會覺得10%是不是太少了?
這只是個開始的數字,目的是讓我們養成習慣。如果我們的收入和支出狀況許可,可以考慮把儲蓄比例逐步提高到20%或甚至更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但只要願意一點一點增加存款比例,未來的自己肯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另外,儲蓄不應僅僅是把錢存入銀行而已,因為單純的活期甚至定期存款可能會隨著時間因通貨膨脹而貶值。我們可以將一部分儲蓄投入到各種投資工具中,例如指數型基金、債券或其他穩定的投資標的,這樣才能讓資金真正增值,抵抗通膨的影響。
除了「先付自己」的基本原則,還有一個關鍵步驟是合理地設定儲蓄比例。這涉及到每個人的生活需求和財務目標。我們可以使用「50-30-20」法則,即將收入的50%用於必要開支(如房租、食物),30%用於靈活消費(如娛樂、愛好),20%則用於儲蓄和投資。根據個人需求,我們可以調整這個比例,比如將靈活消費部分減少,增加儲蓄部分,以更快地達成財務自由。
信用卡,這個看似方便的小夥伴,往往也能成為拖垮我們財務自由的元兇之一。很多人使用信用卡支付各種日常開支,例如購物、送禮,甚至是日常的飲食開銷。
不得不承認,用信用卡支付確實更好記帳,我們可以看到每筆消費的細節,這有助於追蹤金錢的流向。信用卡還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管理金流,因為每月的對帳單可以清楚顯示所有支出項目,讓我們能輕鬆地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找出需要調整的部分。透過這些記錄,我們可以更好地預測未來的支出並進行財務規劃,使得金流管理變得更加有條理。
不過,這樣的方便也帶來了另一個風險,就是容易花得超出我們的預算。
信用卡的利率最高在15%到22%之間,如果我們無法每月全額償還,那這些利息很容易迅速堆積,讓我們的債務負擔越來越重。因此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如果我們無法全額支付某個消費,就不應該使用信用卡購買。當然,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卡的優勢,例如現金回饋或里程積點,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控制好自己的消費習慣。
信用卡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方便,它還能為我們帶來一些經濟上的好處。例通過善用現金回饋計劃,我們可以節省一定比例的消費金額,甚至利用旅遊積分計畫換取免費的機票或住宿。這些好處只有在我們能控制好消費行為、不產生循環利息的情況下才會真正生效。合理地利用信用卡,結合嚴謹的財務紀律,是提升財務靈活性的關鍵。
如果有什麼事情能夠立刻提升我們的財務安全感,那就是建立一個緊急儲備金。這筆儲備金應該足夠支付3到6個月的生活費用,這樣我們就不會在突發事件(例如失業或緊急醫療支出)發生時措手不及。
這筆儲備金的好處在於,它不僅能讓我們面對突發事件時更有底氣,還能在平時減少不必要的焦慮,讓我們能把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的安全感其實是無價的,它讓我們不再被生活中的未知風險嚇倒,而是可以從容應對每一次的挑戰。
建立緊急儲備金可以從調整日常支出開始。我們可以嘗試削減一些不必要的開銷,例如減少外食次數、取消使用率低的訂閱服務等。再來可以考慮臨時增加收入來源,例如兼職或出售不需要的物品,以更快地建立起這筆儲備金。另外,將這筆儲備金存入利率較高的儲蓄帳戶,也可以幫助我們增加一些額外收益。
「不知道錢花去哪裡了」這句話,對許多人來說肯定不陌生。我們賺錢的速度也許不慢,但花錢的速度往往更快。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向。
建立一個清楚的財務管理系統,可以是用電子表格、預算APP,或者簡單地用筆記本記錄,目的是要讓我們能夠清楚看到金錢的流動。我們可以先列出每月固定支出,像是房租、電費、網路費,再加上可變動的開支,例如娛樂、購物、餐飲等等。接著,仔細分析每一類別的花費,並找出哪些是必須的,哪些可以省下來。
如果像羊羹現在已經習慣用使用信用卡以及綁定信用卡作為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狀況,可以用卡別分類來做到預算管理,也可以用不同卡別達到月底拿到刷卡明細時了解一下我當月到底刷了什麼,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邊衝動消費了。
預算管理有很多種方式,除了50-30-20法則,我們還可以嘗試「零基預算法」(Zero-Based Budgeting),這是一種將每一分收入都分配到特定用途的預算方法,確保沒有錢無目的地流失。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能精確控制支出,並強化對金錢的掌控感。
有些人的嗜好真的很「燒錢」,不管是高爾夫、攝影裝備,還是收藏名酒,這些昂貴的嗜好往往讓我們每月花費大筆金錢。
當然有些消費嗜好的商品本身是保值甚至有升值空間的,例如某些名酒、藝術品、包包或稀有收藏品,這些物品可能隨著時間增值。不是說不可以有嗜好,畢竟生活中還是需要樂趣的,但我們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確保這些開支不會對我們的財務狀況產生過大影響,並且選擇那些有可能增值的嗜好更為明智。
有很多有趣的嗜好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費用範圍內。例如一些低成本的運動、閱讀、寫作等活動,不僅可以帶來快樂,還能讓我們保持健康或充實自己的心靈(這樣說會不會有點不食人間煙火,但羊羹我是真的閒下來就在找資料學習新東西然後整理成文章……)。
儲蓄固然重要,但它的增長速度有限。如果我們想真正累積財富,還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收入或進行投資。儲蓄只能讓我們在已有的收入中找到節省空間,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或進行有效投資,則是打破天花板、實現財富增長的關鍵。
增加收入的方式有很多種,尋找副業、增加投資、甚至可以考慮加薪或換工作來提升自己的薪資水平。這就像種樹一樣,儲蓄是我們在地上澆水,但如果想讓樹長得更高更茂盛,我們也需要有足夠的陽光,也就是說要有更多的收入來源來加速成長。
創建多元收入來源是一個重要的財務策略。首先可以考慮兼職或自由接案,例如寫作、設計、教學等。其次,可以開始投資,不論是股票市場、房地產,還是指數基金,都可以帶來被動收入。建立一個部落格或YouTube頻道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雖然前期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但一旦建立起來,就能成為一個長期的收入來源。
「複利」常被比喻為財富增長的強大工具,因為它的威力不在於一時的增長,而是經年累月的持續累積。我們越早開始投資,複利的效果就越明顯。因此,儘早開始投資是財務自由的重要步驟之一。
很多人覺得等有了大筆資金再來投資才有意義,但其實小額投資也能帶來巨大的變化。例如,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購買指數型基金,即使每月只投資少量的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額的投資也會因複利的作用而逐漸增長。
投資不僅僅是股票和房地產,還有許多其他工具可以選擇。指數型基金是一種風險相對較低且穩定的投資方式,非常適合新手投資者,儘管它仍受到市場波動影響。此外,債券、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甚至是境外主動基金也都是值得考慮的選擇,但要注意境外主動基金可能涉及較高的管理費用和稅務問題。這些工具有助於我們分散投資風險,並在長期中實現穩定的資產增長。
沒有目標的理財,就像是沒地圖的旅行,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設定財務目標,不僅能讓我們更有方向感,也能提高儲蓄和投資的動力。財務目標可以是短期的,例如明年存下足夠的旅遊基金;也可以是長期的,例如提早十年退休。
一個好的財務目標應該是具體的、可衡量的,並且能分解成一系列可行的步驟。例如,如果我們希望在五年內存下第一筆房屋頭期款,那麼就可以把目標分解為每年存下多少錢,每月需要節省多少,這樣的分步計畫能幫助我們一步步接近最終目標。
設定財務目標時,可以使用「SMART原則」來確保目標的有效性。SMART代表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成(Achievable)、相關性(Relevant)和有時間限制(Time-bound)。例如,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儲蓄50萬新台幣作為房屋頭期款,那麼這個目標應該具體到每個月需要儲蓄多少,並設定一個完成期限,這樣更容易追蹤進展並激勵自己達成。
羊羹學堂每天分享我多年來在投資理財、健康生活與學習力領域的實戰經驗與學習精華,這些內容不僅是我個人研究的成果,更是實際應用後的心得。這些知識與見解在其他地方難以獲得,讓這三個人生重要領域中走得更穩更遠。
所有課堂付費文章都會開放試閱三日,是希望能充分了解內容是否適合自己。也歡迎直接Follow「迷途的羊羹」沙龍,以獲取最新文章通知,不錯過任何精華內容。
訂閱羊羹學堂,不僅能夠解鎖獨家文章的閱讀限制,還能享有深入的專屬會員討論,與志同道合的成員共同探討、成長。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對您長期成長的有力投資。
隨著內容與資源的增多,未來訂閱費用可能調整。但只要現在加入,將永久鎖定當前優惠價格,並享有所有會員專屬福利。
期待您成為羊羹學堂的一員,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道路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