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兩岸法律信箱】從王志安事件談跨境人流的挑戰

raw-image


聽眾來信

兩位主持人好。之前在節目中提到的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參與網路脫口秀時發表了一些爭議性言論,還談到身障人士的權益保護。最近又看到他因為揚言要告移民署的事情再次登上媒體版面,讓人非常好奇。能不能請兩位主持人幫我們聊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的來龍去脈又是什麼呢?期待你們的見解!謝謝你們!



本集許律師將從全球化出發討論國境管制的法律議題。



本集重點

  1. 最近在臺灣,也發生中國人來台,將在台港人設置旗幟拔起丟在地上,其中1名男子高喊「今天是中國國慶節,我不允許有這種旗插著」的鬧場事件。這樣的事件,在全球化浪潮、難民問題及地緣政治挑戰下,如何面對跨國人流的挑戰。
  2. 臺灣的國境管制是如何區分國籍與戶籍,各類不同身份人士在入境與遷徙自由上的管制差異。
  3. 在戒嚴時期,臺灣的「黑名單」制度是如何影響政治異議人士?這些制度對臺灣民主化過程有何影響?
  4. 大法官釋字第558號解釋如何成功挑戰《國家安全法》中的管制規定,其對遷徙自由的意義。
  5. 臺灣的憲法明確保障遷徙自由,與中國的戶籍制度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法制差異對兩地人民的生活有何影響?
  6. 根據「保護衛士」組織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中國裁判文書網中有關「限制出境」的案件2016年為4845個,到了2020年增至3萬8707個,案件量增加了將近八倍,估計任何時候都有至少「數萬」中國人遭限制出境。而針對維吾爾族、藏族等少數民族進行全體性的無差別限制出境。
  7. 面對跨境人流最大的挑戰,可能還是來自外國人。外國人入出境的權利與本國人有什麼不同呢?
  8. 近來發生的王志安事件和中國遊客在臺灣鬧場的案例,談國境管制中的政治與外交影響。
  9. 國際法中如《世界人權宣言》及《兒童權利公約》如何影響外國人的入境權,特別是在家庭團聚的情況。
  10. 國際法對於外國人離境權的保障與挑戰。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09/id/15446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