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曲(March)起源於軍隊,最初是為部隊行進而寫的,是一種具有強烈規律性節奏的音樂形式。而19世紀時的歐洲作曲家也開始以進行曲形式創作各式樂曲,其包括為了樂器獨奏曲、歌劇、某個樂章的曲式,或是某個特殊事件及重要場合所創作。
鄂圖曼帝國( Ottoman Empire)在18世紀時開始與歐洲各國交流,由於蘇丹會帶著軍樂隊一起訪歐,藉以壯大聲勢,進行曲的音樂形式便逐漸流傳到歐洲,並對古典樂產生影響,包括韓德爾、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等作曲家都受到啟發,紛紛在作品中加入進行曲的曲式、樂章或風格,而後如蕭邦、舒伯特、西貝流士、華格納等也都有創作了一些進行曲的作品。
此乃為雙人四手聯彈鋼琴所創作的進行曲形式,三首樂曲中以〈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最為知名,也被稱為「舒伯特的軍事進行曲」。
本是為了1809年的六首鋼琴變奏曲所創作,在1811年被用於歌劇「雅典的廢墟」中的第四曲,描述軍隊的到來、經過及離去,樂曲從弱音開始逐漸上升到強音,然後在尾聲處又回到弱音。
這部作品包括六首進行曲,其中以此曲最為著名,1902年艾爾加對中段部分進行了修改並由本森(Benson)填詞後,成為英國國王加冕頌歌(Coronation Ode)的最末樂章〈希望與榮耀的土地〉,此後也成為一首廣為傳唱的英國愛國歌曲。
為1848年時因紀念奧地利伯爵約瑟夫·馮·拉黛斯基在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時戰勝義大利軍隊的戰功所創作,由於首演時聆聽此曲的奧地利長官們隨著曲子的節奏鼓掌跺腳打起節拍,至今熟悉這個傳統的觀眾仍會在樂團演奏此曲時跟著節奏打節拍,是一首音樂會上常出現的安可曲。
此曲是為了慶祝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而創作,當時是由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主持開通儀式,旋律充滿阿拉伯曲風和切分音的特色。
軍樂包括軍歌及進行曲,也算是古典樂中的一個特定流派,從16世紀開始已存在幾百年了,而進行曲的作用包括為了恐嚇敵人、激勵士兵作戰,或在戰爭中協助組織隊型和行動安排。現代的進行曲成形於19世紀,節奏通常為每分鐘120拍左右,其中會有兩組樂器(高音/低音或木管/銅管樂器)以陳述及回應的形式出現交替演奏,一般除了由軍樂隊演奏外,學校或專業的管樂團也會演奏其中的知名曲目,或作為遊行時的表演曲目,有些則會加入弦樂器,以管弦樂團形式在室內演奏。以下即介紹各國的軍樂進行曲與賞析:
鄂圖曼帝國在13世紀建立了史上的第一個軍樂隊,稱為土耳其軍樂隊(Mehter)或禁衛軍樂隊(Janissary bands),主要是由低音鼓、號角 、鈴、三角鐵和銅鈸及其他幾種傳統樂器組合而成,音樂特點是響亮尖銳。
Mehter至今仍隸屬於土耳其正規軍隊的一部分,也會定期在伊斯坦堡軍事博物館、托普卡匹皇宮和某些國家儀式上演出。
通常以每分鐘120拍的標準節奏進行,有著優美的複調旋律,在最後一段的旋律往往具有抒情性質;若有蘇格蘭風笛使用在進行曲時,節奏則降為每分鐘 90拍。
由英國普利茅斯皇家海軍陸戰隊音樂總監FJ Ricketts中尉於1914年所創作,而在1957年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桂河大橋」劇情中,當英國囚犯進入戰俘營時吹的口哨旋律則引用其一段主旋律,也讓此曲更加知名。
原為蘇格蘭的傳統愛國歌曲,由蘇格蘭風笛主奏,也是非官方的蘇格蘭國歌之一,後來成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龍騎兵隊的軍樂隊進行曲,也是世界盃蘇格蘭國家足球隊比賽前的播放曲。
其代表人物為被稱為「進行曲之王」的蘇沙(Philip Sousa),他於1868年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1880年成為海軍陸戰隊軍樂隊指揮,共創作130多首進行曲,其樂曲風格通常會安排數段精彩的高、中、低音三重奏,並會有兩個主題旋律以不同樂器主奏來重複演奏,其中短笛常會有突出的表現,搭配沉穩的低音管及打擊樂器,讓樂曲有剛中帶柔的感覺,以下即介紹蘇沙的八首及兩首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此曲於1896年創作,1987年國會法案通過成為國家進行曲,通常會在美國總統的公開演講後,或出席活動、紀念儀式等場合演奏。樂曲前段為雄偉的重奏,中段(1:56開始)由四位短笛手主奏極為精彩,小鼓輪鼓後進入末段的重奏,由短笛與小號吹奏出高音的兩部主旋律,長號及木管則呈現柔和但突出的另一個主旋律,加上低音號、大提琴及打擊樂的伴奏,最後以合奏結束。蘇沙曾表示:此曲中的短笛、小號和長號三項樂器分別代表美國的南、北、西三個地區,匯聚在一起後便成為美利堅合眾國。
1888年華盛頓郵報的新收購者前郵政局長Frank Hatton和俄亥俄州的國會議員Beriah Wilkins希望蘇沙為該報創作一首進行曲,於是他便於1889年完成此曲,由於是以複合二拍子寫成,推出後也成為當時的兩步舞熱潮的標準音樂伴奏。
自由鐘於1752年由賓州議會委託製作,原用來召集議員參加會議,因1776年7月4日通過美國獨立宣言,在公開宣讀時也有敲響,於是此鐘便成為美國獨立的象徵。此曲於1893年創作,因蘇沙在芝加哥看到一幅巨大的自由鐘畫作,隔天早上他又收到妻子的信,講述了他兒子參加在費城紀念自由鐘的遊行,於是他便將此新曲命名為自由鐘,而鐘聲成為樂曲演奏的一項樂器也是其特別之處。
此曲是蘇沙(他也是共濟會成員)於1989年為哥倫比亞第二司令部聖殿騎士團舉辦的第二十四屆秘密會議所創作,而這位「雷神」可能是負責安排當年秘密會議的人之一。此曲一開始的重奏演奏極為精彩,中段由小號先吹奏主題旋律(有雷神出現的威武氣勢),其他樂器伴奏,後段由木管再吹奏另一段主題旋律(有在雲端輕飄漫步的感覺),其他樂器伴奏,結尾在磅薄合奏下結束。
乃是為1908年每年一度的波士頓食品博覽會而創作的一首旋律優美、軍事色彩較少的進行曲,樂曲一開始氣勢雄偉,但因主奏是木管樂器,反而呈現出剛中帶柔的感覺。
是應美國的21任總統Chester Arthur的要求於1888年所創作的作品,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官方進行曲。一開始先以三重奏呈現第一主題,在中段小鼓輪鼓後,小喇叭手會走出來站在前面(1:15開始)重複演奏第二主題的旋律,然後再由其他樂器陸續加入重奏,在樂曲聲音愈來愈大聲且具有層次感下,更顯現出隆重莊嚴的氣氛。
為1895年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舉行棉花州和國際博覽會所創作,並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樂隊現場演奏,博覽會展品包括農、林、食品業和各種創新的技術。
為蘇沙創作的三幕輕歌劇中的同名進行曲,歌劇於1896年首次演出,之後則成為海軍陸戰隊樂隊的曲目。
最初是1885年為鋼琴而寫的小品樂曲,後來被改編為管樂曲,成為一首輕盈活潑的進行曲,189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樂隊在俄勒岡州波特蘭首次演出。
於1902年創作,是一首莊嚴隆重的進行曲,軍方常使用作為正式儀式的入場音樂。
於1893年所創作,雙頭鷹是指奧匈帝國哈布斯(Habsburgs)皇朝的國徽,是奧地利第二砲兵團的官方進行曲(2007年此兵團已解散),此曲一開始由銅管二重奏吹出四及五連拍,氣勢宏偉雄壯,在二戰期間常被盟軍的軍樂團演奏以振軍心。
於1889年創作,前段由小號跟豎笛主奏第一主題,加上法國號合奏呈現廣闊氣勢,中段是長號跟木管主奏第二主題,後段的合奏則有剛柔並濟的感覺。
於1897年創作,此曲由小號領奏後接著以壯闊的主旋律進場,木管則以半音階搭配,第二主題由低音銅管主奏,與長號、木管的後半拍展開對話,第三主題則是以低音號帶有半音階的旋律展開,最後加入小號逐步推展至絢爛的尾奏。
法國進行曲強調打擊樂和銅管樂的演奏,大多採用三連音的打擊,因此形成了特有的碰恰恰恰節奏。此曲1871年由塞札諾創作歌詞,普蘭奎特將其譜成樂曲,1879年法國陸軍樂隊指揮勞斯基再將此曲改編為快步的進行曲。
此曲由Bersaglieri(意大利軍隊的精銳部隊之一)的軍官朱利奧·里科爾迪於1860年創作,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首以跑步方式演奏的進行曲。
此曲最初是泰西多1925年創作的一首樂曲,並以他的鋼琴學生的名字命名,1928年再由莫拉(Mora)改編成管樂隊演奏的進行曲,充滿著濃濃的西班牙風格。
日本的進行曲始於19世紀,最早的進行曲是由法國陸軍軍官Charles Leroux於1886年以傳統日本旋律結合西方風格的和聲所創作。
於1896年以二拍子、大調音階創作完成,為舊帝國海軍及現在的海上自衛隊之官方進行曲,會在下水、出港典禮和觀艦式等各種活動中演奏。
最初是印度烏爾都語詩人伊克巴爾於1904年所創作的詩歌,隨後成為反對英國統治的印度斯坦頌歌,之後再被改編成為印度軍隊的進行曲。
政府遷台後於民國四十三年設立了國防部示範樂隊,之後陸海空軍及海軍陸戰隊也都相繼成立軍樂隊,我個人則在服義務役時被選兵至陸軍第八軍團軍樂隊擔任演奏長號(伸縮號)的職務,之後並擔任軍樂隊班長至退役(所以本文介紹的進行曲大多都演奏過了)。
此曲於民國三十四年抗戰期間所創作,描寫抗日英雄光榮凱旋歸來的情景,曲風英姿煥發、正氣凜然,國軍頒贈勳章及頒獎都演奏此曲,以表彰光榮凱旋之意。
此為二拍子的進行曲式,以嘹亮振奮的序奏引導出豪邁的音樂主題,特殊的附點弱起拍不斷地將旋律線條充分發展,簡潔有力的律動,井然有序地將樂曲推展至最高潮。
此曲為空軍的進行曲,首先以小號、短笛等高音聲部樂器,帶領出戰機起航的氣勢,接著由單簧管演奏類似國樂五聲音階的柔美圓滑音色,恰如翱遊天際的空軍健兒,反覆後回到第一主題,最後再以磅礡的合奏結束,全曲音符從低到高,就像飛機從地上升空到天際,並運用樂器的不同音色搭配,創造出於藍天翱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