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聽古典樂(二)/基礎篇:器樂曲之種類與樂曲欣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其相對名詞就是以人聲演唱為主的「聲樂歌曲」,當然有的器樂曲也有應用到部分的人聲作為效果,例如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的〈歡樂頌〉合唱部分及馬勒〈第8號交響曲〉中搭配了男聲、女聲和童聲合唱團,但總的來說此類的交響曲還是屬於器樂而不屬於聲樂的。

下列各種器樂曲名稱均是由其音樂特性而命名的:

序曲(Overture)

指歌劇、芭蕾舞劇開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稱「開場音樂」,是由管弦樂團演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來預示戲劇作品的故事情節。到了十九世紀,「序曲」除了延續先前在戲劇作品中的功用外,另外又被作曲家獨立出來,作為一種新的音樂體裁的形式,成為所謂的音樂會序曲,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布拉姆斯的〈大學慶典序曲〉等。

歌劇卡門序曲(Carmen-Ouvertüre ):比才(Bizet)

前奏曲(Prelude)

是一段具有「導奏」功能的音樂段落,最初只是演奏家在正式樂曲前即興演奏的一小段器樂引子,之後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在歌劇裡前奏曲被使用在各幕之前,來代表每一幕的劇情,與序曲的差別是序曲代表整部歌劇或芭蕾舞的劇情,只會放在第一幕之前,而前奏曲一般多是慢板的音樂短曲,如以下影片前段即是〈卡門組曲〉的第一幕前奏曲。另外在在巴洛克時代,前奏曲也經常作為賦格曲的前奏,如巴哈的〈平均律鍵盤曲集〉,而之後的蕭邦、德布西等人也都創作過獨立的前奏曲。

間奏曲(Intermezzo)

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歌劇各幕之間所演奏的音樂,具有暗示與轉換氣氛的作用,一般是出現在演完這一幕要接下一幕時;另一種是器樂曲在樂章與樂章之間的間奏曲,演奏時間較短,曲態則多為變奏曲。

卡門組曲的第一幕前奏曲(影片至1:20前)+第四幕前的間奏曲(影片1:20以後)〈阿拉貢舞曲〉(Prélude y Aragonaise de Carmen): 比才

觸技曲(Toccata)

此名詞源自義大利語中的「Toccare」,意指「觸摸」,是由鍵盤或撥弦樂器所獨奏的樂曲,形式自由、速度較快,為一種展示技巧的華麗樂曲,其中最知名的為巴哈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李斯特、舒曼的觸技曲則是十九世紀中技術最難與最倶代表性者。

觸技曲(Toccata, S.197a):Liszt (李斯特)

小夜曲(Serenade)

源於南歐人在夏日夜晚,用吉他或曼陀鈴等簡單的樂器伴奏,在戀人窗下唱的情歌,後來成為一種在室外演奏的樂曲形式,為歡快明朗、典雅質樸的樂曲,其中以莫扎特的小夜曲數量最多,也最為知名。

G大調第13號小夜曲第一樂章(Serenade No.13 in G Major,K.525: I):莫札特(Mozart)

練習曲(Etude)

指專門提供某樂器練習特定技巧的樂曲,通常是為學生或初學者練習而作的,但有些練習曲也需要極高的技巧,因此這些曲目便常常成為音樂會上的演奏作品,例如蕭邦及李斯特的鋼琴練習曲。

降G大調練習曲"黑鍵"(Etude Op.10 No.5"Black Keys"):蕭邦(Chopin)

隨想曲/奇想曲(Capriccio)

是一種曲式自由及曲風活潑、多變化的樂曲形式,通常是快速、緊湊及炫技的,如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獨奏隨想曲〉、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隨想曲〉等。

西班牙隨想曲(Capriccio espagnol):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ij-Korsakow)

幻想曲(Fantasia)

幻想曲是含有浪漫色彩而形式自由的短曲,因此不像二段體(指一首樂曲分兩大段,而兩段時間差不多長,且通常兩段都會重複一遍,也就是AABB)這樣的慣性形式樂曲,此外幻想曲大多會是沒有人聲的純器樂曲,且是作為獨奏用的,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原標題為〈幻想曲式的奏鳴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月光〉是後來的樂評所命名的)、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等。

第14號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月光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Moonlight,III):貝多芬(Beethoven)

狂想曲(Rhapsody)

一種富有民族特色且有幻想風的史詩性樂曲,常會採用民間曲調。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即是一組基於匈牙利民謠題材創作的19首鋼琴曲(後來也有管弦樂編曲),另外如夏布里耶的〈西班牙狂想曲〉則是他在西班牙旅遊時以當地的音樂為靈感所創作的。

Hungarian Rhapsody No.2(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Liszt)

詼諧曲(Scherzo)

原文是義大利文「開玩笑」的意思,因承續了小步舞曲三拍子的特色,能帶給樂曲動能、速度感,並與前後的抒情或慢速的樂章形成鮮明對比(其實樂曲本身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但確實是比較輕鬆、活潑),若是交響樂曲一般會出現在樂曲的中間(第二或三)樂章,如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第二樂章;也有將原本應置於樂章間的詼諧曲獨立成曲,如蕭邦共創作了四首單獨的詼諧曲,在音樂史也是獨樹一幟的作法。

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Op.31(Scherzo in B flat minor Op. 31):蕭邦

交響詩(Symphonic poem)

是標題音樂最具代表性的曲種,通常為單樂章,音樂的內涵具有敘事性或呈現出故事性,其題材來源多樣,可包括文學作品,繪畫,民間傳說等。李斯特是交響詩創作的濫觴,也是最早將這種形式命名為「交響詩」的人,之後如史麥塔納以六首管絃樂曲所組成的〈我的祖國-莫爾道河(利用音畫法來描繪此河流)〉、西貝流士的〈芬蘭頌〉、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等皆是交響詩的名曲。

我的祖國/第二首-莫爾道河(Má Vlast, No. 2. Moldau):史麥塔納(Smetana)

舞曲

是一種用於跳舞時的伴奏音樂,現代的舞曲可能是電音、迪斯可、嘻哈等,而在十六至十九世紀風行於歐洲各國的舞曲型態則是以下幾種:

嘉禾舞曲(Gavotte)

原本是法國東南部多菲內(Dauphiné)地區嘉禾族(Gavots)的農民舞蹈,之後融合了布列塔尼(Bretagne)地區不同的民間歌謠與舞蹈逐漸傳開,成為風行於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宮廷舞蹈,基本結構是兩段體的二或四拍舞曲,充滿活潑的氣氛,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如盧利、拉摩、巴哈等都有多部作品,其中以郭塞克的樂曲最讓人耳熟能詳。

D大調嘉禾舞曲(Gavotte in D major)長笛版:郭塞克(Joseph Gossec)

小步舞曲(Minuet)

是一種源於法國的3/4拍的男女對舞,於17世紀時由民間傳入宮廷後成為歐洲貴族舞曲主流,中庸的速度和優雅的風格為其特色,並於起舞前會向舞伴和觀眾行屈膝禮或鞠躬。最早是海頓將小步舞曲用於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之後巴哈、莫札特和貝多芬也都作了多首具有小步舞曲樂章的樂曲。

D大調第17號嬉遊曲第3樂章-小步舞曲(Divertimento No.17 in D major K.334: III. Menuetto):莫札特

馬厝卡舞曲(Mazurka)

是來自波蘭中部農村的三拍子舞曲,類似於華爾茲,但常在第二拍予以加重,18世紀後風靡全歐洲,成為宮廷和上層社會舞會中常見的舞蹈,舞步為滑步、腳跟碰擊和雙人旋轉,女舞者則以繞行為主,其形式現在仍保留在許多芭蕾舞劇中,蕭邦、柴可夫斯基、鮑羅定、德布西等均創作過大量的馬厝卡舞曲。

天鵝湖組曲-馬厝卡舞曲(Swan Lake Suite, Op. 20a: VIII. Mazurka):柴可夫斯基(Tchaikowsky )

圓舞曲/華爾滋(Waltz)

源於德國南部與奧國鄉間的三拍子民俗舞曲,由於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逐漸地被引進城市,由於動作如流水般順暢及不斷地擺盪旋轉,逐漸成為19世紀廣受歐洲民間歡迎的「圓舞」,而當時圓舞曲大師則是約瑟夫·蘭納、老約翰·史特勞斯及「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之後的蕭邦和布拉姆斯等作曲家也創作了多首用鋼琴獨奏的圓舞曲。

藍色多瑙河(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公共場合有很多的形式~以下讓我來推薦2首不同場景可以放的曲子~ 場景1-Partita no.1 in B-flat major, BWV 825 我想像的是個靜謐的夜晚,走在兩旁滿是落葉的人行道,耳邊響起的是Bach的Partita(組曲)第一首,巴哈的這套鋼琴組曲總共有6曲,全長共2小時多,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不想起床的經驗,因此起床曲的設定就相當重要~好的起床曲帶你歡欣地揭開一天的序幕~ 而因為各式原因,曾被設定為起床曲/鈴聲的曲子特多~但為了不與後面的曲單重複,介紹一首頗趣味會讓人振奮的歌劇序曲,就是早早退休享受人生的多產歌劇曲作家及美食家羅西尼,他所創作的歌劇鵲賊的序曲。
Thumbnail
無關中古世紀亦無關歐洲皇室 純粹因為早餐看著格友的文章,配著You tube隨機播放的系列樂曲有感而發:樂器之王與樂器之后的種種。 鋼琴不論獨奏、伴奏都能完美完全的詮釋樂曲的精髓且動靜皆宜,所以被推崇為樂器之王;小提琴高昂清亮的聲音表現讓人激賞,不僅古典樂曲能完美演繹複雜多重可急可緩的轉折,在流
Thumbnail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張管弦樂團排練時,打擊樂手拿出一把長槍擊發的照片,這不是槍擊案!而是作曲家把槍聲寫進了曲子裡面,Reddit或配樂社團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德州的樂團才能這樣玩,但事實上,從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就有很多作曲家把這些“音效類”的聲音寫進音樂中囉。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公共場合有很多的形式~以下讓我來推薦2首不同場景可以放的曲子~ 場景1-Partita no.1 in B-flat major, BWV 825 我想像的是個靜謐的夜晚,走在兩旁滿是落葉的人行道,耳邊響起的是Bach的Partita(組曲)第一首,巴哈的這套鋼琴組曲總共有6曲,全長共2小時多,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不想起床的經驗,因此起床曲的設定就相當重要~好的起床曲帶你歡欣地揭開一天的序幕~ 而因為各式原因,曾被設定為起床曲/鈴聲的曲子特多~但為了不與後面的曲單重複,介紹一首頗趣味會讓人振奮的歌劇序曲,就是早早退休享受人生的多產歌劇曲作家及美食家羅西尼,他所創作的歌劇鵲賊的序曲。
Thumbnail
無關中古世紀亦無關歐洲皇室 純粹因為早餐看著格友的文章,配著You tube隨機播放的系列樂曲有感而發:樂器之王與樂器之后的種種。 鋼琴不論獨奏、伴奏都能完美完全的詮釋樂曲的精髓且動靜皆宜,所以被推崇為樂器之王;小提琴高昂清亮的聲音表現讓人激賞,不僅古典樂曲能完美演繹複雜多重可急可緩的轉折,在流
Thumbnail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張管弦樂團排練時,打擊樂手拿出一把長槍擊發的照片,這不是槍擊案!而是作曲家把槍聲寫進了曲子裡面,Reddit或配樂社團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德州的樂團才能這樣玩,但事實上,從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就有很多作曲家把這些“音效類”的聲音寫進音樂中囉。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