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樂章的器樂曲可分為奏鳴曲、組曲、協奏曲與交響曲。
此字彙源自拉丁文的Sonare,為發出聲響的意思,也就是經過樂器演奏(不是人聲)而發出聲音的曲子,一般會使用一或二件樂器(大多是鋼琴或小提琴)來演奏,也就是獨奏或重奏曲,史卡拉第、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都有創作極多的奏鳴曲。奏鳴曲可由單一樂章或是多樂章(貝多芬是第一個將奏鳴曲擴為四個樂章的作曲家)組成,若以三或四個樂章來看,各樂章有以下的特性:
奏鳴曲式(sonata form)是一種樂曲的形式,可分成三個部份:呈現部(exposition)、發展部(development)及再現部(recapitulation),簡單的說就如同是一首流行歌曲的:主歌、副歌、最後再回到(有時會變奏)主歌。
迴旋曲式(Rondo)是一種樂曲的形式,為帶有一個不斷重覆的主題(主要旋律),而主題之間則加插其他的樂段(插部),在主旋律和不同插部的交替下便形成了迴旋曲。簡單的說,主題可稱為"A",插部為"B、C、D...",迴旋曲式的組成便成為"ABACAD..."。
小步舞曲、詼諧曲的介紹請參考以下文章:
此樂章的呈現部以雄渾的重板和斷奏表現,發展部為富於流動感的快板,再現部則重現呈現部的旋律主題。
此樂章採用了迴旋曲式,由兩個調性不同的插部(episode)分隔了三個調性相同的主題(就是一開始時聽到的那一段主旋律),組成為"ABACA",所以我們可以聽到三次主題的彈奏。
為此奏鳴曲的終章,採C小調、快板、迴旋曲式。
此曲為鋼琴奏鳴曲典型的四樂章形式。
後記:據說貝多芬在創作完成悲愴鋼琴奏鳴曲時,他的父母不幸去世,有人認為該作品是貝多芬前半生的寫照,反映了他內心孤獨但又不向命運低頭執著的性格。
即各自獨立的多首曲子所組合而成的一種樂曲形式,大部分的組曲是用管弦樂團來演奏,也有些是獨奏樂器的組曲。早期的組曲多由幾種不同風格的舞曲所組成,在巴洛克時期達到一個創作高峰,其中以巴哈的創作最多,另外韓德爾著名的水上音樂和皇家煙火也都是組曲的經典之作。
相傳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於1717年7月17日在泰晤士河上舉行音樂會,韓德爾為此而寫了水上音樂,後世將此組曲編成第一至三號,共二十曲。
巴洛克時期之後的組曲不再只限於舞曲形式,作曲家開始以各種更自由的手法來創作組曲,並用大型管弦樂團來演奏具有標題和敘事性質的交響組曲,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天方夜譚、西貝流士的卡列利亞組曲、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等。
此外歌劇或芭蕾舞劇中的音樂也會改編成組曲形態來演出,如比才的卡門、阿萊城姑娘組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組曲等。
20世紀後的組曲形式更為自由、更具創意,如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組曲、蓋希文的波吉與貝絲組曲等。
此樂章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因此有人認為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
十八世紀後協奏曲演變出三種形式:大協奏曲、獨奏協奏曲及較為少見的樂隊協奏曲(ripieno concerto)。
盛行於巴洛克時期,為一種獨奏樂器組與管弦樂團所聯合演奏的樂曲。其中的獨奏組樂器數量較少,表現力較強,稱為「主奏部」,樂團則樂器數量較多,稱為「協奏部」,兩部輪流演奏,在交替演奏的過程中,呈現出一種力度上的對比(如樂器競奏),樂曲有三或四樂章的形式,也有像組曲的形式等。作曲家如:科雷利、韋瓦第、巴哈、韓德爾等,最常被演奏的莫過於巴哈的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
獨奏樂器組包括長笛、雙簧管(Oboe)、小提琴和高音小號,樂團則是弦樂器、巴松管和大鍵琴。此樂章也被刻錄在一張唱片上,隨著美國「航海家2號」一同飛向外太空,以音樂代表地球人「向宇宙生命致意」。
由一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團一起合奏的音樂形式,獨奏樂器種類繁多,其中以小提琴和鋼琴為最多,通常為三個樂章,但也有一個或多於三個樂章的協奏曲,大協奏曲和獨奏協奏曲在巴洛克時期是同時存在的,之後大協奏曲逐漸沒落而獨奏協奏曲盛行,便成為目前一般所稱的「協奏曲」。
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三位的D大調與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不同於一般傳統的協奏曲,此曲剛開始時就由小提琴獨奏出場,然後才是樂團的演奏;此外為了防止觀眾鼓掌,此曲三個樂章之間是沒有停頓的。
貝多芬的第五號降E大調、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拉赫曼尼諾夫的C小調、舒曼的A小調與李斯特的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
管弦樂壯闊優美又帶點俄羅斯風的憂鬱,與華麗精彩的鋼琴演奏都讓人印象深刻。
從1759年海頓寫了第1號交響曲(他共寫了108首交響曲)後,便開啟了近代交響曲的濫觴,之後莫札特和貝多芬等人再把交響曲發展到了巔峰的狀態。早期交響曲結構大致與奏鳴曲類似,為三個樂章的型態,莫札特開始發展成為四個樂章(貝多芬的田園與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更達到五個樂章),並確立為一種特定的樂曲形式,至貝多芬時則把交響曲的內涵和思想性發展到更高境界,並在古典樂中佔了重要的地位。
交響曲的作曲技巧大多是由奏鳴曲的架構發展出來的,各樂章分別有以下特性: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快板,是整首樂曲的核心
第二樂章:又稱慢樂章,慢板,為複三段體或變奏曲
第三樂章:又稱小步舞曲樂章,中、快板,一般是三段體
第四樂章:又稱終樂章,快板,奏鳴曲或迴旋曲式
一開始即由三短一長的音符強力演奏,呈現出象徵「命運」的動機,隨後不同聲部不停重複此四個音符而慢慢組成一個旋律,並貫連了整個樂章。
由中、大提琴齊奏開展第一主題,接著雄壯的第二主題由木管、銅管和弦樂器演奏,隨後轉為細膩深情的變奏曲,最後以降A大調結束。
剛開始由弦樂器溫和地引導,然後法國號大聲奏出三短一長的音符,讓人聯想到命運又來敲門了,中段由低音提琴提帶出有點活潑的賦格主題,尾段則由定音鼓引導出一絲光明的希望,並連接到第四樂章。
該樂章一開始便呈現所向披靡的能量和慶祝勝利的歡騰,其間有一段命運主題的重現,但卻以較弱的音量奏出,暗示這一陰鬱的主題已經成爲過去、迎向光明!
這是一場從黑暗到光明的命運之旅,請盡情聆聽!
後記:這首交響曲的別名「命運」,並不是貝多芬親自命名的,起因是來自於貝多芬的秘書辛德勒在他死後數年寫的一封書信中,透露貝多芬生前曾比喻這首交響曲開頭的動機,感覺像是命運在敲門,因此「命運」就成為了這首交響曲的別名,但究竟貝多芬在創作這首樂曲時,是否真以命運敲門為出發點,早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