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思維》— 財富自由心法,來自運用金錢的思維態度

《致富思維》— 財富自由心法,來自運用金錢的思維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致富思維》33個擺脫窮腦袋的財富自由心法

譯自:魚を与えるのではなく、サカナの釣り方を教えよう:起業家の父から愛する子へ33の教え(給魚不如教釣魚,創業家父親給孩子的33個教導)

作者:浦田健著

出版年:2020|出版社:三采文化

ISBN:9789576582318



不教賺錢,而是運用金錢的心態

本書是不動產顧問公司的創業者浦田健,寫給孩子的33個財富自由心法,他認為作為人生前輩,提供有意義的「思維」才能讓人抓住幸福。

作者開宗明義直搗主旨「金錢」與「幸福」的關係,金錢無分貴賤,擁有錢是件好事對於賺錢,你不需猶豫,首先他用簡單的例子來作為本書的主軸。

假設地球上只剩下你跟朋友小陸兩個人,你是木匠而小陸擁有1千萬;也就是說,地球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可能就是小陸手上的1千萬(雖然有點不合理但請繼續看下去)。有天小陸想用1千萬請你蓋房子,你展現了渾身解數,完成了房子,小陸付給你1千萬,你也將這棟價值千萬的房子交給他。此時除了千萬豪宅,還有你手中的1千萬現金,加起來共有2千萬,也為社會製造出2千萬的價值。又假設小陸是工程師為你製造價值千萬的貨車,你又將1千萬付給小陸,此時社會共有3千萬的價值,驚人的是每次「金錢」與「價值」的移動都能讓世上的財富(金錢)增加,讓社會越來越好。



衍伸出各種財富自由的心法

看這本書有趣的是可以重新再次梳理我們的思維,以下節錄幾條對我來說有意思的點

  • 有件事賺錢時,絕對不能做,那就是提供價值不符的商品或將毫無價值的商品包裝得高價來販賣,也就是說商品價值一定要高於收取金額,超越標價的價值,要是破壞等於是動手搶對方荷包的錢,也會讓社會蒙受損失,如此任何事業都將無法長久。
  • 用錢方式正確可以提升幸福感

(1)買體驗而不是買物品(會以回憶的方式對人生帶來幸福及價值,例如旅行)

(2)把錢用在特別的獎勵上(用於達成個人目標的獎勵)

(3)把錢花在善用時間上(生命是時間所組成,不用為了省小錢賣掉寶貴的時間)

(4)把錢用在別人身上(例如捐款,真心的送禮等,替人著想就能改善人際關係形成富足循環)

這幾個點,其實跟《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一書所說的相呼應。


  • 用錢時,感謝提供服務的人,社會經濟便會活躍的運轉,重新回到你身邊。跟金錢說「謝謝你。幫助別人後,記得要再回來找我」用錢時,一定要心存感謝的把它們送出去。

讓我想到,這跟最高致富秘密書中所提到,「感謝當下擁有」心法相呼應。

《最高致富秘密》—與神祕學無關,而是重新定位面對世界態度 | 個人經濟學

  • 保持正面的情緒,正面的事物就會靠近你。其實,人生中真正的困境並部會那麼輕易發生。若能在遇到任何問題時,正向地告訴自己一定會變好,那麼問題多半都會逐漸好轉。問題發生時,不訪以「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機會難得,不如好好享受這個問題吧!」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劇情等著我們。
  • 一直活在社會體系中的人以及從有限選項中選出的目標,其價值觀都是他人的,並不是屬於自己,當然很難成功,也很難感受到幸福。(多跟「不設限的人」交流,在正面意義上等於幫我們撤除心理障礙)

賈伯斯:時間有限,別浪費光陰去照他人的意思過活 | 遠見雜誌

財富自由心法建立在「幸福」思維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讓我聯想與串起各種財商相關書籍與演說,我想幸福(感恩與正面)的價值思維,才是帶來致富的關鍵。

avatar-img
個人經濟學
3會員
26內容數
7年級生,日漸感到時光快速飛逝,卻仍在持續完整自己的路程上,透過寫作讀書心得、紀錄財經學習歷程等...逐步改善成就更好的自己,希望跟不同領域的朋友交流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個人經濟學 的其他內容
《反脆弱》作者塔雷伯認為,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受傷後更強。如九頭蛇被砍頭長雙頭,古羅馬歷經坎尼慘敗稱霸地中海,美國經內戰與大蕭條崛起,比利時 541 天無政府仍穩定,皆展現反脆弱性。現代文明過度干預削弱韌性,反脆弱系統則從波動中成長。但若修復不及傷害,終將衰亡。不穩定是成長之源。
《逆轉效應》一書中,探討了在面對未知時,如何在謹慎與冒險之間取得平衡。書中用蛇咬事件和華盛頓的逆轉戰役為例,揭示了下檔保護的概念如何影響決策與行動。藉由分散風險與採取槓鈴策略,讀者可以學習到如何在保守與激進的選擇中,找到最佳的投資及行動方針,提升成功的概率。讓每位面對人生決策的人獲益良多。
《查核心法》探討企業查核的重要性,揭示了在管理層的KPI與MBO不當設定如何導致弊端。作者蔣永寵分享了多個稽核案例,強調查核人員如何在組織的法令遵循和風險性中發揮關鍵作用。此外,本書提供的針對性建議,有助於中低階主管與專業人士理解稽核的複雜性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是對企業管理的深刻見解。
《反脆弱》作者塔雷伯認為,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受傷後更強。如九頭蛇被砍頭長雙頭,古羅馬歷經坎尼慘敗稱霸地中海,美國經內戰與大蕭條崛起,比利時 541 天無政府仍穩定,皆展現反脆弱性。現代文明過度干預削弱韌性,反脆弱系統則從波動中成長。但若修復不及傷害,終將衰亡。不穩定是成長之源。
《逆轉效應》一書中,探討了在面對未知時,如何在謹慎與冒險之間取得平衡。書中用蛇咬事件和華盛頓的逆轉戰役為例,揭示了下檔保護的概念如何影響決策與行動。藉由分散風險與採取槓鈴策略,讀者可以學習到如何在保守與激進的選擇中,找到最佳的投資及行動方針,提升成功的概率。讓每位面對人生決策的人獲益良多。
《查核心法》探討企業查核的重要性,揭示了在管理層的KPI與MBO不當設定如何導致弊端。作者蔣永寵分享了多個稽核案例,強調查核人員如何在組織的法令遵循和風險性中發揮關鍵作用。此外,本書提供的針對性建議,有助於中低階主管與專業人士理解稽核的複雜性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是對企業管理的深刻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