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浪漫嗎?

某次聽到了一個說法:「會和外國人談戀愛的人,應該都很浪漫吧?」

跨國戀跟浪漫是能畫上等號的嗎?這個疑問在我腦中不斷打轉,後來看了《公主的迷思》(Blanche Neige, 2009)這部芭蕾舞劇後,才算是茅塞頓開。

和男友的故事很長,我們第一次相遇在2019年姐妹校交流活動,之後幾年因為各種因素和疫情,雖然保持聯絡卻沒有任何實體互動。一直到2023年7月我們才相約在日本碰面,深談後發現雙方三觀很合,再說好10月一起出遊,最終正式交往。故事到這裡似乎很浪漫,不過維繫比想像要難上許多。經濟面我們在各自國家都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情感上也與朋友、家人保持著緊密聯繫,所以正式交往兩天後,我就收拾行李搭飛機回臺灣,開啟遠距離跨國戀的挑戰。考量到工作行程和兩國的假日,我們盡可能安排每個月至少見一次面,然後輪流到各自的城市去。

聽起來還是很浪漫嗎?那再來說說我們的距離。某次我半夜11點踏上捷運,中間換乘機場捷運、飛機、中部機場快線、鐵路,再走到男友住處已是隔天早上10點半。奔波中無法好好休息事小,久未見的疏離、再次熟悉後又要說掰掰的無奈,更讓人難以消化。

那時間呢?對於臺灣來說,應該是英國這樣相差7小時的時差最為惱人。當你起床準備上班時,對方剛好睡下;好不容易辛苦一天下班了,對方才剛要上工;準備就寢時,對方正要下班,7或8小時的時差堪稱遠距殺手。臺灣和日本才1小時,事情應該簡單得多⋯⋯嗎?一開始我也這麽想,但難度係數始料未及。價值觀相近的我們也有一套相近的生活作息,早上5點半起床健身的他,8點到公司上班,晚上6點下班回家準備洗洗睡,8點半準時就寢。我則是早上8點到公司,下午5點下班後去游1個半小時的泳順道吃晚餐,回家已經是臺灣的8點半。我們都希望堅守原先的生活作息,再疊加時差因素,平日基本上是各過各的,到週末才有機會視訊分享一週大事。

如果事事順心,沒有特別起伏的狀態下,我們並不會有格外強烈的分享欲。可是職場、生活並不會一帆風順,總有那麼幾天很急切想要跟對方說話、得到一些慰藉。那種時候才是真正考驗遠距離和心理韌性的時刻。是選擇打電話吵醒對方?自己消化?還是找朋友訴苦?如果感情持續升溫,兩人對對方的心理依賴度越高卻不能隨時傾吐想法,漸漸地腦中會浮出一個致命提問:「是不是沒有這段關係也沒差?我在親密關係中最看重的到底是什麼?」在個人經驗裡,我覺得最終的這個提問是關鍵,你會了解到自己是否能接受遠距戀愛,我是屬於無法接受的一方,而改變現狀要下的決心,又是另一個漫長的故事。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個人,還有幸可以一起成就一段戀愛,不論對方是不是本國人,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所以我並不覺得跨國戀很浪漫,並沒有。《公主的迷思》的藝術總監接受採訪時提到,《格林童話》的創作時期正值浪漫主義盛行,但浪漫主義本身其實是有點悲觀、帶點陰翳色彩的,這與我們聽到浪漫這個詞所直接聯想到的旺盛生命力,中間有著極大差距。也因此舞劇中的佈景、顏色和服裝設計,都不似迪士尼詮釋的豐富色調,而以白色、冷光為主。我想這位藝術總監的說明已經給出了答案,即使跨國戀有點浪漫,大概也是帶著悲觀色彩的浪漫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