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曾經有一段“佳話”,男女主角都是我的初中同學,他喜歡她。後來大家有了不同的升學路徑,他的深情一直持續到我們大學畢業。
如今大家已經踏入社會十多年,在聚會上再聊起這件事,男主角的想法卻已經截然不同:
“可不要學我啊,真心是自殺計,會被辜負的。”
而好事如我自然不會滿足於這種詮釋,覺得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就找了個由頭去問了問女主角。和她聊得了很多,我才明白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很多女生也覺得這位女主角很矯情,男主角明明哪兒哪兒都不錯,兩個人看著也合適,她到底在清高什麼呢?
其實啊,兩個人都沒有錯,只是當中這份真心,這份深情,確實有些盲目。
現在回憶起來,初中時我們經常會看見他下課的時候看著女主角發呆,讀到他在 QQ 空間裡寫下的思念,女主角喜歡某一個迪士尼公主,男主角就把自己的昵稱改成那位公主男友的名字。
女主角告訴我,她上了大學以後,還能接到陌生人的電話。這些陌生人是男主角的大學同學,大家聚會的時候喝醉了,陌生人質問她,“你為什麼不接受他呢?”
可能他是真的很愛慕她,乃至於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都要將這份深情重新展示;可能是因為這種“深情人設”給他提供了很多讚美,他鍾愛自己這副“癡心人”的模樣。
然而 Ta 們其實從未真的有過什麼交集。實打實地做了三年的初中同學,面對面的話並沒有說過幾句。而且自從男主角開始表達心意以後,女主角明確地拒絕過幾次,初中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回應了。
先把 ta 們倆的故事放到一邊,我們來看看一些更極端的情況。
有一些追求者在求愛時,一味地卑微、討好,對意中人“舔”到極致。這樣的求愛者經常會被拒絕。Ta 們的意中人可能會對這種丟棄尊嚴的行為感到嫌棄,也有可能被這種自虐一般的付出嚇到,下意識地沒有辦法接受 ta 們;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優質的追求者,ta 們習慣於發起強烈的猛攻,無論是禮物還是情話,都來得又快又好。但是,有些被追求者面對這種攻勢,也會害怕和懷疑。
雖然我的初中同學的行為並沒有如此誇張,但其實這些行為都有一個相同的內核:明明是在示愛,但這些示愛最終滿足的是追求者的自戀。
那些自降身份去“舔”的人,很多都是因為希望通過這個行為,讓“男神女神”的光芒也照耀到自己身上。看似拋掉了尊嚴,其實是在以小搏大,如果能得到“男神女神”的青睞,ta 們的尊嚴能成倍增加;
而那些通過情話和禮物發動猛攻的人,“深情”不過是 ta 們的捕獵手段,通過把獵物追到手,以證明自己很強。
當然,ta 們和我的初中同學一樣,可能並不是有意為之。這些行為可能都是不假思索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自戀的滿足,就持續地這樣做。
也是因為如此,被追求者的拒絕都是不起作用的,因為追求者已經被自戀遮住了雙眼,並不在意被追求者的需求和反應,兩個人之間並沒有真實的互動。
這樣一來,被追求者就會感受到一種“被利用感”,因為 ta 們感受到了自己被用於滋養別人的自戀;
女主角感受到的“他喜歡的並不是我”,也是源於男主並不在意她的反應,他只是借著她的影子,自己一個人就完成了這一切。
這種深情,就很像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的一個非常經典的形容,是“帶有誘惑的深情”。
科胡特在分析孩子能否擁有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時指出,最重要的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 ta 們有沒有以不含誘惑的深情去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這是一種最最理想的父母之愛,無論發生了什麼,父母會給予孩子無條件的回應和關注,而這些回應和關注不以父母的自戀為轉移。
我們會發現很多父母和孩子互動時,並不會這樣回應和關注孩子的需求。
比如有些父母在明知孩子不情願的情況下,強迫孩子學習樂器,又強迫孩子在親戚朋友面前展示,並對此冠以“愛”、“鍛煉”的名義;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小小叛逆時,覺得自己的愛被辜負,並不會去瞭解孩子叛逆的理由,只是表露出失望。
最終,這些行為都會反彈回父母身上,填充父母的自戀:我把孩子教得很好,ta 會表演樂器;孩子會因為我的傷心,而違背 ta 的本心。
而這時,孩子的需求還懸而未決,但父母已經無暇在意了。
這樣的愛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深情”行為的藍本。
追求者們因為自戀被滿足,而感到更有動力,對於被追求者的真實訴求,比如拒絕等,並不能做出相應的回應。
而這種不被看見和不被回應,對當事人來說是很迷惑和不適的。
Beebe 和 Stern 發現,嬰兒有時會在父母接近 ta 們時表現出躲閃的行為,稱之為“追逐與躲閃(engagement-disengagement)。嬰兒躲閃是因為感覺到了過度的、不想要的刺激,ta 的躲閃是一種自我調節行為。
嬰兒面對父母過度的關注都會閃躲,成年人面對不想要的深情自然更會抗拒。
但是,如果父母長時間地忽略孩子的躲閃,總是在躲閃時繼續逗弄和刺激,長此以往會傷害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社會功能、認知能力;
孩子會因此形成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以及更長程發展不良,比如精神上的貧乏感,和主體性的缺乏等等。
追求者如果忽略被追求者的閃躲,繼續示愛,也會讓被追求者感覺被忽視,被用於滿足別人的某種追求,這樣的“深情”,自然是難以成立的。
在親密關係中,以上的情況其實非常常見,即使是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不自知地給出這樣的深情。
如果我們不曾經歷過真實可靠的關係,或是因為看過太多浪漫作品而對愛情抱有幻想,在面對意中人時,也會拋出“誘惑”。
我們可能會給 ta 貼上一個“很需要照顧”的標籤,覺得自己正是適合照顧 ta 的人;
會想像和 ta 在一起以後要做什麼事、去什麼地方,盲目地認定一起去做這些事我們一定會很幸福;
或者在 ta 失意時,不自覺地就脫口而出:
“我養你吧!”
Ta 們真的是那樣的人嗎?Ta 們真的需要我們“養”嗎?真的“養” ta 們會發生什麼?Ta 們真的想和我們做那些事、去那些地方嗎?
在情緒和感情上頭的當下,我們可能會覺得,“當然是啊”。可是,這些東西其實未曾被驗證,這種篤定是沒有現實基礎的。
如果對方是一個對此敏感的人,ta 就會發現我們沒有真正地看見 ta,我們提出的那些允諾,也根本不是 ta 所需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對方看到了一點點我們的真心,會覺得這真心太不真實、太難觸碰到了,最終選擇離開。
而如果對方也忽視自己真實的需求、接受了這些允諾,我們就會建立起一段幻想關係。
在幻想關係裡我們會一起想像這段關係一定會如此,關係中的彼此也一定會如此,而當關係真實的形態湧現,我們會感到無法忍受:
Ta 其實很獨立,大小事情並不需要我們照顧,我們誤以為這是一種拒絕;
Ta 對“我養你”這句話非常抗拒,我們覺得深情被辜負;
Ta 和我們做某件事時,表現得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開心,我們又覺得 ta 很難取悅。
面對這些場景,比起深層次的溝通,我們反而更有可能逃避,或以為自己做得不夠而繼續強加深情,害怕自己的愛會減分,只想維護關係表面的平和。
就這樣,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關係變成一種空中樓閣,彼此在裡面並沒有真實地連接著,風一吹,就散了。
但是到頭來,完全不含誘惑的深情、無條件的愛,只是一種心理學家的假想,即使是最好的父母和愛人也只能無限接近這個標準。
誰愛人的時候,不希望對方也愛自己?不希望起碼在感情上有所回報?誰愛人的時候會沒有投射?沒有人的愛會一點都不回歸到自己身上,滋養一點屬於自己的自戀。
含有太多誘惑的父母之愛是不穩定的。只有當孩子表現得聽話和順從,或者取得什麼成就時,父母的愛才會出現,而當孩子表現得不好時,愛就消失了,孩子會經常在其中感覺到不安和波動。
然而,這種不安和波動在成年人的關係中是常態。成年人的關係總是有條件的,我們之所以想要挑選一個人共度餘生,一定是因為那個人補足了我們什麼,我們的結合大於單打獨鬥。
但是,無論如何,請在珍視的關係裡,為彼此留一塊無條件的深情吧。
在這一小塊深情裡,我們開放地面對彼此的變化,對對方的每一個需求和情緒保持著無條件的回應,只因為這個人本身而愛著。
如果關係是一艘船,彼此之間是否匹配、是否能回應和滿足對方等等各種相愛的條件,是讓船身成立的船板。
含有誘惑的深情乍看上去像一種萬能膠,什麼樣的船板都能強行粘成一艘像模像樣的船;但是這種膠不能沾水,船一駛入現實的海,就會散架。
而那一小塊無條件的深情,則是這艘船的錨。
錨不能保證船永不沉沒,但無論船長成什麼樣子,這只錨的存在,都能讓我們的關係在安全的海港裡,停得更久一會兒。
很多時候,現實的問題並不是不能克服,而是雙方找不到為解決問題努力的理由。真實的關係經常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間總是有很多部分值得溝通和協商。
如果彼此之間保有這樣的一小塊深情,我們就有可能在最憤怒的時候也停下來聽對方的心聲,在最無力的時候還有一些修復關係的動力,關係會有更多機會和可能性。
今日互動
你遇見過含有誘惑的深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