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驚爆!國造潛艦「心臟」失供 台灣國防面臨重大挑戰

台灣自製潛艦計畫再度陷入風波。前海軍上校郭璽近日在直播中爆料,台灣自造潛艦的一項關鍵裝備——被稱為「心臟」的核心技術,因受到中國大陸的強烈干預,德國製造商決定不再向台灣出售相關設備。此舉不僅可能導致潛艦建設進度延誤,也對台灣國防自主性帶來深遠影響。

德國拒售原因:中共施壓導火線

郭璽指出,這項被停供的裝備是潛艦的重要核心部件,對整體作戰能力至關重要。然而,德國製造商正式通知台灣,因為中共的政治壓力,決定終止與台灣的合作。這項決策可能對台灣後續第二艘與第三艘潛艦的建造計畫造成嚴重影響。

據悉,中共利用外交與經濟手段,對德國進行多方面施壓,威脅其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迫使德國改變立場。郭璽形容此舉是「中共干預國際軍售的又一典型案例」,並警告此事件可能僅是未來更多挑戰的開始。

潛艦計畫進展與挑戰

台灣潛艦計畫原本以「自製、自主」為目標,旨在強化海軍防禦能力。然而,缺少這項關鍵技術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1. 建設進度延誤:關鍵裝備的失供將直接拖累潛艦的生產時程,可能無法按計畫完成後續艦隻。
  2. 作戰效能降低:潛艦在隱匿性與戰場作戰中的優勢將大打折扣,對抗潛威脅的能力或受限。
  3. 國防自主性受挫:台灣在高端軍事技術上的依賴外部供應,凸顯自主國防的挑戰性。

郭璽強調,台灣曾試圖尋找替代方案,但因技術敏感性與中共影響,未能取得突破。

替代方案與未來走向

針對關鍵裝備的缺失,台灣面臨幾個可能選項:

  • 尋求其他供應國:包括英國、美國或法國,這些國家可能提供技術支持。
  • 自主技術研發:雖需時間與大量資源,但可長遠提升國防科技能力。
  • 改進現有技術:透過優化現有系統,減輕因裝備缺失造成的影響。

然而,每項選擇都存在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時間緊迫性與技術複雜性,對台灣國防規劃提出新的考驗。

國際反應與後續影響

郭璽的爆料在國內外引發關注,但截至目前,尚無具體證據支持其說法,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亦對相關言論「不予回應」。儘管如此,此事件已突顯中共干預國際軍售的實例,也可能對未來台灣與國際友邦的軍事合作帶來連鎖反應。

此外,德國此次拒售可能動搖其他國家對台灣軍售的信心,進一步增加台灣獲得必要裝備的難度。分析人士指出,中共此舉無疑對台灣構成多重壓力,但也反映出台灣需更積極尋求國防自主的決心。

結語

德國因中共壓力拒售潛艦「心臟」裝備一事,對台灣國防計畫造成重創,同時揭示了國際政治壓力如何影響軍售市場。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場深遠且複雜的挑戰,不僅需快速尋求替代方案,更需加速提升國防自主研發能力,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