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袁之爭——《碧血劍》與《鹿鼎記》之間的一條暗線
作者:老衲
金庸先生的故事集中,有許多人物,金庸先生對他們的評價,老衲是不同意的。
其一當然是火工頭陀,其二便是毛東珠。
說到這毛東珠呢,很多人都知道她是神龍島教主洪安通打入清廷皇宮中的一名間諜,不過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她是串起《碧血劍》與《鹿鼎記》兩部書的一條暗線。
《碧血劍》說的是甚麼?說的是明末將領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的故事;而《鹿鼎記》呢?其實《鹿鼎記》原來想要記載的是袁崇煥的政敵,遼東大將毛文龍舊部,在明朝覆滅滿清當政後,持續抗清的故事。
毛文龍何許人也?是明朝末年天啟年間,屯兵於遼東的一名大將;可是當時明朝朝廷給的軍糧不夠,所以私自在遼東做起生意,以「皮島」為據點做商業運轉站,做起了從朝鮮到中國的倒賣工作,以養私兵。
說起來那也是各朝代末年的常態,便是軍隊私人化,簡而言之,就是有些像民國初年的各大軍閥們,只知有「軍閥頭子」,而不知有「朝廷天子」。
雖說如此,可是毛文龍比各朝歷代的軍閥頭子好得太多,他雖然一切自理,但明朝朝廷交代給他的「抗清」的活動還是照常進行;每當努爾哈赤進攻中國東北的時候,屯兵遼東皮島的毛文龍軍隊便會傾巢而出,由清兵後方襲擊,使努爾哈赤不勝其擾。
清兵善騎射陸戰而不擅海戰,所以當槍口一調轉過來要攻擊毛文龍軍隊時,毛文龍的軍隊便退到皮島上只守不攻,堅守游擊戰術的你打我退,你退我打原則,長此以往,令清軍不勝其擾。
那「皮島」原來只是孤懸在中國遼東半島,鴨綠江口外的一座小島,在中國與朝鮮之間,原來只是一座無人荒島,在毛文龍的屯兵之下,治理得井井有條,靠著來自朝鮮海道的補給,可以在海上與清軍周旋數年而越發壯大。
那皮島有多大呢?比台灣東南海面的綠島大一點,比蘭嶼小一點;很難想像這麼樣大小的島嶼,可以靠著海船的物資商業補給,與大陸上兵強馬壯的女真人對抗長達數年之久。
本來這情勢也就是僵持在那裏不上不下,「維持現狀」,可是當後來朝廷任命的新遼東督軍袁崇煥來了以後,事情開始有了變化。
袁崇煥多次勸說毛文龍,不可以自己私自與朝鮮做生意,拿朝廷的官方俸祿定數即可;又勸說毛文龍不應該死守皮島不出,應該要主動出擊,殲滅清軍。
毛文龍一聽當然不幹,說要是換了你你也不幹;清兵勢大,我們毛家軍能在這小小皮島上與他們周旋數年,已不容易,要主動出擊,除非美帝的航空母艦與核動力潛艇一齊開進渤海助陣,否則要我們皮島將士反攻大陸,那是摘星邀月,異想天開。
袁督軍一時語塞,因為他不曉得美帝的航空母艦與核動力潛艇是個甚麼玩意。
毛文龍又說了,明朝給的官定軍糧那是有名得少,袁督軍你不讓我與外族朝鮮等人倒賣人蔘、絲綢,還不能把這些賺來的金銀財寶分給將士,那他們怎麼會聽我的?
毛文龍大手一揮,帶兵打仗,一定要懂得分錢,我若不分,over my dead body.
袁督軍搖搖頭,最後假惺惺地給毛文龍先磕了個頭,說這是朝廷答謝他保衛遼東之功,隨後設計來了一場鴻門宴,請出尚方寶劍,在皮島校兵場,將毛文龍斬殺示眾。
——時年1629年。
明朝在失去了遼東大將毛文龍後,清兵節節勝利,一度圍兵北京城下,最後氣得崇禎皇帝將袁崇煥召回北京下獄,最後給他判了個凌遲處死。
時年 1630 年,也不過就是袁崇煥斬殺毛文龍的隔年而已。
毛文龍死後,清兵攻佔了皮島,而原來的皮島將士顛沛流離,有些人降了滿清,比如後來三藩中的尚可喜,也有人流落朝鮮伺機而動,比如說後來建立神龍教的洪安通一夥人。
神龍教——顧名思義,當然是「神」其「文龍」的宗教,神主牌自然是毛文龍,這麼一想,毛文龍之女毛東珠加入神龍教也就理所應當。
而其領袖洪安通為什麼叫「安通」呢?考據起來或許比較可信的說法是:皮島自從被清兵占領後,又劃歸給朝鮮統治,而在朝鮮統治皮島時期,皮島是屬於朝鮮「平安道」的,所以洪安通的意思就是可「通」平「安」道,或許是中朝混血、或者是有朝鮮的境外勢力支持的意思。
而毛東珠呢?皮島舊時歸明朝轄管時,是屬於「東江鎮」領地,所以毛東珠的意思就是「東」江之「珠」,可見其父對女兒的看重。
或許可以推測,在當年毛文龍的舊部中,與朝鮮方面關係較好的一群人,以洪安通,漸漸掌握了實權;而將原來毛文龍的女兒給擠了下去,發配到清廷裏頭去做一名隨時可以犧牲的死間。
這狀況有點像緬甸的開國之父翁山與其女翁山蘇姬的命運,自從翁山被政敵暗殺之後,翁山蘇姬在政治上也隨之失勢;不過翁山蘇姬比毛東珠幸運的地方,是沒有遇上韋小寶攪亂,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是的,韋小寶就是接續毛東珠而串起《碧血劍》到《鹿鼎記》的那輔助線,韋小寶何人也?按江湖規矩來說,他正是袁崇煥之子,袁承志的徒孫,這一個袁家的徒孫,最後把毛文龍的女兒給弄死,又把毛文龍的舊部洪安通所創建的神龍教攪得灰飛煙滅,再一次完成了袁崇煥袁督軍對毛文龍的斬草除根。
在袁、毛二人的站隊中,金庸無疑選擇的是袁崇煥,甚至還寫了《袁崇煥評傳》來推崇他;但事實上,毛文龍真有這麼壞?而袁崇煥又真有這麼好?
見仁見智。
就如同當年神龍教中,許多人看韋小寶不爽,覺得這屁孩只是恰好機伶佔了一個教主與夫人落難的機會,故可以一入教就當上白龍使。
可是沒人想過,鰲拜被封滿族第一勇士巴圖魯的那場軍功,就是攻佔皮島,屠殺島上的明人將士,所以才被努爾哈赤給冊封的。
韋小寶在洪安通這樣的毛文龍舊部眼中,對於手刃皮島仇人鰲拜的頭號功臣,封他一個白龍使簡直只是實至名歸而已。
當年北宋梁山泊之主,晁蓋晁天王,死前還說:「誰能捉住那射死我的,便封他為梁山之主!」哩。
扯遠了。
毛東珠不受讀者喜愛,其實只是因為她與主角韋小寶為敵,而又是另一部書的主角的爸爸的政敵之女,所以才在書中被金庸先生醜化。
如果把毛文龍想成是一個自由的傭兵集團首領,那麼他的一切行為或許就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不但生前出力氣牽制北方蠻族女真人,使其攻打漢族政權時有所顧忌,死後其獨女與舊部更在東北孤島上進行著顛覆異族政權的祕密活動。
毛東珠犧牲了自己的青春、身體,與愛情(東珠真正愛的是瘦頭陀,一個相貌醜陋的矮胖子),潛入異族朝廷,為的是心中那一把延續自父親的自由信念的火。
毛東珠從父親毛文龍的掌上明珠,東江之珠開始,到最後淪落到要陪仇人努爾哈赤的孫子,順治皇帝睡覺,這故事仔細想想,簡直可比《色戒》中那個勾引梁朝偉的女學生。
毛文龍與毛東珠,都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活的自由人;而不是明朝(或清朝)這種專制體系下的官僚傀儡,他們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膜拜某個獨裁體制下的皇帝。
毛文龍生前有首詩,有分教:
霜拂鐵衣銀浪動,電開金匣玉龍驚。
塞曲數聲人盡淚,蕭蕭邊馬皆悲鳴。
詩作的是氣魄不凡,遼東大帥的本色豪邁盡顯。
而袁崇煥袁督軍臨刑前的那首詩卻是:「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
要死了,還念著事業與功名。
袁督軍書生意氣太過,而毛大帥卻是武舉鄉試出身,能變通而不拘小節;在兩人的政爭中,反正老衲是支持毛帥的。
很多人,很多事,要看本質,而不是看表面。
相同處境的還有火工頭陀,少林寺拼命汙衊他,說火工頭陀「不懂內功」啦、「未得真傳」啦,可是人家教的徒弟一個是一個,以「大力金剛指」硬破「龍爪手」,用實力說話,而不天天標榜「真傳」、「內功」甚麼事。
真是人才。
忽然想到明天就要選舉了,不知道大家明天會投誰呢?會投袁崇煥還是毛文龍抑或者是韋小寶呢?有趣,千萬別對號入座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