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看「唐傳形意劈鑽二法」

老衲看「唐傳形意劈鑽二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衲看「唐傳形意劈鑽二法」

作者:老衲


很多人認為形意拳與心意六合拳系出同源,老衲不這麼看,不過仍舊可以講講其中此二拳的對應關係。

講形意拳的劈鑽二拳,李老已經講得很好,這兩拳在心意六合中,可以找到類似相對應的把位,劈拳可以對鷹捉把,鑽拳可以對應馬形這一把。(馬形有幾種變化,有人稱夜馬奔槽,有人稱野馬奔槽,還有野馬闖道,野馬過道等等,就不細講)

先拉回說說心意六合的概念,在心意門中,其實沒有「拳」的概念,而通通是「把位」的概念,所以說一個動作,不叫做這拳那拳,而叫做這「把」那「把」,老衲懷疑這名詞是從摔跤術語中借來的,不過無法證實,只是聽師父說習慣了,將就著用吧。

心意六合中的每一個把位,其實都是獨立的狀態,但也可以找到相互的對應,好比說鷹捉把,這把練的是恨天無環,由上往下的功力,而馬形,這把練的是恨地無把,由下往上的功力。

什麼是功力呢?即是在動手格鬥中能使上的力氣,近現代健美之風盛行,營養補給品價格低廉而質優,導致很多人以為,武功好手一定要是能舉起大重量,外形健壯的肌肉猛男大力士不可,其實這種觀念,在武行中一直有人提出質疑,只是一般人不知曉而已。

隨舉兩個例子,擁有400戰不敗的格雷西戰神 Rickson Gracie,還有近年 UFC 拳賽中拿下兩個量級的愛爾蘭拳王 Conor McGregor,都曾在訪問中提及,「格鬥所需的力量與身體,須在格鬥中養成,而不是靠去舉一個與格鬥無關的重鐵塊來達成。」,當然,這句話可能說得有些太絕對了,適當的重量訓練,對於肌肉發展與骨骼承受力還是重要的,尤其像是 Conor McGregor 這種需要調整體重隨意打不同量級的職業拳手。

不過,老衲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就是傳武當中,所謂的「功力」練法,並非是那麼虛無飄渺不切實際的理論,拿自體體重,做徒手的動作練功力,這是有一定的實戰驗證性的,外行人不可不知。

心意六合講究拳功一體,拳即是功,功即是拳,鷹捉把與馬形,這兩把拳都是鍛鍊功力非常好的動作,練什麼東西呢?練的便是「恨天無環」與「恨地無把」的功力,但這個「功力」有講究,所謂的「功力」,說到底是一種筋膜與骨節運轉相搭配產生的活韌彈力,這種彈力是活且韌的,不是死而硬的,好比掰手腕子,便是硬力,不是「活韌彈」的功力。

具備「活」、「韌」、「彈」的力像是什麼呢?好比你將一隻狗壓制在地上,那條狗拼命掙扎,但牠不會跟你鬥力,而是渾身使出一股既活且韌又彈的力道掙扎,這股力,這便是內家拳所謂的功力的「力」了,內家武學要的是這股活性彈力,而非死力,學者在鍛鍊「恨天無環」、「恨地無把」時,別老是往掰手腕子上去著墨,多想想一條狗綿綿不斷的活韌彈力,可能還比較對路。

心意門的大成就者盧嵩高老師遺訓,練心意,「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裏游的,都是我們的老師」,老衲跟一條狗學到不少,至於那浪中魚與風中鷹,又是另一回事了,改日再談吧!

avatar-img
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沙龍
13會員
236內容數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衲看「李仲軒講夜練形意拳」 作者:老衲 李仲軒老先生的口述文章中,有一篇叫作是「夜練形意拳」的,專門講古代形意拳的各種規矩,原文相當精彩,令人拍案叫絕。 在夜練形意拳這篇文章中,對當時北京城的三大名拳,形意八卦太極,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那便是「太極如摸魚,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蝦」,又說
老衲看「唐傳形意淵源談」 作者:老衲 這篇文章,當年看到,真的很有些感概。 話說從頭,老衲小時候練武,聽到長輩們說起形意門,要嘛談尚雲祥,要嘛談薛顛,當時在形意門內,的確都尊尚師為第一高手,當然薛顛的風頭也不遑多讓,主持天津國術館,與尚師在北京的盛名分庭抗禮,薛師也出過幾本書,書裏首次披露
老衲讀「逝去的武林」 作者:老衲 老衲出道以來,蜻蜓點水般點評過不少武功拳理,後來有一朋友見到老衲文章,大概是覺得不夠過癮,留言說道「要說就說更多更透一點,盼你莫學李仲軒隔靴搔癢啊」,老衲一看,心想,請將不如激將,這人是激將來的,哼哼,俺自小江湖打滾,豈會中計? 睡過一覺,隔日轉念又想,武功真
老衲看「李仲軒講夜練形意拳」 作者:老衲 李仲軒老先生的口述文章中,有一篇叫作是「夜練形意拳」的,專門講古代形意拳的各種規矩,原文相當精彩,令人拍案叫絕。 在夜練形意拳這篇文章中,對當時北京城的三大名拳,形意八卦太極,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那便是「太極如摸魚,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蝦」,又說
老衲看「唐傳形意淵源談」 作者:老衲 這篇文章,當年看到,真的很有些感概。 話說從頭,老衲小時候練武,聽到長輩們說起形意門,要嘛談尚雲祥,要嘛談薛顛,當時在形意門內,的確都尊尚師為第一高手,當然薛顛的風頭也不遑多讓,主持天津國術館,與尚師在北京的盛名分庭抗禮,薛師也出過幾本書,書裏首次披露
老衲讀「逝去的武林」 作者:老衲 老衲出道以來,蜻蜓點水般點評過不少武功拳理,後來有一朋友見到老衲文章,大概是覺得不夠過癮,留言說道「要說就說更多更透一點,盼你莫學李仲軒隔靴搔癢啊」,老衲一看,心想,請將不如激將,這人是激將來的,哼哼,俺自小江湖打滾,豈會中計? 睡過一覺,隔日轉念又想,武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