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經驗中,我總是盡力去理解每個選擇背後的需求和原因,並嘗試用多角度看待事物。這是我的個人優勢,它幫助我在跨部門溝通、跨世代溝通上能夠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有時候,我們會認為這樣的人很有同理心,很能共感他人的需求。
然而這樣的習慣卻容易讓人陷入一種「不表態」的停滯。因為理解背後的可能,也為了不破壞關係,我時常選擇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甚至犧牲了對自己的忠誠。雖然沉默是金,然而無止境的話是一種對自己內心的疏離,對自己的內耗。
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意識到,人們所說的做自己並不是簡單的自我坦露,也不是自私的只顧自己,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對焦。我們的選擇和表達不僅是內心世界的延伸,更是篩選出與我們真正共鳴頻率的人的關鍵。只有當我們有勇氣表達自己時,生命中的模糊才會被清晰取代。那些真正理解我們的人會留下,而無法共振的人則自然遠離。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想像你和朋友吃飯,朋友問你:「想吃什麼?」你腦中已經有答案,可能是沙拉或義大利麵,但你卻回答:「都可以。」表面上看來是為了遷就朋友,但內心卻隱隱希望對方能理解你的想法。結果對方點了你不喜歡的菜,而你在心裡感到委屈。這種時刻,其實就是因為你沒有表達真實的選擇,讓你偏離了內心的焦點。
再比如職場中,當團隊討論某個專案時,你有清晰的想法,但擔心提議可能會被質疑,於是選擇沉默。最終,專案按照其他人的方式進行,但你心裡始終覺得如果自己當時能發聲,結果可能會更好。這些「不表態」的時刻,其實讓我們慢慢遠離了自己的內心,也削弱了我們的影響力。
又譬如與伴侶相處,因為害怕引發爭執,選擇隱藏自己的情感需求,久而就知,這種「默默忍受」,可能導致誤解加深,像這種小小的隱忍,時常成為感情中的蟻穴,足以使一座大橋崩塌。
不表態或猶豫不決的時刻,往往讓我們偏離自己的初衷。透過真實的表達,我們能更清楚自己的需求與價值,找回那份自信與穩定。我們時常會要求自己要對別人有同理心,但總是忽略對自己也有同理的需求與必要。
表達自我,能讓你吸引真正與你共鳴的人。這是一種篩選,那些無法理解我們需求或價值的人會慢慢遠離,而留下的,才是與我們真正頻率一致的夥伴。
真實地做自己,讓內心變得更清晰,能更有力地面對挑戰。當我們理解自己為什麼選擇時,我們的每一步都充滿力量。
靜下心,問問自己:「我想要什麼?我的選擇是基於什麼原因?」寫下答案,逐漸發掘自己的內在渴望,讓你更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表達前,也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樣的自我對話能幫助你理清內心的需求,讓表達更加清晰且有條理。每天記錄三件讓你感到真實的選擇或想法,也是了解自己的好方法。
如果擔心因為表達而產生誤解,可以嘗試用較溫和的「我覺得」「我認為」來陳述,而非指責。例如:
這樣的語言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表達不一定需要驚天動地,可以從日常小事開始,比如明確告訴朋友「我更喜歡這家餐廳」或向家人說「我今天需要一些安靜的時間」。
工作上我經常因為不好拒絕而接受額外工作,導致壓力很大。當開始練習說:「這段時間我有其他專案,無法負責更多任務」,結果同事不僅沒有不滿,還主動協助我一起完成手上的工作。
真實地做自己,並不是一味地堅持己見,而是理解自己的選擇,同時尊重他人的需求。與此同時,接受可能的誤解或不同意見,記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理解你的觀點。
表達自己的同時,學會傾聽對方的意見,這能讓交流更平衡。例如:
這樣的對話方式,不僅能促進交流,也能讓彼此更接近。
當我開始練習真實地表達,學會理解自己的內心時,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盈與自由。那些猶豫不決的時刻不再是障礙,而是我重新找到焦點的指引。每一次勇敢表達,都像是在調整內心的焦距,當我們對自己的頻率對焦時,吸引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與我們生命共振的結果。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只是溝通技巧,而是一種智慧的篩選與聚焦,也更加明白個人選擇的重要性。與其害怕不被所有人喜歡,不如勇敢選擇,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頻率。
找到內心的對焦點,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也是你與世界頻率共振的開始。當你真實地做自己,世界也會用同樣的真實回應你。
下次朋友問你意見時,試著勇敢表達,看看會帶來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