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度回顧) 皮耶絲重返台灣

今年最大的突破,應該就屬對於古典樂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raw-image

皮耶絲 (Maria-João Pires),台灣樂迷愛稱"阿嬤",跟阿格麗希 (Martha Argerich)一樣可能也是當今僅存的上個世紀最出色的鋼琴家之一。我一直覺得,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音樂家,面對老年的各種挑戰仍能持續的演出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抱著每看一場少一場的心態,當得知有大師來台時更心想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皮耶絲兩年前首度來台灣公演,我無緣參與。幸好當時台灣樂迷的熱情,讓皮耶絲決定在今年重返台灣。

這次皮耶絲的獨奏會確實一波三折,原訂於9月的檔期但因皮耶絲本人身體因素延期,結果延期後的時間又偏偏碰上了纏繞台灣許久的山陀兒颱風差點泡湯。所幸,最後三場獨奏會都能順利完成。本來還有些擔心說已經年過80歲的皮耶絲,是否會因為這些不利因素影響到她的演出。實際聽完後,根本是我杞人憂天。年齡無法限制舞臺上的皮耶絲,她甚至加碼演出並且無中斷的完成兩小時的演出!

回憶當晚皮耶絲的演奏,帶給我的畫面是一種和音樂融為一體的渾然天成,這已經是一種生活上的哲理,幻化在她的音符中。看過她的訪談中,始終強調她是音樂的一個傳遞者,"Let the music flow through us",在她的身上真的可以看到這樣的形容。皮耶絲的音色乾淨而純粹,她演奏的莫札特奏鳴曲K330、K333,除了那如沐出風的溫暖外,更讓我時不時的聽到了莫札特的俏皮;蕭邦夜曲,尤其是Op.9 No.2這般大家早已耳聞能詳的曲目,在她的手指下竟也帶出了新的風采,演奏到最後我也忍不住的掉了幾滴眼淚。加碼的曲目,德布西的"為鋼琴而作"組曲,更是台北場的觀眾如我的福氣。和前面的曲目呈現相當不同的風格,同時也巧妙的表達出從莫札特到蕭邦到德布西,不同古典音樂時期的傳承。演出結束後,幾乎是全場的standing ovation,也是我至今看過最多人起身鼓掌的一場。真的很難用更多的言語,來形容這場皮耶絲阿嬤帶來的感動。

(幾乎全場的歡呼,謙遜的皮耶絲回應觀眾的熱情)

在寫這篇文的同時我聯想到在Youtube上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晚年的演奏。晚年的他彈著舒伯特的第三即興曲、舒曼的兒時情景,並非展現什麼非常炫麗的技術,而是一種回歸初心、返璞歸真的境界。想必,皮耶絲當晚的演出,帶給我的也是這般,直擊靈魂深處的觸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