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廉跟薛收一樣,是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
姚思廉,字簡之,雍州萬年人。
說是這麼說,姚思廉的父親,其實是南朝陳之重臣:吏部尚書出身。就垂直來說,是文官第三等的高官。平行的很多啦。
重點是,能在陳朝當大官?那至少在梁朝就是個人物了。
姚察大概在梁武帝後期成年,是當時著名的文人,皇子們延攬的文學家。後來避過侯景之亂,前往西梁效力。不過西梁倒台,姚察的父親被帶往長安,姚察則是入陳為官。
陳朝為隋所亡,姚察就跟著來到了關中,在隋朝擔任過太子內舍人、秘書丞,封北絳郡公。
其實這樣就很明顯,不過我還是查了一下:姚察果然是「太子楊廣」的親信,不過內舍人是楊廣要叫姚察幫他帶兒子就是。
姚察精於文史,頗修佛法,更立志編梁、陳二史……這有點復古,簡單說他在做的有點類似陳壽寫《三國志》。不過,最終未能完成,只能把志業交給了兒子姚思廉。
忘了說,姚察是妥妥的江南世族,他們的祖先「姚信」是有出現在三國志,東吳二宮之爭的人物。而除了姚思廉,顏師古也被編列在「雍州萬年」,其中必定有甚麼小九九,現在還不知道。
姚思廉也是曾在陳朝當官,頗傳家學,妙的在他入隋之後,是擔任漢王楊諒的參軍。
這邊超級春秋的,要知道,楊諒就是在楊廣即位後起兵反他的人,基本上楊諒的手下,都是大罪。
姚思廉?沒事,《舊唐書》只寫「丁父憂解職」。問題是,楊諒兵敗被清算,還得再過兩年,姚察才會過世啊!
姚思廉,很可能是楊廣故意安排在弟弟身邊的一顆棋子。姚察跟姚思廉,是楊廣非常,非常信任的一對父子。
姚察死後不久,他老婆也過世了。姚思廉就在家服完父母的喪,然後上書給隋煬帝,表達了他父親的遺願。
楊廣一個准奏,順便要姚思廉當新太子的侍讀,9527不是他的終身編號。
姚思廉就這樣低調的在長安城皇宮中,度過了十年光陰。
一抬頭,李淵已經帶兵殺進長安城了。
隋朝的官員將士都很驚恐,但姚思廉哪會怕?要論起在楊廣面前的親信度,姚思廉搞不好都還在李淵之上。當下姚思廉氣場拿出來,勸服所有人棄械投降:「李淵一定是來勤王的,你們抵抗個毛線?」
一個裡應外合,李淵兵不血刃進佔皇宮,奉姚思廉的主子為新帝。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姚思廉也知,李淵真的不是來勤王的。很快的,皇帝變成了李淵自己,姚思廉又一次無事下庄,去李世民的秦王府報到了。
接下來,何止春秋,春夏秋冬都一起來了。
我們再次的對姚思廉一無所知,只知道「太宗征徐圓朗,思廉時在洛陽」,然後李世民就像發春一樣,送了一堆好禮去給姚思廉,稱讚他當年迎接李淵的事蹟,講白了是拉攏。
太宗征徐圓朗,通常就是指武德五年,李世民擊退劉黑闥,反頭討伐徐圓朗。這兩個名字代表的意思,則是「李世民即將失勢」。
說簡單也很簡單,當時的風向就是,李世民雖然打仗都會贏,但安定關東?他不行。
打敗了王世充竇建德,確實是不世之功,但今天劉黑闥馬上又能帶一波起來,就算殺了他,明天自然也會有張三起義,李四革命。
方其時,李建成當然還沒搞定劉黑闥,但「換將之議」,恐怕早已展開。
李世民原本可能沒當姚思廉一回事,可這時候,姚思廉就變成他得緊抓在手中的老學究了。
最神妙的地方在這:「尋引為文學館學士」。
如果按太宗本紀看,十八學士是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之前就定下了才是,為什麼這邊要寫在後頭,加了一層因果?而接下來,姚思廉就消失在了歷史上,直到六四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才將他請入東宮為太子洗馬。
注意了,李淵的重臣,其實有不少是隋朝低下,為李淵重用提拔的。
姚思廉跟裴寂李綱他們這種人不同,如開頭所述,他本就為楊廣親信,但又不如李淵蕭瑀陳叔達這種,自有一方勢力。
姚叔叔的聲望,主要在文壇:史書並未提及他是否有門生。更重要的是,姚思廉從屬李世民的時間很長。若以楊諒事來看,李淵很可能本來也是要姚思廉去「盯住」李世民。
李世民請姚思廉給自己洗馬……不是真的洗,太子洗馬是「前導官」的意思。不去算計中計中計中計,其實就是李世民在表態:雖然掌權換成我,馬照跑舞照跳,大原則還是會按著我爸的方向走。
還是會跟著「姚思廉」走。
2024年了,寫「馬照跑舞照跳」,年輕點的朋友可能不懂了。那個意思就是,騙騙你各位而已。看似一切照舊,慢慢的抽板子,把忒修斯之船全面更新。
至於姚思廉這種老學究,連政治鬥爭都不需要,李世民只要「遂其心願」,讓姚思廉去把梁陳二史修完就可以了。
只是,時間是貞觀三年,是李世民正式讓老臣們知道,誰才是新主子的那一年。
梁陳史的主編,是魏徵。
這些細膩的地方,就是有趣的地方,也是歷史真正會有幫助的地方。
天子是李世民,主編是魏徵,但他們幾乎就是完全放權讓姚思廉去編寫。
「魏徵雖裁其總論,其編次筆削,皆思廉之功也。」
姚思廉非但沒有受到打壓,跟李世民團隊相處融洽,也擁有直諫李世民的權力。他曾經規勸過李世民,不要常常去離宮玩耍:基本上天子只要離開皇宮,就是勞民傷財四個字。
李世民表示,不是我喜歡玩:「朕有氣疾,熱便頓劇。」
中醫所謂的「氣疾」包含很廣,很難斷定李世民是甚麼病。不過天氣熱就變嚴重?或許李世民的心臟不太好。
姚思廉直到貞觀十一年過世,擔任的主要都是「常侍」。你看他的經歷就知道他非常老,根本不可能去做那些通傳雜務甚麼的。
目前兩位,都是十八學士的一份子,就不禁想問,李世民為何設「文學館」?
漢朝的郡守跟王國,都會設「文學」這個部門,太子則無,一直到唐高宗,中間只有曹操跟北周有給太子加過文學。
文學到底是幹嘛的?沒有甚麼詳細的記錄,漢代的官職主要會是「文學掌故」。是一種「地方史官」。而擔任文學的條件,則是你至少要「通」一部經典。
不論國家或地方自治,如果首長是還有點腦子的,要推行政策或斷案,都需要先問「過去是怎麼做」的。所以需要一個熟讀經典,兼且對於地方風俗民情過往故事有了解的「師爺」。
相對你就知道,等到宋明這種地方首長基本都要考經學才能出任的時代,文學掌故的「文學」就不那麼重要了。
回過來這邊說,文學士就像我們大學主修,一個人通常只精擅一門經典。地方管理就像老鼠會一樣,大家各自管好自己就行了。
而李世民設文學館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我要治天下」。
挾天策上將之威開文學館,李世民等於是向大哥李建成下了戰帖?制度上來說並沒有。
可重點是,這就表示支持李世民的派系,是擁立過去「太子需有治天下之才」的那些人。不是隋朝的力量。是北周北齊甚至更早延伸下來的力量。(這邊請參照【太子李承乾】篇)
同樣的,當李世民是一個「先證明了自己才當上太子」的皇帝,他的太子勢必也要走上這條道路。不能也不會是楊勇或李建成那種,注定要被推翻的太子。
從傳說中一人通六經的薛收開始,到明顯連接著文學與太史的姚思廉。
這個史官學者的大傳與太子之間的關聯,將要慢慢地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