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天子的繼承者。
根據《大戴禮記》來看,太子原本是「王的大兒子」,出生即為太子。長大才封應該要叫木子。
因為它從殷商開始寫,所以司馬遷也認為,太子從殷商開始出現。
太子雖然是當然繼承人,但繼承人不見得是太子。
司馬遷寫得最妙的地方,就是姬發在伐紂之前,便自稱太子發。
第一個是,表示他的父親姬昌才是真命天子,不是紂王。第二,大兒子是伯邑考,也就是說從這邊開始,太子正式的「職務化」。
要注意的是,司馬遷習慣用當代思維補完他不知道的事情,嗯,是個人都會這樣,不是要苛責太史公。重點是世界很大,不是他寫了就一百分對。像班固就認為,周朝其實不能算有穩固定義。反而是進入春秋戰國,大家都站起來了,在那邊試圖要取代天子時,不明就裡的開始人人皆稱太子。
為什麼要立定接班人,並稱為太子呢?正因為「竊國者侯」。
卿大夫會殺死國君,篡奪他的權力與國土。畢竟大家都不知道,王宮裡發生了什麼事。
可是,有名號就可以了嗎?春秋戰國正是一個「毀禮」的時代。所以太子除了名號,也要封地。從這邊開始,太子就可以解釋成「有天子繼承者身分的諸侯」。實際上無爵,位在大夫之上。
之後沒有太大改變,直到鮮卑人在這片大地上建立了新的王朝:北魏。
匈奴鮮卑等草原民族的慣例上,繼承人是要有各部族君長支持的,沒有因為你是嫡長子就有特權。對他們來說,甚至女婿都有繼承權。
其實這就是夏朝建立以前的「原始規矩」:堯非長子,舜為女婿。
我們也知道,漢末群雄對於「立長不立賢」就已經有意見了。
於是北魏產生了一個新規矩,就是太子必須擔任首席執政官。如果不能讓大家滿意,則可以被換掉。
同時,太子東宮的體制,到這邊完全已經是「模擬型第二朝廷」。
要知道,中國傳統的第二朝廷,其實是後宮。當皇帝突然不能執行職務時,是由皇后或皇太后來代行,直到產生下一個皇帝為止。
可以說,太子的權勢地位,在北魏時提昇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程度。
這是表面,實際的情況就是在表現,大臣世族的力量與決定權,在這個時代已經凌駕在皇族之上了。
到最後,就又春秋戰國了一次,北魏真的整個被換掉了。一路走出了個要讓皇權再次偉大的隋文帝楊堅。
想當然,隋文帝的太子楊勇,就啥也不用擔任。反倒是楊廣高級職務當好當滿,最終成為弟兄們中最適合成為繼承人的一個。
也正如大家所知,唐高祖李淵選擇了隋文帝的辦法,導致了歷史重演,而且更加激烈:太子李建成慘遭秦王李世民殺害。
那麼,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會怎麼做呢?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而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這並不是李世民的繼承人、武則天的老公的名字。
唐高宗名叫李治。
李承乾跟李建成一樣,是個悲劇收場的太子。
武德二年,由長孫皇后所生,李世民的第一個兒子,在太極宮承乾殿出生了。因此,被命名為李承乾。
李世民登基為帝後,不久便策封李承乾為太子。當時,李承乾只有八歲。為了斷絕其他人篡位的念想,李世民不得不這麼做。
李承乾十二歲起,李世民就下令,如果尚書省的決定不能讓人滿意,那麼可以到太子東宮上訴。不管李承乾是不是神童,讓他擔任政務二審官也太冒險了吧?
事實上,在李承乾「干政」之前,他的太子之師是蕭瑀。
而李世民雖然話說得漂亮,卻是以李承乾為名,實際上安派了腿腳不利索的李綱,搭配房玄齡跟王珪來做為「太子的後盾」。
「太子每親政事,太宗必令綱及左僕射房玄齡、侍中王珪侍坐。」
李綱可是個神人,輔佐過隋太子楊勇,唐太子李建成,如今又來到李承乾的身邊,當真是無三不成禮,廢太子專門科教師就對了。
為啥大家都要找他當老師呢?簡單說,李綱很適合當「幼稚園老師」。
跟年齡無關,啟蒙有關。
李綱本身屬於剛直之人,管事說一不二,逢錯必定糾正。
乍看跟魏徵很像,但魏徵會一招「你不聽我就來跟你比臉臭」,說白了就是李綱只是「會罵人」,而不是真正的「會教」。
如果沒有什麼陰謀詭計,那麼大概也能側面證實,到隋唐中國人對於教育該如何進行的認知,依舊十分薄弱。
重點在於,貞觀前三年本來就是李世民跟「武德老臣」鬥法的時間。
貞觀四年打開李承乾表面親政,骨子裡還是由李世民的親信大臣在管事的現象,充分表現出李世民的執政心態。
不需要吹李承乾是否少年英明,畢竟他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聽房玄齡的話」。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染病,李承乾想要請佛道來做儀式一事,他也是先告訴房玄齡,讓房玄齡來跟李世民與眾臣商議。
貞觀九年,李淵過世,李世民因為服喪不問朝政,把皇帝的執政權暫時移交給剛元服(滿十五歲)的李承乾。
這次演下去,李承乾就成精了。
父親說一套做一套的方式,孩子耳濡目染,很自然的就學了起來。加上這個凡事都有房玄齡,自己只要做做樣子就能準時下課去玩樂,當真是「第一次當皇帝就上手」。
「及長,好聲色,慢游無度,然懼太宗知之,不敢見其跡。每臨朝視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後,便與群小褻狎。」
李承乾本身也是聰明伶俐,如果有人來指責他的過失,他一定馬上正襟危坐在那邊裝乖表示對不起我錯了……這麼好的太子,這麼優秀的儲君,誰不認為大唐的將來穩了?
好,這裡必須強調的是,李承乾在那邊搞小動作,其實沒有那麼乖的部分,絕對是「當時不為人知」。等到他犯了過錯,被廢除了太子之位,才出現牆倒眾人推的現象。
李承乾甚至不像楊勇或李建成,有被爸爸抓包的記錄。
這樣一個「完美太子」,從哪裡開始崩壞的呢?
史載「先患足,行甚艱難,而魏王泰有當時美譽,太宗漸愛重之。承乾恐有廢立,甚忌之。泰亦負其材能,潛懷奪嫡之計。於是各樹朋黨,遂成釁隙」。
李承乾跛了腳,爸爸又更疼愛四弟李泰,兩方就開始拉幫結夥鬥爭了。
好合理的嗎?李泰傳其實寫到「(太宗)以泰腰腹洪大,趨拜稍難,復令乘小輿至於朝所」。要說行動不便,李泰跟李承乾也沒差多少的。
我想說的是,太子之爭起於帝王之愛,實屬必然。但皇帝日理萬機,根本不會有時間或心情對兒子「示愛」。就像當年李建成跟李世民一樣,除了對於一些公事的分配,賞罰的處理之外,真正讓兄弟鬩牆的原因,往往都是他們背後的派系。
很有趣的是,李承乾跟李泰的資料雖然不多,卻一下子就露出了端倪。
李泰:「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自引召學士。」(本傳)
李承乾:「貞觀五年。太子承乾有疾。敕道士秦英祈禱。得愈。遂立為西華觀。」(《唐會要.卷五十》)
李承乾:「貞觀五年。太子承乾立為並光寺。」(《唐會要.卷四十八》)
這次的太子之爭背後,看起來有著儒道佛三教之爭的影子。
更準確一點說,李承乾在貞觀朝廷中,本身就是「史官派」。他負責過顏師古注漢書,後來李世民也把史學大家令狐德棻跟魏徵都派給了李承乾。
太史局,本身就是朝廷中「道」的機構。
這種真的挖深就不得了,簡單說一下就好,目前看起來,初期應該只是李承乾的「士」偏道。而李泰的「士」以儒為基準。而李承乾對於「道教」的玄理,興趣大於「道家」的哲理。
在唐太宗「寵愛轉變」之前,道教應該先出了某些事,大致可以看出,貞觀十年後原本歸屬李承乾的史家,都開始砲他。
相對的,李承乾的「興趣」更往佛教延伸出去。
也就是嚴格說起來,檯面上只是太子跟魏王之爭,但光李承乾底下就經歷了「道之內戰」,「佛道攜手」,「佛道之爭」三部曲。
教派層面上,李淳風的崛起的時間點,就跟這些事情大有關係。
我們這邊還是直接切進太子之亂的政治性終點。
首先,起於李承乾找了刺客,準備要暗殺魏王李泰。但是並沒有發動。(這故事跟他伯父李建成真有87%像)
主要是貞觀十七年,李承乾他們的五弟,時為齊王的李祐起兵造反。
造反的原因?比兩個哥哥更明顯是受到旁人蠱惑,這裡暫不深入就說個八卦:齊地就是隋末唐初,竇建德劉黑闥的根據地。也是秦漢以來的「反亂之地」。
這時候,皇宮抓到了一個名叫紇干承基的奸細,經過大理寺的「嚴密審查」後,紇干承基表示,太子李承乾有意謀反,更曾打算派他去刺殺魏王李泰。
從這裡開始炸開。
紇干承基舉發者,以太子李承乾為核心,包含漢王李元昌(李世民的弟弟)、兵部尚書侯君集(凌煙閣功臣)、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洋州刺史趙節、駙馬都尉杜荷(杜如晦的兒子)。
這串粽子可大了。
李世民先低調把李承乾召來幽禁,命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勣、孫伏伽、岑文本、馬周、褚遂良等人開始查案討論。
這些名字我必須列出來,是因為這種肯定是派系鬥爭,以及後續的線索,多少會從這些人的傳記透露出來。那考試不會考,可以不用背。
查下去,事皆明驗,有罪。除了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其他有名字的都越過了劍圍,留下了人頭。
太子太師魏徵之死。
凌煙閣功臣繪圖。
齊王李祐造反。
太子李承乾謀反案。
尚書僕射高士廉請辭。
太子太傅房玄齡罷職。
貞觀十七年就這樣一連串的,帶著李世民的盛世,往下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