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生長激素注射劑是什麼?
白血球生長激素注射劑又被稱為升白針。這是一種能夠刺激骨髓性細胞生長的細胞激素,用於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的病人及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嗜中性白血球的數量,是衡量病人抵抗力及感染風險的重要指標。通常在化療結束後的 7-14 天白血球指標會降到最低,然後再慢慢回升。
為什麼要打升白針?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很嚴重的白血球低下,只要觀察即可。但若是嗜中性白血球少於 1000 / mm3 時,就易遭受感染;嗜中性白血球少於 500 / mm3 時,通常需要採取保護性隔離。當患者白血球不足時,可能會迫使醫療團隊調降化療藥物劑量甚至中斷療程,因此醫師會依據抽血報告,決定是否開立升白針。除了避免白血球數值繼續往下降、預防感染,也希望能讓白血球盡速恢復正常數值,讓患者如期接受下一次的化療。
升白針有分短效型與長效型兩種,短效型即是俗稱的小白針,約需打 3~6 針;長效型也被稱為大白針,只需打 1 針。
如何施打及注意事項
白血球生長激素採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須輪流,注射後加壓不必搓揉。除了在醫院由護理人員施打之外,患者也可領取藥劑自行在家或去附近的診所施打。
可選擇的施打部位包括:
- 手臂:左臂或右臂的三角肌下方靠外側的 1/4 處。
- 腹部:離肚臍 5 公分以外的部位。
- 大腿:大腿中上段靠外側。
- 臀部:臀部外側 1/4 處。
常見副作用包括:
1.肌肉骨頭的酸痛
2.輕微發燒、頭痛、疲倦感、噁心、嘔吐、皮膚紅疹等。
通常當疼痛、發燒等副作用出現時,醫師會開立緩解症狀的退燒止痛藥劑,大多在 2-3 天內就能消除。但若施打後,有全身過敏反應如皮膚紅疹、臉唇腫脹、呼吸困難、休克、心跳加速或不規則等,就需停止施打並立即就醫。
由於醫院的門診注射室通常都要等很久,我決定和護理師請教如何施打小白針,讓我可以自己在家注射,方便又快速,只是需要克服一下內心的恐懼。以下附上施打步驟,希望能幫助你們更清楚掌握流程,第一次打會比較緊張,熟練後就不會害怕了。
我使用過兩種小白針,一種是藥劑跟針筒分開的,另一種是合併在一起的
1.先取出空針,並把空氣排掉,拿的時候小心手都不要碰到針頭
2.彈一下瓶口或輕輕搖晃瓶身把藥劑集中
3.將瓶口的綠點面向自己,用大拇指從斷點處向後扳開
4.用針筒抽取出全部藥劑,抽完後彈一下針筒弄掉氣泡
5.將針筒內桿稍向後拉再慢慢往前推,直到一滴水珠流出,確保管內無空氣
6.把針頭的蓋子蓋上,平放於桌面
7.取出酒精棉片,由內而外消毒要施打的部位(我都選擇肚臍兩側比較順手)
8.等酒精揮發後,捏緊注射區域的皮膚
9.針頭斜面朝上,斜插入至少2/3的針頭
10.先往回抽一點看有無回血,無回血才可繼續注射,有回血要重新進針
11.慢慢推入藥劑,全數注射完後放開捏緊皮膚的手,拔針
12.使用酒精棉片壓住注射部位1-2分鐘,不須搓揉
如果是使用第二種藥劑已經在針筒裡的,只需將針頭上的蓋子拔開,從步驟7開始執行,並且注射完內桿推到底時要聽到"喀"一聲,針頭就會自動收回,非常方便。加油!我相信你一定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