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中與蘇格拉底相遇】

【低谷中與蘇格拉底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當生命來到低谷時,不知道大家會做哪些事?

      所長會去拜拜、擲筊、算命,什麼紫薇斗數、塔羅牌、還有各種方式。沒辦法,此時的自己實在太迷茫了,因此想要有個終極解答,直接告訴我如何做就好,只是、可是、但是、麻煩的是,如果得到的答案不是心中預期的,通常會撒潑耍賴。簡單的說,所長要的並不是終極的答案,而是一個在自己理想中可以完全掌控的答案。

      不確定感,讓自己難受,然而超出於自己掌控的答案,一樣讓自己很難受。

      大家有相同的經驗嗎?如果有,那可以停下來看看所長這次介紹的書,這本書已經出版很久了,也有改編成電影,書名是《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作者丹.米爾曼(Dan Millman),譯者是韓良憶。

      這本書是作者的半自傳小說。作者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家人間的感情很好,生活也很豐足。作者本身是個出色的體操選手,成績相當優秀,除了體育表現出色外,學業成績也是可圈可點,因此在學校也算是一個風雲人物。依照現在的說法,作者到唸大學這個階段,可以算是人生勝利組。

raw-image

      但是,如此順利的人生,卻沒有為他帶來平靜,反而越來越憂鬱,到後來還會時不時從夜夢中突然驚醒。他反覆做著同一個惡夢:穿著黑色斗篷的死神,朝向他大步走去,並嘲笑他的恐懼。

      有一天惡夢再次襲來,令他輾轉難眠,於是他決定不再繼續躺在床上,起身穿好衣服之後,離開溫暖的房子,獨自走在街上,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加油站,在那裡遇到了人生導師—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作者為他取的名字。其實,他是夜間在加油站工作的一個老人,然而作者之所以稱呼他為蘇格拉底,是因為他像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一樣,是個充滿智慧的人。是智慧,不是知識,更不是資訊。

      他們的相遇之後,蘇格拉底開始透過各種方式,讓作者開始學習關於生命的課題。

      蘇格拉底在作者開始學習之前告訴他,他就像一個裝滿油的油箱一樣,裡面充滿了太多的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有許多無用的知識,雖然他有許多事實與看法都沒有錯,但是卻還不了解自己。因此開始學習之前,要先清空自己的油箱。

      「清空自己的油箱」,對所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醒。

      一直以來,所長都太過自以為是,也太過驕傲,畢竟在這顆不算大的腦袋中,確實塞了一些知識。這些知識的數量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只不過,這些知識到底對生命來說有沒有用,仔細想想真的好像用途不大。很多時候,生命問題解答不是透過這些知識給予的,反而是據點那些自稱沒讀過什麼書,很多事不懂的長者們說出來的話更有力量。

      過去頂著「知識份子」的光圈,便誤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其實啊!當自己真的處在低谷時,還生不出邁開腳步往上走的韌勁。內心總是希望著,如果可以的話,為什麼不能直接跳過呢?經驗的過程實在太磨人了。

raw-image

      現在才真正明白,只有透過經驗,才能磨掉無知的傲慢,拿走遮蔽雙眼的屏障,重新學習生命。如同蘇格拉底對丹:「了解是智力單一面向的理解,它帶來知識;領悟則是頭腦、心靈和本能三個面向同時都能理解。只有直接的經驗才讓人有所領悟。」

      因此,光只是知識或資訊的接收,都不會帶來真正的領悟,而過去所長卻以不斷吸收資訊為傲。於是,在邊看這本書的同時,腦中不斷出現那句充滿力量的話:「我可能錯了!」噢!不是我可能錯了,是我真的錯了!

      榮格杯杯曾說:「人需要困難,困難是心理健康的必需之物。沒有痛苦就沒有意識地喚醒。」在這本書中,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作者,並非一帆風順。反而是經驗過車禍所造成的身體苦痛,婚姻帶來的迷惘,還有對工作與生活的迷失。但也因為他經驗了,通過了之後,整個人依然完整好好的,同時也從這些經驗中學會了謙卑。

      生命到底是苦?還是禮物?所長無法給予答案。而且面對迷惘時、面對不安,所長依舊渴望得到可以令自己滿意、可控制的答案,看似一點都沒有改變,其實還是不同的。什麼地方不同呢?不同之處在於,即便沒有滿意且可控的答案也沒有關係,繼續往內在耕耘,直到種子開始發芽,根鬚慢慢深札,終有一天可以安穩地立身於塵世之中。如同作者在後記中所寫的一句話:「迄今,我的腦袋仍在雲嶺,雙腳卻更堅定植栽在堅實的大地中。」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1會員
311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5/5人生4千個禮拜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5/5人生4千個禮拜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