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哲學的顧客關係

咖啡哲學的顧客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咖啡對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定義,選擇用何種方式喝什麼咖啡也都各有所好,有人喜歡它的香氣品味享受,也有人視它為一種生活態度安然自得,而咖啡於我是精神寄託是工作的最佳夥伴。

『咖啡是極品也是迷藥,不僅能品鑑也會上癮,更可用來了解人性建立關係』,很喜歡朋友把咖啡和顧客管理連結在一起的哲學觀點,其主要訴求是有溫度的完美,咖啡難溶冷水卻易溶於熱水,咖啡可加溫感情提升思考力,是擴張血管調整心臟的良劑,讓人感到心情愉悅舒適,如同服務的溫度決定顧客的未來,品質是品牌最好的口碑,將店家的守門人變成品牌的守將員。

咖啡好味道的關鍵在於選擇咖啡豆、正確的研磨、良好的水質、合適的水溫、沖煮的方式,若換位對應顧客的角度選擇服務店家、服務標準化、服務的水準、服務的溫度以及服務的差異化。 大多數客戶只記得最好和做差的服務,也就是只有標準化的服務對客戶而言差異並不大,而須了解客戶型態提供適性服務,讓客戶養成習慣並產生依賴。

注重生活品味的人,對喝咖啡都有其獨特的見解,咖啡的選擇就像有趣的尋寶遊戲,每一杯咖啡會因產地、溫度和沖煮差異而有不同的風味。藉由觀察喝咖啡就能了解對方的性情,聽起來真的挺有趣,以下彙整資訊提供分享。


咖啡哲學的顧客關係-從咖啡了解客戶的個性

  1. 黑咖啡 → 個性率直有想法

這類型的人都很有個性,對事情有獨特的見解,平時安靜且帶點憂鬱性格,喜歡獨立的思考空間,崇尚簡約風格。

服務小技巧:適合淺顯、易懂、生活化的用詞,最能拉近與客戶間的距離。


  1. Espresso濃縮咖啡→ 目標明確個性理智的人

天生就是領導者,思緒清晰邏輯性強,是個工作認真活力十足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目 標和定位,只要目標確認必定成功達標。

服務小技巧:必先做好事前準備以滿足客戶期望

✓ 務必實現對他的承諾

✓ 記得他曾經說過的話和提過的需求

✓ 用簡明扼要、清楚的話語或資料解說服務內容

✓ 為他分析各項商品的優劣以利其選擇


  1. 拿鐵 → 鄰家型人物

個性溫和、好相處且平易近人,善於溝通和傾聽是屬於「鄰家型」的特質,由於與人相處會考慮較多,因此這類的人較神經質容易順應他人想法,每當要做決策時,往往會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服務小技巧:可向客戶分享自己的使用經驗,或以其他使用者的資料為佐證,並提供決定性的建議幫助顧客做出決定。


  1. 卡布奇諾 → 性格多變難捉摸

個性較偏執瘋狂、掌控慾強,是個誠實有創意的人,喜歡和聰明優秀的人交朋友。生活嚴謹且個性溫文儒雅,從不開愚蠢玩笑,是個複雜且多變的個體,喜歡把事情分類的井然有序,但有時又會有天馬行空的創作想法。

服務小技巧:避免言詞反覆、語意不明的溝通模式,對品質有一定標準的要求,但更喜歡超乎預期的驚喜。


  1. 冰咖啡 → 是個自戀的人

有責任感且對自我想法非常有自信,對於雞毛蒜皮的小事,從不花時間去理會,是個引領潮流的人。

服務小技巧:服務人員可透過請教的方式與其溝通,藉由過程拉近與顧客間的距離,並在討論中決定出最佳商品。


  1. 即溶咖啡→隨性樂天性格

屬於傳統型的個性,做事情不拘小節,但不太懂得規劃自己的時間,容易延遲事務或遲到,個性樂觀、開朗、但有些懶散。

服務小技巧:可透過聊天的方式與顧客接觸,並利用聊天的話題去引導或推薦顧客,購買與談話內容相關的產品或服務。


  1. 加了糖與牛奶的咖啡 → 個性直爽單純

喜歡大眾口味的咖啡,彷彿有著雙重人格,一方面想組織好每件事情,但另一方面又常覺得麻煩,不想在酸、甜、苦、澀間體會深奧的人生哲學,凡事只想簡簡單單的人。

服務小技巧:單刀直入、不耍心機,才可以贏得對方的心。


  1. 法布其諾→ 愛冒險的人

喜歡嘗試新事物、勇於冒險、善於預測趨勢,有時候會過於衝動而做出盲目的決定,是個講求活在當下的快意人。

服務小技巧:多涉獵與未來流行趨勢、新穎創意的事物,有助與對方產生共鳴,進而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1. 豆漿拿鐵→ 個性自我不易相處

凡事追求細節,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個性孤傲難取悅,容易與身邊的人產生衝突。

服務小技巧:最好熟記客戶的嗜好和習慣,貼心給予適性的服務建議,如此可讓客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avatar-img
酸甜苦辣品生活
2會員
3內容數
旅行~是我工作之餘抒壓的方式, 美食~是犒賞自己與分享的禮物, 咖啡~是日常夥伴且擅長的興趣, 調香~是療癒良方和溝通的媒介, 生活中承載了許多不確定,將心情化作文字,讓自己認真過好每一天,記錄别人也寫入自己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酸甜苦辣品生活 的其他內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