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一家從湖南前往廣西的途中,他們遇到一個老縣長。當時日軍已經打進湖南,大部分人都是要逃難去「大後方」的,但是老縣長見瓊瑤的父親是個教書先生,就勸他們留下來:
陳先生,您想去後方,固然是很好,可是,您有沒有為留在淪陷區的老百姓想過?
可是,陳先生,我一直憂慮的,是我們的孩子們,這些孩子需要受教育,如果這長期抗戰再打十年八年,誰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陳先生⋯⋯與其去冒險,不如留下來,為我們教育下一代,不要讓他們做亡國奴!
瓊瑤的父親堅決要離開,不願意留在淪陷區,於是後來輾轉到了臺灣。去和留都各有道理,但道理不在選擇當下,而是不忘初心、堅持下去的行動,失去初心的話,去和留都沒有意義。
20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