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駐主題

戰爭 WAR ft. 歪文系、癮君子、嘎拉嬉皮

戰爭看似遙遠,但來襲時往往猝不及防,打斷所有熟悉的生活軌跡。這與後疫情時期的此刻一樣,疫情爆發後才發現再自然不過的日常如此脆弱。日常生活中細小的斷裂,讓我們明白熟悉的日子是再也回不去的。戰爭/疫情後的「非常」,成為我們的日常。 因此,本次歪文系、癮君子、嘎拉嬉皮三組創作者共同發起「戰爭」主題策展,如果你也是創作者,歡迎一起以「戰爭」為主題撰寫文章,告訴我們你眼中的「戰爭」是什麼、它如何影響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抑或是戰爭破壞脆弱的日常,能與現在的我們有什麼對照…
目前共 1391 篇活動截止 2021/03/31
含有「戰爭」共 1391 篇內容
方格精選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Thumbnail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Thumbnail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Thumbnail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Thumbnail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Thumbnail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Thumbnail
這三十年中有無數的屠殺發生,城堡、村莊、城鎮被毀,藝術品、文化遺產付之一炬,就像湯馬斯.霍布斯認為的自然狀態,生命是「孤獨、貧窮、骯髒、野蠻與短暫」的。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看到描述戰爭慘狀的幾幅作品,它們在歐陸的流通創造了一種亂世的集體記憶,深遠影響未來的歐洲的軍事衝突與政治形態。
Thumbnail
一群穿著迷彩拿著步槍的人,在各種爆炸中衝鋒前進,看到戰爭這詞,你心中浮現的畫面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境。隨著文明發展,戰爭的形式也變得複雜,並不限於熱兵器殺人,也不拘泥於肉體上殺傷,很多戰爭旨在消除他人反抗意志。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其實,最後建國成功的背後,是靠著"外來惡勢力"的支持才成功,需要很大的勇氣,這本新加坡學者撰寫的《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就是一本這麼有勇氣(政治不正確)的書
Thumbnail
2012年造訪柏林。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戰爭的痕跡,即便我只是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仍時不時感受到一絲陰鬱,街景、建築似乎還在破壞中掙扎期盼新生。
Thumbnail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是一部美國的奇幻世界動畫,故事環繞著一個長達百年的抗爭之戰,因此在戰爭主題時,決定以此討論此作的一部份,同時推薦各種我認為討論到戰爭不同面向的各個動漫畫作品。
Thumbnail
   我在河岸遇到一群野化的蓖麻。它們是很早就存在的野生族群?還是1945年日本人戰敗後,從田園間逃逸出的族群?這種植物曾經見證過台灣參與二次世界大戰,這段島嶼上傷痛的歷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Thumbnail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Thumbnail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Thumbnail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Thumbnail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Thumbnail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Thumbnail
這三十年中有無數的屠殺發生,城堡、村莊、城鎮被毀,藝術品、文化遺產付之一炬,就像湯馬斯.霍布斯認為的自然狀態,生命是「孤獨、貧窮、骯髒、野蠻與短暫」的。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看到描述戰爭慘狀的幾幅作品,它們在歐陸的流通創造了一種亂世的集體記憶,深遠影響未來的歐洲的軍事衝突與政治形態。
Thumbnail
一群穿著迷彩拿著步槍的人,在各種爆炸中衝鋒前進,看到戰爭這詞,你心中浮現的畫面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境。隨著文明發展,戰爭的形式也變得複雜,並不限於熱兵器殺人,也不拘泥於肉體上殺傷,很多戰爭旨在消除他人反抗意志。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其實,最後建國成功的背後,是靠著"外來惡勢力"的支持才成功,需要很大的勇氣,這本新加坡學者撰寫的《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就是一本這麼有勇氣(政治不正確)的書
Thumbnail
2012年造訪柏林。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戰爭的痕跡,即便我只是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仍時不時感受到一絲陰鬱,街景、建築似乎還在破壞中掙扎期盼新生。
Thumbnail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是一部美國的奇幻世界動畫,故事環繞著一個長達百年的抗爭之戰,因此在戰爭主題時,決定以此討論此作的一部份,同時推薦各種我認為討論到戰爭不同面向的各個動漫畫作品。
Thumbnail
   我在河岸遇到一群野化的蓖麻。它們是很早就存在的野生族群?還是1945年日本人戰敗後,從田園間逃逸出的族群?這種植物曾經見證過台灣參與二次世界大戰,這段島嶼上傷痛的歷史。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永無止盡的輪迴戰爭中,席恩發現敵人赫魯格並非不知曉輪迴,而是刻意遺忘。席恩發現一座刻滿文字的石碑,直覺它藏著戰爭輪迴的真相,而赫魯格極力阻止他靠近,露出了恐懼。席恩意識到石碑與赫魯格的記憶有關,決定揭開真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