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表哥旅居北京的第10年。
去年底他返台辦護照,順道回老家看外公。知道他要回來,我早早下班繞回外公家一起吃晚飯。跨進家門時,嬸婆先認出我叫了我的名字,外公聽見聲音把眼光從電視移開,也脫口叫我的名字。
上次見到表哥是2023年春節,那是難得全員到齊的一次。大概是太久沒同時看到我跟表哥,外公竟接著問:
「你們兩個誰比較高?(台語)」
表哥:「他比較高!(生疏的台語)」
「你站起來,比看看。(台語)」
於是,我跟表哥背對背、側著身給外公跟嬸婆看。一瞬間,彷彿回到二十幾年前,那時候,大人們滿喜歡要小孩比身高。
30+的日子,我跟表哥見面的頻率以年為紀,屈指可以數算。很偶爾,他打視訊電話回來跟我長談,內容不外乎略述近況與生活體得。曾經一起長大,如今遠在異地工作的兄弟妹們,彷彿各自駕駛著宇宙飛船,在浩瀚的生命星海裡御風前行。很偶爾,感謝如今便利的通信設備,在不同時空裡的飛船連上線,分享著各自的路上風景。
這10年裡,與表哥交集時間最長的一次,是他北京婚禮的那個早春。男女方的家人們分別自台北和運城出發,在北京的春寒料峭裡參加表哥的婚禮。與嫂嫂家人們的晚宴,一張圓桌兩邊各自上了白飯和饅頭,圍成一圈,從此地北與天南有了交集。
婚宴前後的空檔,和家人們遊歷了北京。某個午後,我們跑到牛街閒晃,它是過去北京城裡回族人聚居的社區之一。地鐵出來的市街,兩旁全都是回族人的餐廳跟店鋪,家人走進正興德挑選茶葉,花茶的香氣瀰漫室內;室外灰濛的光線裡,一群身穿維吾爾服飾的胖阿姨們談笑著走過。
市街尾矗立著「牛街禮拜寺」,一旁入口處的鐵柵門上鎖,告示上寫因古蹟修繕,除了進出禮拜的回民之外謝絕一般民眾參訪。站在門口伸長脖子往內探望,引來辦公室裡阿訇的注意,聽到我們來自台灣,阿訇說我幫你們開門,讓你們看看我們的禮拜寺。
穿過柵門,沿著白粉牆往前走,右首是淨房;左首自一門廊進入院內。只見院內古柏樹參天,兩座碑亭相對。庭院另一側,便是禮拜空間,裡面鋪滿花草紋飾的綠色地毯,延伸直到講壇前方,靜謐裡充滿著神聖空間獨有的神秘感。
午後的日光,灑進了不算太大的禮拜寺院內,光影慢慢爬上迴廊階梯、白粉牆面和禮拜寺的木窗櫺。午後禮拜的時間將近,一位長輩梳洗完畢、走向院內。我在他身後,捕捉了他跨進神聖空間的瞬間身影,收納入腦海裡,在那一年春寒料峭的北京。
30+的年紀,彷若能理解,
「在歲月裡詫寂若此,卻在回憶裡永遠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