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4)距離封關只剩下個交易日了
蛇年春節放假9天(1/25~2/2),每次到了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持股過年呢?“
今年股票休市長達11天(1/23~2/3),在這11天裡會不會遇到什麼風險導致被「關廁所」動彈不得呢?
也叫「元月效應」,指的是年度的第一個交易日至農曆新年後開盤的第一個交易日之間的漲幅。
通常大家都會期待元月行情,感覺股票在這段期間高機率會有不錯的表現。
到底元月行情可以不可以期待呢?
以下我用台灣加權指數過去16年的數據來做個觀察。
台灣加權指數在過去16年中,有6次表現不佳(-%)、有10次表現不錯(+%),從機率上來看,元月行情大概有六成好表現。
不過元月行情也會有其他的因素影響,比如疫情爆發(2020年)、烏俄戰爭(2022年)等等。
因此,到底可不可以期待這次蛇年的元月行情呢?
除了過去數據以外,也可以把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納入考量。
-AI相關:GB200於第一季開始量產,台灣供應鏈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
-政經事件:川普入駐白宮(1/20),其稅收政策對台灣的負面影響比較大,不確定會不會在休市期間口出狂言呢?
-聯準會例會(1/28~29):美國經濟數據良好,FED擔心通膨風險再度死灰復燃,其鷹派發言也會對全球股市債市造成一定的影響。
-Apple第一季財報將於1/30公布。
元月行情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就算元月行情變現不佳,也不代表這一整年度的市場表現都會不佳。
比如2020年,元年開盤就遇到疫情爆發,開局不利。但是一整年度下來的台灣加權指數漲幅卻高達22.5%!
所以也沒有必要為了元月效應特別調整部位,可以安心過好年。
對於有使用高槓桿部位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擔心休市期間發生市場風險,可以適度的調降槓桿比例。(小賭怡情,大賭養家?)
有遺漏任何資訊也歡迎各位補充說明。先祝福大家蛇年大吉,開心過好年!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分享,並非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行為均有其風險,應為自己任何投資決策行為承擔所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