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局統計,111年的「住院就診率」,新生兒僅次於70歲以上的年長者,可見小寶寶相對成年人來說是比較脆弱的,就連小感冒都可能需要住院觀察幾天。
保險是轉嫁風險的其中一種工具,用小的保費轉嫁大風險,除了可以給予小寶寶最完整的醫療品質,也可以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
✍️事前規劃免煩惱
許多新手爸媽想要等到小寶寶出生後再來與業務員討論保險,但小寶寶出生後,對新手爸媽來說又是另一場長期戰爭的開始!😈
不管是出生後的篩檢、預防接種、小寶寶的日常照顧,都要親力親為,到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處理保險的問題。
建議新手爸媽們可在小寶寶出生前2~3個月左右,事先瞭解投保新生兒保險的相關資訊。
按照衛福部規定,新生兒出生後48小時內就要做21項新生兒篩檢,篩檢結果會在10天內出爐。
在篩檢結果出爐前,就完成投保會是最好的時機點,這也是大家常說的「黃金投保期間」。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的規定,保險公司針對新生兒21項篩檢項目之疾病應排除等待期間的規範。
也就是說,就算在疾病等待期間內,發現新生兒21項篩檢結果有異常,保險公司仍然不得列為保單的除外不保項目!
因此,把握出生10天內投保,可以趁尚未發現任何健康問題之前盡速完成投保,給予小寶寶完整的保障。
特別是兒童常見的重大傷病,一旦罹患,未來想要買保險都會比較困難!
不過,就算錯過了10天的黃金投保期間,也務必儘快完成投保,才能有效轉嫁小寶寶的醫療疾病風險。
等待期間:是指投保後的某個期限內,如果發生保險事故(疾病或癌症),保險公司可以不予理賠。
其用意主要是防止被保險人「帶病投保」,購買保單後立即申請理賠。
注意事項:
如果新生兒21項篩檢或自費篩檢出爐後,發現結果異常再投保新生兒保險,保險公司有權利視個別情況採取「延期承保」或其他方式處理。
延期承保就是多觀察小寶寶一段時間的健康狀況後,才考慮是否予以核保,這段期間就會形成保障的空窗期。
自費篩檢還是會受到等待期間的規範,所以有些新手爸媽也會等待醫療險的30日等待期後,再為小寶寶做自費篩檢。
不過疾病儘早發現可以提早治療,因此究竟要不要投保後過了30日等待期,再做自費篩檢?新手爸媽自行評估。
保險種類那麼多,全部都要規劃嗎?
新生兒保單規劃,以不造成家庭負擔為首要,有多少預算就規劃多少保障。
最基本的險種包含醫療實支實付險、意外險、重大傷病、癌症險。
1.醫療實支實付
小寶寶成長至第六個月左右時,才會開始慢慢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在這之前比較容易被病毒攻擊,而小寶寶生病非常容易就要住院觀察。
所以,醫療險絕對是必備的!
目前台灣的醫療環境有一個特點:自費項目多
能夠轉嫁自費項目的就是「醫療實支實付」,醫療實支實付除了可以轉嫁高額的雜費,還包含住院的病房費以及手術費用。
*需要注意雜費額度是否與手術費合併使用、手術限制範圍、有沒有每年次數限制等等。
2.意外險
小寶寶對世界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無法分辨其危險程度,容易發生燙傷、跌倒、異物噎到等等。
因此小寶寶的意外險規劃可以著重於重大燒燙傷、以及實支實付。
意外險的規劃:意外身故(包含重大燒燙傷)、住院日額、實支實付。
3.癌症年輕化、重大傷病也很重要!
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可能面臨重大傷病的威脅。
常見的重大傷病:惡性腫瘤、小兒麻痹、川崎症、紅斑性狼瘡、自閉症等等。
近年來兒童癌症死亡率已位居「非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首位,一旦發生,龐大醫療開銷及照護費用將對整個家庭經濟造成影響,除了常跑醫院的精神壓力,還需要面對金錢的壓力。
因此,規劃新生兒保險時也建議將重大傷病、癌症一次金納入考量,一次金的理賠方式可以解決當下等待的金錢壓力。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歡迎按下追蹤!有任何保險問題都歡迎討論
https://linktr.ee/whdiong
「保險法佬,解決你的保險煩惱。」
—來自保險法佬-Diong發佈於保險法佬-Diong https://vocus.cc/article/653251d5fd89780001f1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