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市七堵區瑪西里是瑪陵區域的三個里之一。瑪西里在早期是由日德煤礦和福海煤礦所構成的一個社區。在這個區域可以看見不少台灣早期煤礦的遺跡。這次參加黑金魔法學院礦工體驗一日營活動,在八月份連續四個周六的舉辦,藉著走讀之旅、回顧瑪陵區域福海煤礦的黑金煤礦的歷史的吃喝玩樂之旅。
黑金魔法學院礦工體驗一日營活動相關資訊::
地址:基隆市七堵區瑪西里
活動日期:
2025年8月日
AM9:00-PM13:00
電話:
02 2456 6171
備註:
活動
福海煤礦就是台灣煤礦歷史的縮影




本文章序言提道:這次參加黑金魔法學院礦工體驗一日營活動是由瑪西里辦公室所舉辦。活動分為走讀導覽、DIY體驗、吃礦工便當三個部分。藉著林飛海工作室的主人林飛海先生,這位礦工之子與瑪西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的解說下由瑪陵旅客中心出發進行走讀之旅、回顧瑪陵區域福海煤礦的黑金煤礦的歷史。走讀區域範圍以瑪西里為範圍,包括:瑪西里福德宮、福海煤礦遺址、選煤場遺址、仙洞湖山、鯉魚潭。


基隆市七堵區的礦區主要分布在瑪陵、友蚋、長興等區域,這裡曾是台灣重要的煤炭產地。福海煤礦前身就是仙洞湖煤礦。福海煤礦是當年台灣礦業興盛時的產物之一,也是台灣煤礦史的縮影。此處也反映了基隆市礦業聚落形成的文化與產業變遷。
福海煤礦歷史回朔




回顧福海煤礦歷史從紀念碑文所記載可回朔道:福海煤礦規模比日德煤礦大,日治時期(在1908年)代開始就引進機械化設備開始挖煤,在現今的基隆市七堵區大華三路上有一個福海煤礦運煤天車斷橋,斷橋上還有一個運煤台車的仿製作為紀念,其實這些礦坑一直到民國七 十七年(在1989年)才開始關廠停止挖煤運作。




在福海煤礦挖煤礦這個期間; 福海煤礦歷經多人的營運權轉換。但是煤礦還是不間斷營運。在民國四十七年四月開斜坑,坑口也是用石頭所砌成,坑內是斜率二十幾度的斜坑。
福海煤礦的歷史轉變


至民國五十一年二月著煤,民國五十一年十月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煤層下部系統,均質構造,稍有變化。風坑的挖掘與主坑保持平行,坑外的風機將新鮮的空氣打入主坑道內,再經由風坑排出,維持主坑內的空氣對流,有時當主坑發生災變崩塌時,也可以藉由風坑來逃生。


從福海煤礦遺址的選煤場也可知道:挖出來的煤礦必須經過一個圓形池子和長湯行池子清洗過,才能完成初步的挖煤成果經由五分車在運輸到外面。經由林飛海解說下;是運輸到新北市鶯歌區的陶瓷製作原料、九份與金瓜石區域作為日本當時的時代需求。
仙洞湖山、鯉魚潭歷史

經由走讀之旅也來到仙洞湖山、鯉魚潭。仙洞湖地名緣於附近的仙洞湖山或稱為鹿寮山,山稜上有一大型的天然石洞,在清朝時曾有盜匪在此窩藏,所以被稱為賊洞,日治時期認為賊洞名稱不雅,於是改名為仙洞,而此地位於瑪陵坑溪沖積的山間盆地,故稱仙洞湖。


鯉魚潭是由瑪陵坑溪所沖刷出的一處深潭,走到溪邊的一座橋上,張望上游處,溪流平緩,並未見到深潭,下游處溪床上則有數顆岩石,其中一顆較大的岩石,外形酷似鯉魚,魚眼睛的部分還特別嵌上路燈的燈罩,顯得微妙微肖,無怪乎會以此為地名。
瓶裝黑金DIY體驗、礦工便當



走讀活動結束後再回到瑪陵旅客中心進行瓶裝黑金DIY體驗活動部分。將黑炭、白沙、焦煤等三種顆粒裝入小瓶子內。一小瓶子真的很像是在作瓶中船的感覺。




這個活動還能吃到當地瑪西里的礦工便當的活動部分。這個礦工便當是當地瑪西里地方的隱藏版美食、這個便當以傳統鐵盒裝著現在版的古早味美食,在黑暗中重現瑪西里當地礦工歷史中所吃的餐盒概念延伸而來的預約制餐盒。礦工餐盒不只是單賣價格一個一百五十元價格、而且也提供當地瑪西里活動的招待遊客之用。
有趣的教育之旅

總結:這次小編參加黑金魔法學院礦工體驗一日營活動、更進一步認識福海煤礦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台灣煤礦的歷史早就消失殆盡。但是走過歷史必留下遺跡、這個活動在八月的連續四週的周末舉辦,不只是回顧歷史,更是一個有趣的教育之旅。
黑金魔法學院礦工體驗一日營活動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七堵區瑪西里
活動日期:
2025日
AM9:00-PM13:00
電話:
02 2456 6171
備註: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