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總預算 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14年來,中央政府總預算,收入 和 支出 的走勢圖。


支出部分,近三年來有明顯的增幅,從2.09兆增加到2.95兆。但收入的增幅也很大,因此即便近年舉債支應許多大規模的特別預算,例如疫情紓困等,國債的水位皆在6兆上下,佔GDP 30%以內。


1/21立法院剛三讀通過的114年總預算案,支出預算總額為2.92兆,與去年歲出大致相等。


收入部分,行政部門似乎相當樂觀,編列3.15兆,較去年增幅不小。


能有這麼好的收入嗎? 新的一年,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 財政部、主計處網站。


*補充說明: 此圖為財政部國庫署9月製表,其中113年數據為"預算"。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阿翔的恬淡書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翔的恬淡書房 的其他內容
人民群眾藉以安居樂業的社會基礎,通常需要相對清明的政治環境來鞏固,產權的確保、法律的明晰、不斷改善的公共治理等。   賴政權上任以來,諸多倒行逆施,可謂罄竹難書,這裡只想著重討論一項,即以高虹安和柯文哲兩案為代表的政治迫害。   對權力患得患失,欲將政治上的競爭者剷除之,雖乃政壇上之常情,但
一年前,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並捕捉人質,之後以納坦雅胡為首的以色列執政高層,全面擴大戰爭衝突,侵略加薩,侵略黎巴嫩,如今還將跟伊朗長程交戰,而美國的拜登政府竟高度縱容。
1990年代後期棄醫從政的賴先生,會認得現在的自己嗎? . 擁有對抗威權、黨外運動歷程的民主進步黨,能辨識現在的黨同志嗎? . 就任總統僅三個多月,挾強大的政治鬥爭意圖,操作媒體輿論,介入司法偵查與審判(包括憲法法庭),想必還會搭配國安情治系統,以迅猛的力度清算政敵。 . 對黨內競爭者鄭
2004年大法官釋字585號發布,雖然肯定立法院享有一定的調查權,但由於行使調查權的方式,遲遲未能制定法律規範之,等於無從行使,所以才有多年來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改革法案的建議。為了完善立法權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參考歐美日各國相關的制度,至少自2012年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陸續提出了多次的法案版
烏克蘭 及 俄羅斯 交戰。 以色列 攻擊 加薩走廊。 緬甸少數民族與政府軍 阿富汗塔利班暴政 葉門內戰 敘利亞內戰 蘇丹內戰
A. 可持續發展 (能源、製造、運輸、建築與城鎮、資源與材料、農漁牧林) B. 身心整合醫學 與 生物科技 (基因編輯、合成生物、仿生科技) C. 量子工程 (運算、通訊) D. 人工智能 與 互聯網 E. 優質生活與體驗服務 (旅宿、餐飲、知識資訊、影視音樂、藝術人文、設計與生活服務)
人民群眾藉以安居樂業的社會基礎,通常需要相對清明的政治環境來鞏固,產權的確保、法律的明晰、不斷改善的公共治理等。   賴政權上任以來,諸多倒行逆施,可謂罄竹難書,這裡只想著重討論一項,即以高虹安和柯文哲兩案為代表的政治迫害。   對權力患得患失,欲將政治上的競爭者剷除之,雖乃政壇上之常情,但
一年前,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並捕捉人質,之後以納坦雅胡為首的以色列執政高層,全面擴大戰爭衝突,侵略加薩,侵略黎巴嫩,如今還將跟伊朗長程交戰,而美國的拜登政府竟高度縱容。
1990年代後期棄醫從政的賴先生,會認得現在的自己嗎? . 擁有對抗威權、黨外運動歷程的民主進步黨,能辨識現在的黨同志嗎? . 就任總統僅三個多月,挾強大的政治鬥爭意圖,操作媒體輿論,介入司法偵查與審判(包括憲法法庭),想必還會搭配國安情治系統,以迅猛的力度清算政敵。 . 對黨內競爭者鄭
2004年大法官釋字585號發布,雖然肯定立法院享有一定的調查權,但由於行使調查權的方式,遲遲未能制定法律規範之,等於無從行使,所以才有多年來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改革法案的建議。為了完善立法權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參考歐美日各國相關的制度,至少自2012年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陸續提出了多次的法案版
烏克蘭 及 俄羅斯 交戰。 以色列 攻擊 加薩走廊。 緬甸少數民族與政府軍 阿富汗塔利班暴政 葉門內戰 敘利亞內戰 蘇丹內戰
A. 可持續發展 (能源、製造、運輸、建築與城鎮、資源與材料、農漁牧林) B. 身心整合醫學 與 生物科技 (基因編輯、合成生物、仿生科技) C. 量子工程 (運算、通訊) D. 人工智能 與 互聯網 E. 優質生活與體驗服務 (旅宿、餐飲、知識資訊、影視音樂、藝術人文、設計與生活服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政治跟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有,但是很難馬上產生連結。 經濟、稅收、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勞動法規、物價控制、健康保險、醫療資源。法律對於少數群體的保護。如何處理污染問題、如何規劃城市建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治安政策、警察與司法體系的運作。國際貿易政策、外交關係。選舉權和參政權。文化政策
《白色叛逆》不僅是一部漫畫,更像是一部以黑白電影風格呈現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深刻作品,迫使讀者直面這段歷史的傷痛,揭示了白色恐怖的殘酷和不義,並反思自由的代價。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政治跟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有,但是很難馬上產生連結。 經濟、稅收、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勞動法規、物價控制、健康保險、醫療資源。法律對於少數群體的保護。如何處理污染問題、如何規劃城市建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治安政策、警察與司法體系的運作。國際貿易政策、外交關係。選舉權和參政權。文化政策
《白色叛逆》不僅是一部漫畫,更像是一部以黑白電影風格呈現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深刻作品,迫使讀者直面這段歷史的傷痛,揭示了白色恐怖的殘酷和不義,並反思自由的代價。
avatar-avatar
Moonrogu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財政部統計,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新高73.1億,年增124%,反映2016年買進不動產價格大漲,且售後須繳納可觀房地合一稅金,推估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上看600億。 財政部公布截至6月底,全國超過56.3萬人囤房,比去年增加1.7萬人。仍以囤房2戶為分水嶺。囤房1戶與2戶者,分別增加約1
本篇是詢問Google Ai的資料: Q1、目前的全球債務狀況,產生經融危機的概率有多少? 目前的全球債務狀況 目前的全球債務狀況令人擔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22年全球債務總額達到了303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371%。其中,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為92%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近1年人口正成長最高為北屯區(人口年增逾6,413人)成長2.13%、桃園區1.23%、中壢區1.08%。 今年6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5.8億元,創歷史單月次高,年增高達84.5%。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93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高達88%。主因仍是房價不斷飆高。 網友ga3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賴總統政治動作你要謹慎觀察,千萬別自做聰明 台灣貧富差距已經從30年前的16.8倍,一舉暴增到將近67倍,這種令人民憤怒的數字,三十年來掩耳盜鈴、束諸高閣,怎麼會在新總統宣誓就職前,由主計總處主動公布,現任主計總長還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那就是一個總統任期,賴總統很明白政治表態,要解決嚴重貧富差距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Thumbnail
統計局成了2023年中國最大的反賊。他們用官方數字證實了大陸2023年的GDP將會下降4%左右,同時揭露了2022年中國GDP至少多報了6萬億,也就是2022年的GDP增長也該是負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財政部統計,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新高73.1億,年增124%,反映2016年買進不動產價格大漲,且售後須繳納可觀房地合一稅金,推估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上看600億。 財政部公布截至6月底,全國超過56.3萬人囤房,比去年增加1.7萬人。仍以囤房2戶為分水嶺。囤房1戶與2戶者,分別增加約1
本篇是詢問Google Ai的資料: Q1、目前的全球債務狀況,產生經融危機的概率有多少? 目前的全球債務狀況 目前的全球債務狀況令人擔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22年全球債務總額達到了303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371%。其中,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為92%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近1年人口正成長最高為北屯區(人口年增逾6,413人)成長2.13%、桃園區1.23%、中壢區1.08%。 今年6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5.8億元,創歷史單月次高,年增高達84.5%。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93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高達88%。主因仍是房價不斷飆高。 網友ga3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賴總統政治動作你要謹慎觀察,千萬別自做聰明 台灣貧富差距已經從30年前的16.8倍,一舉暴增到將近67倍,這種令人民憤怒的數字,三十年來掩耳盜鈴、束諸高閣,怎麼會在新總統宣誓就職前,由主計總處主動公布,現任主計總長還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那就是一個總統任期,賴總統很明白政治表態,要解決嚴重貧富差距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Thumbnail
統計局成了2023年中國最大的反賊。他們用官方數字證實了大陸2023年的GDP將會下降4%左右,同時揭露了2022年中國GDP至少多報了6萬億,也就是2022年的GDP增長也該是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