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方格政論話題:預算去哪了?

中央政府今年度總預算案呈現僵局,公視、性平、中研院、大港開唱⋯⋯預算真的會被刪嗎?朝野協商大卡關,與你我真的有關嗎?政府預算用在哪、去了哪?你怎麼看?發文加上關鍵字「#總預算案」,分享你對此事的任何想法!
目前共 41 篇活動截止 2025/01/24
含有「總預算案」共 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帶風向的發言說: 「民眾的月收入也沒多少,所以根本不用繳什麼稅啦~」 這種說法,真的讓我愣住了。 是到底有多缺乏常識、對社會制度完全不了解,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以為你沒報所得稅,就沒繳稅? 那你平常買東西付的營業稅呢?加油繳的燃料稅呢?汽機車的牌照稅呢? 電費裡藏著的
Thumbnail
Star & Soul|Home-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我剛剛才想到一件事情,一瓶飲料就有健康捐+營業稅+發票,等於一瓶飲料就直接收了三次稅金。 我原本以為健康捐是只有菸酒,沒想到是包含高糖飲料。
💸 關於 2025 年超收稅金 5,200 億元的真相: 根據財政部與媒體揭露,2025 年台灣的稅收「超收」金額高達 5,200 億元。 什麼意思?就是政府今年多收了這麼多你我口袋裡的錢。 如果平均發給台灣 2,300 萬人民—— 📊 每人可以領到約 22,608 元 這不是什麼未來
Thumbnail
Star & Soul|Ho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5
發票稅(營業稅):超商、飲料店、外送平台,一律含稅5% 燃料稅:即使沒開車也被轉嫁在交通、物流、商品價格中 菸酒稅、健康捐:抽菸喝酒重課稅,與醫療成本一起壓在全民身上 房屋稅與地價稅:租金裡早就藏了這兩筆 關稅:國外代購、蝦皮淘寶、iHerb——進來就收 規費與罰款:證件費、停車費、健保卡換發……你一定繳過 健保費:即使你是低薪族,也每月強制被扣 電費稅/能源稅:台電計價內含稅項,反映公共政策成本
本篇文章主要是想來回顧從去年2024年2月開始,到現在的立法院政治變化,以及台灣為什麼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大罷免活動,又為什麼大罷免幾乎無法避免。 一切的肇事開端,要從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三讀修正說起。 首次爭議 去年五月,立法院三讀了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案,明定不可反質詢、隱匿資訊、拒絕答覆等行為,若
Thumbnail
現在大罷免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大罷免的起源是在去年立法院發生國會擴權法案和總預算案的爭議,引起民間團體開始聯署罷免泛藍立委.而國民黨也迅速反擊,發起了罷免綠委的行動,在罷免行動中泛綠將罷免和反共連結,宣稱這是在罷免親共立委保衛國家.而泛藍也將罷免和反綠結合,將罷免渲染成是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藍
釐清真相
Thumbnail
都是為您-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4
4月8日事件因一小部分查證疏漏,故先移除,而實際情況是如何仍難以釐清,抱歉造成影響;呂美玲事件感覺屬於小事件,考慮移至其他篇。感謝閱讀。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Thumbnail
當我們享受民主自由時,是否想過,這一切可能隨時被剝奪? 想像一下,台灣成為極權國家的一部分,孩子上學學習的不是批判思考,而是「習思想」,不再質疑,只懂服從。他們可能在學校接受「忠誠測試」,甚至被鼓勵舉報父母的「不當言論」。這不是虛構,而是中共曾在文革時期施行的現實,現在的中國仍在持續——思想被統一
Thumbnail
台灣立法院凍刪國防預算,引發國內外的熱議。執政黨警告此舉可能削弱防衛能力,而外媒則將焦點放在台美關係與中國大陸威脅之上,認為預算削減可能動搖台灣的防衛決心。然而,這樣的敘事是否真的反映了事實?本文將從國防預算的實際調整內容、軍購監督的必要性,以及外媒報導的侷限性三個面向,深入探討這場爭議的核心。
「今年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創下歷史新高,但執政黨與在野黨的爭論卻讓預算成為政治角力的舞台。護照短缺、發票獎金取消等危言聳聽的說法背後,真相究竟為何?在野黨提出的刪減與凍結預算,是為了阻礙國家運作,還是要強化財政紀律?」
如果一個機構因為業務費被砍就必須要砍掉一些乞丐,而少了這些乞丐這個單位的業務就無法推行,那麼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拿人事費的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