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稅

含有「房地合一稅」共 6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天是7月1日,坐下來喝一杯茶,想到將前半年對房產市場的觀察,及對房價可能的變化,說說看自己的觀點,並給想買第一間房的年輕人參考看看。 一、房市現狀分析 1. 供給與需求在成交上不平衡 雖然市場上的房屋供給量看似充足,但由於貸款門檻提高、信用審核趨嚴,加上房地合一稅適用的房地墊高開價及減
Thumbnail
高壓環境下,常面臨客戶情緒、市場競爭、自我要求等壓力,導致焦慮人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新人時期的錯誤、到發展出高標準和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後續學習接受錯誤、容納差異的過程。文章也提及作者利用ChatGPT模擬自身,以檢視自身優缺點。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也要學習適度放鬆,並將過往經驗轉化為專業基礎。
Thumbnail
光之覺醒-avatar-img
2025/06/04
焦慮讓我們跑得快,但不代表跑得對。 不是沒有準備好,而是太習慣用備戰的姿態過生活。放鬆不是懈怠,是你值得開始過一種不用打仗的日子。 加油👏
付費限定
這一波打房,是近 20 年來貸款審查最嚴格的一次。從放款額度、利率條件,到收件門檻,幾乎全面緊縮 在台灣換屋、買房、賣房,稅費環環相扣、關卡重重,從房地合一稅、豪宅稅、囤房稅到房屋稅,每一筆都讓人感受到什麼叫做「萬萬稅」的威力 房地產終點不是買房而已,而是自由~財富自由,才是置產的終極目標!
Thumbnail
井底之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31
端午節快樂,繼續海鮮生活
寫在法規上的東西都可以選擇性的做,因為便宜行事的口頭承諾當然就只是放屁了——洛書
Thumbnail
華人社會中「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蒂固,房地產常是傳承與投資的熱門標的。在購買房地產時,除了關注價格、裝潢外,稅捐往往也是影響整體交易流程的重要因素。 本篇文章將以「單身者或已婚小家庭,購買第一間自住房屋」為前提,介紹房地交易中常見的稅務議題。大量交易、,以及道路用地、農地等特殊類型留待後續介紹。
Thumbnail
一、前言:為何台灣土地稅制如此複雜? 台灣的土地與房屋稅制常被戲稱為「萬萬稅」,不僅稅目繁多,計算方式更是層層疊加,讓一般民眾難以理解。這種複雜性並非偶然,而是歷史演變、政策目標衝突,以及社會經濟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日治時期的地租制度,到國民政府時期的《土地法》與《平均地權條例》,再到近年新
Thumbnail
許多人誤以為持有農用證明就能免除房地合一稅,但事實上,必須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並獲得核准才能免稅。即使土地增值稅為零,也必須完成申請程序。本文說明相關法條、案例,並澄清常見錯誤觀念,提醒讀者避免因未申請而補稅、罰款。
Thumbnail
如果是繼承來的房子 → 先確認是新制還是舊制,看哪種節稅。 土增稅能省就省,尤其是符合自用優惠時。 可以把持有年數合併計算,爭取低稅率。 不懂的話,記得找會計師或房產顧問幫忙計算比較安心!
Thumbnail
「最恰當的投資時間點」,其實取決於市場週期、個人資金狀況、以及投資目的。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財政部於19日訂定發布「113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適用於計算舊制之房屋交易所得。 財政部表示,我國自105年起實施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個人交易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地屬新制課稅範圍,應以房地實際成交價格為基礎計算房地交易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