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二部『朱夏花落去』中,曾經以相當長的篇幅來寫兩個情人之間的互動,系統出現了統計字數︰九萬字,我竟然用了九萬多字來寫戀人之間的繾綣私語。
我娘忍不住要問我了︰「女兒啊!妳寫了那麽多,怎麽都還看不到什麽情節發展?」
女兒便說︰「女兒想寫慢活,想寫黑森林裏的慢步調,想營造在森林籠罩之下的閉鎖孤城與其中的慢調生活,我想發展一種漫活小説。情節是心理情節、時序情節、心緒情節、獨白情節,以生活細節所誘發的無限聯想來發展故事情節,讓意識剖析在意識流的門前徘徊,不得其門而入。」
「現在讀者喜歡看短文,若是情節不夠緊凑精彩,沒人有心思去看那種以哲思鋪張而成的氣氛與情境。」
「這個我也是知道的。」
爲何我還樂此不疲?
這與我目前的生活環境︰黑森林,無不息息相關。
今人與古人不同,今人不喜歡沉浸於漫漫悠長的時間流裏。而黑森林裏的德國人似乎還活在古時,光是每星期的查經聚會,那種逐字討論的慢步調,又是些保羅書信中的短篇,沒什麽要緊的文字,非要説得很要緊。德國人啊!喜歡分析辯證,對鷄毛蒜皮的小事便有落落長的議論,這也就罷了,衆人莫衷是一⋯⋯沒有一致的結論讓人焦慮啊!我自己也很不耐。
這就是德國人的民族性,喜歡懸念。
這種人生態度很像六十四卦裏的最後一卦,未濟,所有的討論與爭論都留在懸念與未濟的狀態之中膠著著,未濟的前一掛是既濟,既濟接續未濟,完了之後,一切未完了,方能回歸乾卦。
在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中,將存在一詞分成︰Sein、Dasein與das Seinende等等等,時間性的存在,不斷地在時間流裏的存在,消逝與存有同時並存,存在唯有在時間流裏消逝才能彰顯出存在的本質,存在的本質是有時間性,便是das Seinende,難怪乎,德國人喜歡懸置未完結的狀態。
然而,我所寫的人是古人,是德國人,古人會因爲桃花謝了,而悼念傷懷,德國人會為了一個概念而分析辯證,在懸念中百轉千迴,至死方休。
而今人不會,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族,也鮮有如此好辯的。
我的故事沒有設計陷害、報仇雪恨、探案推理,只是純言情,實際上,無故事可說,何以我還是説了這麽許多?
真的有人在乎故事嗎?
真的!少了設計陷害、爭權奪利、報仇雪恨,故事本身變得無關緊要了,好像少了一探究竟的動力,換言之,看不下去了。
這兩天陪孩子看完連續劇『如懿傳』,結局超感動的,卻驚覺一件事,古代嬪妃們個個都是探案高手,特別是那個愉妃,如懿的閨蜜,從不爭寵,從不算計,專爲辦案,而她算計他人時,都是爲了查個水落石出,這種勇於追求真相的執著,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富有辦案風格的宮廷劇不只有『如懿傳』,之前和小孩一起看了『步步驚心』、『錦綉未央』、『延禧攻略』、『上陽賦』四齣連續劇(沒錯我們只看過五齣,不多也不少),真讓人覺得李未央與魏瓔珞就是福爾摩斯。
人生有這麽詭譎嗎?
當然啊!我只不過看了五齣,就不能斷定所有的宮廷劇都有推理風格。
罪犯、監獄、黑道、陷害、殺人這些題材太難了,我自己便感到困惑了,作者本身若不是探長、警察、律師、法官、流氓、典獄長如何去寫出這樣的故事?薇亦柔止,妳此言差矣!寫武俠小説的人也不是個個武功高强呀!我自認想像力與認知很有限,那些沒經歷過的經歷,我是描繪不出來的,而黑森林裏的人們,我是知道的。
衆人看世事詭變莫測,我則在山中坐看雲起時。
目前是一個快速流轉的世界,故事八卦充斥肆虐的時代,我想反其道而行之,讓我的小説像一篇抒情散文,讓不同的文化元素流散於字裏行間,舉重若輕,似有若無。
讓發生在普法戰爭前後,黑森林裏的愛情故事,就像發生在中國十八世紀的清朝,讓一百五十年前的黑森林能夠再度展現於今時,讓讀者感同身受。
而西潮與東潮的分析、比較、辯證、探索,猶自消融於後現代解構之中。
身爲長年居住於異文化的我,無時無刻無不感受到差異兩字,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思考方式的差異是如此地深刻,後現代的解構似乎從未有過,讓人清楚明白感受到的只有結構二字。
人桎梏於結構之中,這是人的局限,有意識、無意識地與之抗爭,是人存在的本質。
而解構只是表現手法,只是期許與追求,與實然有很大的距離。尤其是網路化之後的社會,人的期望與想法更趨於一致了,結構像一頭巨獸,更加牢不可破了。
不只有一個人想在我的小説中找到『傲慢與偏見』這樣的故事,對於我將古中國的元素注入其中很不解,別忘了,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的男主角喬琪喬也是一個混血兒,張愛玲也不是以現代歐美風來寫喬琪喬,而『傲慢與偏見』的原文絕對比張愛玲更「古風」。
大部分人似乎懷著某種預期來讀某一種類型的作品,歐美風就不會是古風,古風就不會是歐美風。而我自己也不是如此嗎?言情+推理,在我老舊的思維裏,無法歸類,十幾年沒看連續劇的我,只有驚訝無比。
文風是一回事,而我由衷期許著,在地球上某一個角落,也會有人追尋同樣的慢調生活,慢而深刻的思索,慢而深情的愛情,慢而執著的追求。愛情本身的發展,即是故事情節,戀人之間的互動即是言情本身,局部處理便是架構處理,人物的内心世界便是宏觀世界。
每一個物品的質地與生活的細節,都能引發人去探究、去嚮往、去追尋、去感受、去體會,都存在在這個宇宙之中,花開花落,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刻,都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