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與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表態,將對藥品、半導體、能源等多類進口產品施加關稅,意圖重塑美國供應鏈並降低對外依賴。若該政策以國家安全為由推行,則需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進行調查,該過程預計耗時約一年,最快2026年開始生效。
美國目前為《WTO藥品協定》成員國之一,大多數處方藥及活性藥物成分(API)進口時可享有零關稅待遇。然而,若關稅政策落實,將重塑美國藥品進口格局,並進一步推動當地製造能力的提升。
產業影響分析
藥品價格與供應鏈重組
- 美國原料藥的本土生產比例已達54%,且API成本在成品藥總成本中的占比低於10%,因此API的生產地轉移影響較小。
- 成品藥品受關稅影響較大,預期部分製藥企業將轉向美國本土設廠,以降低關稅成本並確保供應鏈穩定性。
- 在政策初期,由於供應鏈尚未完全轉移,藥品終端價格預計上揚,短期內成本將由醫療保險機構吸收,可能進一步推升保費。
- 學名藥(Generic Drugs)價格可能上漲,進一步收斂與原廠藥的價差。
美國CDMO產業受益
- CDMO(委託開發與製造組織)在全球製藥供應鏈中的占比約34%。
- 目前美國市場約40%的成品藥品來自進口,若關稅政策生效,將促使更多製藥企業尋求本土CDMO合作,以降低關稅負擔。
- 預計2026年起,美國CDMO產業將顯著受惠於製劑生產回流。
台灣製藥產業影響與受惠者
保瑞(6472)——CDMO轉單效應最為顯著
- 保瑞透過2024年併購美國Upsher-Smith Laboratories(USL)與Camden無菌針劑廠,擴展其美國製藥業務版圖。
- Maple Grove廠年產能達35億劑口服藥,為美國最大口服固體製劑廠之一,目前產能利用率僅30%,具備大幅增產潛力。
- Camden針劑廠擁有4條成品充填產線,已與超過20家CDMO客戶建立合作關係,未來產能可望提升30%。
美時(1795)——學名藥生產布局可能調整
- 美時的戒毒藥產品目前已於美國當地生產,因此不受關稅影響。
- 其血癌學名藥目前由台灣工廠生產後出口至美國,未來可能需轉移至美國當地生產,以符合新關稅政策。
- 若2026年關稅政策實施,學名藥價格降幅可能減緩,對美時而言具有正面效益。
藥華藥(6446)——新藥已本土化生產,無關稅影響
- 藥華藥的血癌新藥Besremi已於美國當地生產,無須擔心關稅調整所帶來的影響。
- 該產品每年維持3-4%的價格調整,以反映市場通膨趨勢。
投資建議與市場展望
短期影響
- 若關稅政策於2026年正式實施,短期內藥品價格將上揚,供應鏈調整需時。
- 美國本土製藥需求將上升,CDMO業務可望同步成長。
長期展望
- 美國政府推動本土生產,將有助於當地CDMO產業的長期發展。
- 台灣藥廠已進行美國市場布局,整體影響有限,其中保瑞預計受惠最大。
結論
若川普的關稅政策落實,將加速美國藥品供應鏈的重構,短期內推升藥價,長期則有利於本土製造與CDMO產業發展。投資人可關注保瑞、美時等相關企業的市場動態,以掌握未來產業趨勢與潛在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邀約。投資具有風險,市場可能出現波動,您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甚至可能面臨資金損失。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建議您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審慎評估相關風險,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本文作者及相關單位對因依據本文資訊而做出的投資決策或其他行動所產生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