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Saturday Night Live 慶祝50週年。
多少年前頭一回在遊覽車看到廖峻澎澎餐廳秀,簡直讓我這在台北市東區長大的孩子驚駭莫名,卻竟又忍不住捧腹。SNL 雖不見得都俚俗,但那些帶刺的笑話,還真是兒童不宜也不便公開轉述。但,對!它就是好玩!
SNL 像是我少數難以離棄的「損友」,可我對它滿懷感激,不僅是它是我留美求學工作時最重要的娛樂來源,套一句時髦的名詞:SNL 幾乎是美國DEI 風潮的領頭羊,他的立場反映的是紐約藝文與傳媒的主旋律,所以也是我學習/更新美國社會動態的窗口。
這樣三不五時捉弄部份政客、財閥、宗教界、以及草根美國群眾的電視節目,能在老牌電視網一做五十年,代有才人、各領風騷,從其班底出道的台前幕後成員幾近能頂好萊塢半邊天,這種傳奇,他人哪得幾回聞?
SNL的敬老尊賢傳統跟此間政商界的論資排輩貌同實異。沒錯:50週年的引言人,諸如Steve Martin, Tom Hanks, Alec Baldwin, 結尾C 位的 Martin Short都是Five timer host club member-- Baldwin則是主持紀錄的保持人。但別忘了:GOAT級的梅芮•史翠普也來扮老醜客串短劇,傑克•尼柯遜露個臉打招呼,他們可不曾是固定班底呀!星光熠熠之下,讓不是專業歌手的Adam Sandler獨唱。這一切超越了頭銜與財勢,是對藝事業與傳承的優先尊重。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比如說:還記得「全民大悶鍋」嗎?當年很類似SNL,卻不像SNL像球職業球季做大半年休息一陣養精蓄銳,偏偏要搞成帶狀節目天天跟觀眾見面,賺好賺飽廣告費,弄得台前幕后人仰馬翻,演員倦勤不說,觀眾看膩千篇一律的卡斯與套路可想而知;眾所週知:廣告主的置入行銷簡直是「康熙來了」最後兩年的葉克膜;SNL 的現場歌舞表演,排場與製播不遜於一場小型演唱會的規格,光聽音效你就知道他們玩真的,不像此間現場也就一個鍵盤手獨撐全場;再以談話節目來說:遠自The Tonight Show,近至マツコの知らない世界,人家的製作團隊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花大錢」,就比我們這兒靠冠名做節目找一些熟面孔插科打諢求取ROI 最大化要傻氣執著。結果咧?
傳承,在此間早淪為諸多產業不當真的的門面話;格局與高度,更不是慣於殺雞取卵的這塊土地話事人在乎的習慣。我早就不再奢望這裏文娛事業的松柏長青,也就不會失望於此間的苟且投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