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ETF(交易型基金)的過程中,許多投資者可能會察覺到一筆額外的扣款:10元的匯費。這筆費用看似不起眼,但對每一位長期投資台灣ETF的朋友來說,卻可能在無形中增加了投資成本。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10元匯費的來源、什麼情況會產生它,以及如何避免這筆費用,幫助你最大化投資效益。
ETF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投資工具,它結合了股票和共同基金的優勢——像股票一樣可以在市場上買賣,又像共同基金一樣可以分散風險。不僅如此,台灣市場上的ETF種類繁多,從追蹤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台灣50(如:0050)到追蹤特定行業、主題的ETF都有。
詳細介紹:
然而,在享受ETF帶來的分散投資、低成本管理優勢的同時,許多投資者卻忽略了一些潛藏的交易與管理費用,其中之一就是10元配息匯費。
ETF配息,是指ETF依據其持倉標的資產所獲得的收益(如股票股利、債券利息等)定期分配給持有人的一種機制。例如,如果你持有一支高股息的ETF,它可能每年將標的股票的配息以現金形式分給你。
然而,隨著你在配息日收到這筆現金,你可能會遭遇一個小意外——10元匯費。這額外的扣費是怎麼來的呢?
在台灣的ETF市場中,當ETF進行配息時,所謂的「保管銀行」會負責將所得資金分配至投資人的帳戶。然而,如果你的ETF配息的保管銀行與你的證券交割帳戶所綁定的銀行不同,就會涉及轉帳費用,導致每次匯款產生10元的匯費。
舉例來說:
你的ETF保管銀行是 A銀行,但證券帳戶綁定的是 B銀行,在配息時,A銀行將錢匯到B銀行,此過程中便會扣除額外的匯款費用,即10元。
若你的證券帳戶綁定的銀行與ETF的保管銀行相同,則不會產生這筆費用。
換句話說,這筆10元匯費往往是因為不同銀行之間的跨行匯款而產生的。
為什麼這筆費用重要?
10元似乎是個微不足道的數字,為什麼我們應該關注它呢?以下是幾個值得思考的點:
儘管單次10元看起來不多,但如果你持有多支ETF,或定期大量投資高股息ETF,這筆匯費的累計金額可能會很可觀。例如:
假設你持有5支ETF,每支ETF每年配息12次(月月配),那麼一年中你將付出:
5 * 12 * 10 = 600元的匯費
如果你長期投資20年,這筆費用累積下來將達到 12,000元,而這還未計入投資報酬被再投資的機會成本。
對於小資族來說,ETF的配息收入是下一次投資的重要來源。如果每次配息都減少10元,對於小額投資者的再投資效率會受到直接影響。例如,假設你的配息額只有100元,10元的匯費就等於扣掉了10%的回報。
高股息策略的ETF通常會每半年、每季甚至每月配息,因此匯費對於高頻配息的ETF影響更為顯著。持有多類型ETF的投資者,將因此面臨更高的隱藏成本。
了解了扣費的原因,以下是幾個具體方法,能幫助你避免不必要的費用支出:
當你準備投資ETF時,檢查該產品的保管銀行是哪家,然後將自己的證券交割帳戶綁定至該銀行。例如:
若你的ETF保管銀行是某國內大型銀行A,將交割帳戶綁定為同一家銀行,這樣一來匯款就在內部進行,不會額外收取匯費。
更換交割帳戶銀行雖然程序繁瑣,但能節省長期費用開支。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核心型的ETF(如台灣50、台灣高股息等)通常是投資組合的主力。這類ETF的保管銀行若已確定,主動將這些長期持有的ETF與銀行同步,能減少這筆費用。
對於不需要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不配息的ETF
不清楚ETF的保管銀行是哪家?以下是幾種快速確認方法:
來源:投資先生
現在很多ETF都可以線上更改ETF配息資訊了,只要上ETF投信官網,應該都可以找到。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打電話請客服人員協助。
常見投信更改處(僅列舉幾個):
繼續閱讀
免責聲明:本篇文章僅供參考,買賣盈虧自負。內容如有誤,還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