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間的自我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李大春是某偏遠山村的農民,靠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農耕技藝,與妻兒一同過著簡樸卻充實的生活。田地是他們的生計,春耕秋收,四季輪回,這片土地像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大春自小就學會了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如何順應天時,如何在風雨來臨前預測天氣。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和責任的加重,他發現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來自自然災害的無常,讓他開始感到深深的無力。

最近幾年,天氣的異常讓他的生活變得越加困難。突如其來的颱風、洪水,讓他辛辛苦苦耕耘的田地一再受到摧殘。每當這些災難發生,李大春總是焦慮萬分,心中充滿了無數的問號: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卻總是無法逃避這樣的命運?為什麼大自然總是如此無情,摧毀自己一切的辛勞?

有一次,當一場強烈的暴雨過後,李大春走到自己的稻田中,眼前的景象令他心如刀割。原本金黃的稻穀已經被大水沖垮,大片的土地被淹沒,幾乎所有的努力都化為泡影。他蹲在泥濘的田間,感到一種深深的挫敗和無助,內心的焦慮和失落彷彿像洪水般湧上心頭。

那天,他回到家中,坐在門前的老木椅上,默默望著遠方的山巒。妻子看見他滿臉疲憊,心疼地問道:「大春,你怎麼了?」李大春沉默片刻,然後低聲說:「我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每年都這樣,總是災難重重,無論我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這一切。」妻子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們已經做了最好的努力,天災來臨,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們只能調整心態,去接受這些。」這句話讓李大春陷入了深思。

第二天,李大春走到村裡的寺廟,請教寺中的老和尚。老和尚見他面色憂愁,便問道:「大春,怎麼了,心情不好嗎?」李大春將近來的困難一一道出。老和尚聽後微微一笑,說:「生活中的無常,正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你在與自然的搏鬥中,忘了與自己內心的和解。」他接著說道:「我知道你辛苦,但你是否曾經想過,在這無常的世界裡,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我們自己對心靈的療癒。」

李大春有些困惑,問道:「怎麼療癒?」老和尚慢慢地說:「這正是佛教中的智慧,『無常』是生命的本質。每當你面對自然災害,面對生活的無奈,應該停下來觀察,去接受這一切的變化,而不是讓它讓你心力交瘁。記住,『三停三觀』的智慧能幫助你走出困境。」他補充道,「三停三觀的意思是:停下來,讓自己冷靜;觀察自己當下的情感,去理解自己的痛苦;然後,轉換觀念,放下過多的執著,接受無常的事實。」

李大春聽後沉默片刻,恍若有所領悟。他開始試著放下過去對失敗的恐懼和對未來的焦慮,學會在自然的變遷中尋找自己的內心平靜。他開始在每次的農作之間,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冥想,去觀察自己內心的波動,學會接受與大自然的共處,而非一味對抗。

幾個月後,另一場颱風再次來襲,李大春並未再像往常那樣焦慮不安。他站在窗前,靜靜地看著風雨,心中並沒有過多的恐懼與不安。當颱風過後,村子再次受到損失時,他反而感到一種奇妙的平靜。他知道,這是自然的一部分,他無法控制,但他能控制自己的心態。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大春不再只是盡力去應對災難,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並從中學習。他重新找回了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並且開始理解,人生的每一次挑戰,無論多麼艱難,都是成長的機會。他也開始更加珍惜與家人和村民的每一刻,因為他知道,無常的生活中,唯一不變的是對生活的愛與對他人的關懷。

李大春感慨地對自己說:「人生如田地,無常是種子,災難是雨水,而我們的心,是那片沃土。當心田充滿了寬容與智慧,無論何種風雨,都能讓我們更加堅韌。」

在李大春的心中,無論是自然的災難,還是生活中的種種挑戰,都不再是束縛,而是讓他向內探索,重新修復心靈的契機。他明白了,佛教中所謂的「無常」不僅是外界的變化,更是內心的修行,而他,終於在無常的生活中找到了自我療癒的力量。

avatar-img
5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張教授是某頂尖大學的教授,專攻生物學領域,已經在學術界工作了二十年。年輕時,他滿懷理想,夢想著能在學術界留下深刻的印記。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沉浸於無窮的競爭與壓力中,漸漸失去了最初的熱情。 這些年來,張教授從未停下過努力的步伐。每一次的學術會議,每一篇論文的發表,甚至每一次的
隨著光芒再次爆發,艾琳和男子的身影被吞噬進一道無盡的深淵。四周的空間再次變得扭曲,時間的流動似乎完全失去了意義。他們的心跳如雷鳴般回響在彼此耳邊,而那股強大的吸引力依然牢牢抓住他們,將他們向未知的深處推進。 「我們真的能夠戰勝命運嗎?」艾琳的聲音帶著微微的顫抖,她感受到內心的焦慮與不安。面對這種超
光芒吞沒了他們的身影,隨即,四周的景象再次變化。艾琳和男子被帶到了另一片陌生的空間。這裡與之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天空中沒有星辰,只有漠然的黑暗和無盡的虛空。周圍寂靜無聲,彷彿連時間都被這片空間遺忘了。 「這是……哪裡?」艾琳低聲問道,她感受到一股壓迫的空氣包圍著自己,彷彿這裡並非人類所能理解的世界。
隨著黑霧的散去,艾琳和男子再次踏上了前行的路。黑霧的消散並未帶來解脫,相反,隨著環境的變化,前方的道路變得更加不可預測。這片土地仿佛有著自己意志,像是無數命運交織的地方,每一個選擇都能改變未來的走向。 「你覺得,我們真的能跨越這一切嗎?」艾琳的聲音輕微顫抖,但眼中的光芒卻越來越堅定。 男子沒有立
隨著幻象消散,四周的景象再度變得寧靜,荒原的陰霾也稍微散開。儘管如此,艾琳的心情卻並未完全放鬆,剛才的試煉讓她深深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傷痛遠未愈合。她回頭看向男子,他的眼中依舊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但那微微皺起的眉頭卻顯示出他也在為即將來臨的挑戰感到謹慎。 「你感覺怎麼樣?」男子的聲音溫柔,但帶著不容忽
黑暗的陰雲像一道沉重的天幕,迅速吞噬了整片草原。艾琳和男子並肩行走,越來越接近那座高山的底部,四周的氣氛也變得愈發緊張。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冷意,仿佛一切都在等待他們的到來,預示著一場即將爆發的衝突。 「這裡的氣氛變得詭異。」艾琳低聲說,語氣中充滿了警覺。 男子看向前方,眉頭微皺。他的眼神中雖然依然
張教授是某頂尖大學的教授,專攻生物學領域,已經在學術界工作了二十年。年輕時,他滿懷理想,夢想著能在學術界留下深刻的印記。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沉浸於無窮的競爭與壓力中,漸漸失去了最初的熱情。 這些年來,張教授從未停下過努力的步伐。每一次的學術會議,每一篇論文的發表,甚至每一次的
隨著光芒再次爆發,艾琳和男子的身影被吞噬進一道無盡的深淵。四周的空間再次變得扭曲,時間的流動似乎完全失去了意義。他們的心跳如雷鳴般回響在彼此耳邊,而那股強大的吸引力依然牢牢抓住他們,將他們向未知的深處推進。 「我們真的能夠戰勝命運嗎?」艾琳的聲音帶著微微的顫抖,她感受到內心的焦慮與不安。面對這種超
光芒吞沒了他們的身影,隨即,四周的景象再次變化。艾琳和男子被帶到了另一片陌生的空間。這裡與之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天空中沒有星辰,只有漠然的黑暗和無盡的虛空。周圍寂靜無聲,彷彿連時間都被這片空間遺忘了。 「這是……哪裡?」艾琳低聲問道,她感受到一股壓迫的空氣包圍著自己,彷彿這裡並非人類所能理解的世界。
隨著黑霧的散去,艾琳和男子再次踏上了前行的路。黑霧的消散並未帶來解脫,相反,隨著環境的變化,前方的道路變得更加不可預測。這片土地仿佛有著自己意志,像是無數命運交織的地方,每一個選擇都能改變未來的走向。 「你覺得,我們真的能跨越這一切嗎?」艾琳的聲音輕微顫抖,但眼中的光芒卻越來越堅定。 男子沒有立
隨著幻象消散,四周的景象再度變得寧靜,荒原的陰霾也稍微散開。儘管如此,艾琳的心情卻並未完全放鬆,剛才的試煉讓她深深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傷痛遠未愈合。她回頭看向男子,他的眼中依舊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但那微微皺起的眉頭卻顯示出他也在為即將來臨的挑戰感到謹慎。 「你感覺怎麼樣?」男子的聲音溫柔,但帶著不容忽
黑暗的陰雲像一道沉重的天幕,迅速吞噬了整片草原。艾琳和男子並肩行走,越來越接近那座高山的底部,四周的氣氛也變得愈發緊張。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冷意,仿佛一切都在等待他們的到來,預示著一場即將爆發的衝突。 「這裡的氣氛變得詭異。」艾琳低聲說,語氣中充滿了警覺。 男子看向前方,眉頭微皺。他的眼神中雖然依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寧靜與和諧的氛圍 速寫描述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氛圍。在新竹芎林交流道附近,大馬路旁邊一大片的農田、後面則是小村落的景象,呈現出一種生活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這種景象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帶有一種解脫與安詳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活的樂趣。 大馬路與農田的對比 在這樣的場景中,大馬路與農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Thumbnail
李天明童年----------------- 李天明從小在深山裡長大,他的童年充滿了艱辛和苦難。山裡的生活簡樸而困難,每天都要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有限的資源。他的父母都是農民,靠種地為生,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艱苦。 在那片偏遠的深山裡,生活條件十分艱難,物資匱乏,交通不便。李天明很小的時候就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農村景觀,內容充滿了自然元素和哲學性的反思。作者通過詩歌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自己內心的感受相融合。文章描寫細膩,唯美動人,是一篇情感和意境並重的文章。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寧靜與和諧的氛圍 速寫描述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氛圍。在新竹芎林交流道附近,大馬路旁邊一大片的農田、後面則是小村落的景象,呈現出一種生活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這種景象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帶有一種解脫與安詳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活的樂趣。 大馬路與農田的對比 在這樣的場景中,大馬路與農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Thumbnail
李天明童年----------------- 李天明從小在深山裡長大,他的童年充滿了艱辛和苦難。山裡的生活簡樸而困難,每天都要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有限的資源。他的父母都是農民,靠種地為生,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艱苦。 在那片偏遠的深山裡,生活條件十分艱難,物資匱乏,交通不便。李天明很小的時候就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農村景觀,內容充滿了自然元素和哲學性的反思。作者通過詩歌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自己內心的感受相融合。文章描寫細膩,唯美動人,是一篇情感和意境並重的文章。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