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元宵節後,我離開家踏上往花蓮的路。那時已經休學快半年,自己卻對未來毫無方向感。「不然這樣吧,你來我這邊如何?」 一位住在花蓮的親戚說道。
踏上台北車站的月台,雖然可以從天花板與牆上磁磚的褪色之間感受到它乘載過的歲月, 但即便如此整體仍給人一種簡潔明亮的感覺。與之相對的是對面的廣告牆,一塊塊深淺不一的黑色污漬彷彿這裡曾被大火洗禮過。
站在月台邊上,我望向廣告牆與鐵軌無盡延伸並交織的盡頭。那盡頭處看不到一絲燈光,完全沒有列車會出現的跡象。那盡頭也正是我即將前往的地方。而我不知這黑暗會通向哪裡。望著台鐵月台那深邃的盡頭,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明明手上拿著往花蓮的車票,自己卻不知道未來會往哪裡走?「到了花蓮了,然後呢? 」 這是我上車前不斷問自己的話。
習慣著去過不繞路的人生,習慣著去相信每個當下應當有一個最正確的選擇,如同原始碼般寫入我的基因裡。因此我深信有個好學歷、好工作,人生應該一帆風順。到研究所讀到一半選擇休學前的我都是好好地照著社會期望的方向去走,但為何我除了安心以外,無法感受到一絲一毫的快樂?
我的人生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走錯路了?
而回到眼下,沒有人能告訴現在的我前往花蓮是否是個正確的決定。
我是不是應該走別條路? 這真的是我該走的路嗎? 這真的是我想要去的地方嗎?
然後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會因為我此時此刻因為前往花蓮而沒去做的事情懊悔?
腦中想像著如果我選擇回家,那會發生什麼事? 那樣的我會過得比較好嗎?
回家後爸媽可能會很意外吧,但他們最終還是會接納我的選擇。
而那樣的我會有怎樣的未來呢? 是否會比較快樂? 坦白說我也想像不出來。
就當我正沉浸於這樣悲觀的幻想中,心中突然湧現一種想法。
既然無法看到未來,那選擇走哪條路是不是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這已是我無法回頭的時刻了,但人生的每一個瞬間,又何嘗不是如此?
過了這村往往就沒了那店,每個當下終將變成不可逆行的永恆。
人還活著就是只能繼續往下走,即便迷惘也是,時間更不會為此垂憐。
站在月台上,抱持著來都來了的心情,我最後仍搭上了 232 次的自強號。
台北車站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