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形機器人的預測

關於人形機器人的預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代工業,其實是拼裝工業。工廠先大量製造各種零件,然後將各種零件拼裝起來。汽車是如此,機器人也是如此。


機器人有很多種,其中人形機器人,和人類最相似。也就是說,人形機器人,和人類一樣,有頭、有身體、有四肢。


人形機器人,頭部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能看、能聞、能聽,不需要吃,嘴巴只是用來說話。


人形機器人身體,不需要內臟,但需要動力。而且要能自行充電,補充能源。人形機器人四肢,要和人類一樣,自由彎曲,能做很多工作。


最重要的,人形機器人必須有大腦,也就是人工智慧。由人工智慧控制整個人形機器人。


除了人形機器人的大腦之外,其他部分,也就是說其他零件,全部可以由不同工廠,大量製造。甚至可以由無人工廠大量生產,然後再組裝起來,就如文章開頭說的組裝汽車一樣。


既然是由大量零件來組裝,當然可以像汽車一樣,半年回廠保養一次。如果零件壞了,也可以修理或替換。或許有一天,街上會出現很多機器人維修店。


其他部分都可以大量生產後,再拼裝起來。唯一複雜的,就是類似人類的大腦,指揮控制中心,也就是人工智慧部分。這部分其實就是晶片。


再過幾年,機器人公司可能開會協調,確定標準化人形機器人規格,然後就可以像汽車一樣,大量生產,大量製造。會由不同公司,分別生產各種不同零件,再由機器人公司統一組裝。


人形機器人的各方面都可以標準化,但是,臉部必須客製化。每位人形機器人的臉部,都必須合乎顧客需求,按照顧客需求來設計、製造。這在技術上,是可以做到的。


大量標準化生產之後,成本就會大幅降低。等人形機器人售價和一輛汽車差不多時,就會開始普及,進入家庭。


目前每個家庭中,都有些大家電、小家電。大家電如冰箱、洗衣機、電視、冷氣機......。小家電如微波爐、電鍋、電風扇、電暖器、捕蚊燈......。還有電腦及其他家電。這些大家電、小家電進入家庭時,幾乎沒有抗拒、阻力。可是當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時,是否會有抗拒、阻力呢?目前還無法知道。


當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後,是要當成可移動的大家電呢?還是類似外傭的可移動傭人呢?還是當作家中的一分子?這些問題,現在都還沒有答案。


以後可能家家都有人形機器人,家務工作都由人形機器人做,很多照顧工作也由人形機器人做,人類就可以從工作中脫離。


至於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家家有人形機器人的時間,可能很快就來了。現在必須要先做準備,列出人形機器人的統一規格、基本功能、保固時間。並訂定相關法律,標準化契約,釐清機器人公司、顧客責任。


人形機器人要服從人類命令,依照主人指示做事。而且,人形機器人絕對不能傷害人類。在緊急時,甚至願意為人類而犧牲。這些都必須在買賣契約中,註明清楚。


或許我們有生之年,就會見到家家有人形機器人,為我們服務。人形機器人普及速度,或許比智慧型手機快。而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後,對家庭可能會有巨大改變、影響。


但是,如果萬一機器人失去控制,變成人類的敵人,人類大概就要滅亡了。這一點,事先也要防備。


另外,據新聞報導,馬斯克預測:204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至少會有 100 億台人形機器人,每台價格落在 2 萬~2.5 萬美元(約新台幣64.6萬元至80.75萬元)。


目前,全球人口大約有80億人。到2040年,因為少子化影響,人口或許會減少。如果人口沒減少,以一家4口人計算,80億人大約有20億戶,每家一台人形機器人,也只有20億台人形機器人。除非人形機器人售價降到和手機差不多,否則不可能每人都有台人形機器人。總之,到2040年有100億台人形機器人,是很困難的。


請看下面新聞: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0會員
389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家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但是很多國家、很多地區常會面臨缺水問題。今天缺水已經是世界性的問題, 台灣是海島,四周都是海,理論上,不應該有缺水問題。可是台灣每年春天,幾乎都缺水,水庫儲水量大量減少。以前甚至有經濟部長因缺水而下台。 既然台灣四周都是海,海裏這麼多海水,為何不能把海水淡化呢?
本文探討現代都市充斥噪音的問題,從叔本華的論述出發,指出現代科技所帶來的各種噪音,例如汽車、飛機、工廠機器、冷卻水塔等,嚴重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品質。文章特別著重於低頻噪音的危害,此種噪音難以隔絕,且可能造成健康問題。最後,文章點出現代人對於寂靜的需求,以及目前解決噪音問題的有限方法。
關於退休,我有兩個想法,和各位格友分享。 一、退休和在職有何不同。 退休就是離開原來的工作,不再做原來的工作。在職時,每天或幾天,離開家,到工作場所,上班或上課。結束工作後,才回家。 上面這段話的重點是:1、離開家。2、到工作場所。3、做工作。
不知道第一次去日月潭是幾歲?可能是某次畢業旅行去的。也不知道去過幾次,只感覺去過很多次。 日月潭該去的地方,大概都去過了。文武廟、玄光寺、慈恩塔、德化社...都去過數次。也坐過遊艇。街道也逛過。還住過教師會館。 但我對日月潭的了解,還是很有限。
這次二兒子部隊放假回家後,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們很傷心。 昨天(2025年2月16日)老婆說,兒子眼鏡好像有裂痕,要配新眼鏡。兒子戴的眼鏡,是5年前讀大學時配的,一眼700度,一眼500度。 老婆帶孩子去了眼鏡行,一驗光,嚇一大跳,竟然一眼900度,一眼700度。這是5年中,增加的度數。
DeepSeek體驗: 1、進入play商店 2、搜尋DeepSeek 3、安裝DeepSeek(我安裝搜尋到的第2個) 4、登入(我用google帳號登入) 然後就可以開始使用。 輸入敏感話題,會無法回答。 有時會出現"服務器繁忙",可以改用深度思考。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但是很多國家、很多地區常會面臨缺水問題。今天缺水已經是世界性的問題, 台灣是海島,四周都是海,理論上,不應該有缺水問題。可是台灣每年春天,幾乎都缺水,水庫儲水量大量減少。以前甚至有經濟部長因缺水而下台。 既然台灣四周都是海,海裏這麼多海水,為何不能把海水淡化呢?
本文探討現代都市充斥噪音的問題,從叔本華的論述出發,指出現代科技所帶來的各種噪音,例如汽車、飛機、工廠機器、冷卻水塔等,嚴重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品質。文章特別著重於低頻噪音的危害,此種噪音難以隔絕,且可能造成健康問題。最後,文章點出現代人對於寂靜的需求,以及目前解決噪音問題的有限方法。
關於退休,我有兩個想法,和各位格友分享。 一、退休和在職有何不同。 退休就是離開原來的工作,不再做原來的工作。在職時,每天或幾天,離開家,到工作場所,上班或上課。結束工作後,才回家。 上面這段話的重點是:1、離開家。2、到工作場所。3、做工作。
不知道第一次去日月潭是幾歲?可能是某次畢業旅行去的。也不知道去過幾次,只感覺去過很多次。 日月潭該去的地方,大概都去過了。文武廟、玄光寺、慈恩塔、德化社...都去過數次。也坐過遊艇。街道也逛過。還住過教師會館。 但我對日月潭的了解,還是很有限。
這次二兒子部隊放假回家後,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們很傷心。 昨天(2025年2月16日)老婆說,兒子眼鏡好像有裂痕,要配新眼鏡。兒子戴的眼鏡,是5年前讀大學時配的,一眼700度,一眼500度。 老婆帶孩子去了眼鏡行,一驗光,嚇一大跳,竟然一眼900度,一眼700度。這是5年中,增加的度數。
DeepSeek體驗: 1、進入play商店 2、搜尋DeepSeek 3、安裝DeepSeek(我安裝搜尋到的第2個) 4、登入(我用google帳號登入) 然後就可以開始使用。 輸入敏感話題,會無法回答。 有時會出現"服務器繁忙",可以改用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