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傳下·第四章

繫辭傳下·第四章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易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原文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偶。 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 2. 白話文 為什麼陽卦中的陰爻較多,而陰卦中的陽爻較多呢? 這是因為陽卦由奇數組成,而陰卦由偶數組成。 這種配置又有什麼德行上的含義呢? 陽卦的結構是一君領導二民,這符合君子之道;陰卦則是二君統治一民,這屬於小人之道。 --- 3. 解釋 (1)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 在《易經》的八卦系統中,陽卦(如乾、震、離等)通常包含較多的陰爻,而陰卦(如坤、坎、兌等)通常包含較多的陽爻。 這是因為陽卦由奇數組成,陰卦由偶數組成。例如: 乾卦(☰)是純陽,但其他陽性卦,如震卦(☳)或離卦(☲),內部都有陰爻。 坤卦(☷)是純陰,但其他陰性卦,如坎卦(☵)或兌卦(☱),內部都有陽爻。 這種陰陽交錯的設計,體現了自然界的平衡法則,即「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避免極端的狀態。 (2)陽卦奇,陰卦偶。 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 陽卦的總體結構是以奇數為主,而陰卦則以偶數為主,這種數字上的安排反映了《易經》的數理基礎。 這也是「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的數理概念,即《易經》透過數字規律來表達陰陽變化。 (3)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陽卦的結構是一個君主統領兩個民眾,這代表了合理的統治秩序,符合君子之道。 陰卦則是兩個君主統治一個民眾,形成權力鬥爭的局面,這是小人之道。 這裡的「君」與「民」可以解釋為: 「君」代表領導者,擁有決策權。 「民」代表被統治者,負責執行命令。 陽卦的結構象徵「中庸之道」,領導者適當地引導人民,而非過度干涉。 陰卦的結構則象徵混亂,兩個領導者爭奪權力,導致人民無所適從。 這與《易經》的道德觀有關,認為秩序與和諧來自適當的領導與服從,而混亂則來自過多的權力鬥爭。 --- 4. 總結 陽卦內含陰爻,陰卦內含陽爻,這是為了維持陰陽平衡。 陽卦以奇數組成,陰卦以偶數組成,這符合《易經》的數理結構。 陽卦的統治模式是一君領二民,代表穩定與君子之道;陰卦則是二君領一民,代表混亂與小人之道。 這體現了《易經》的政治哲學,即適當的領導能夠維持和諧,而過多的統治者則容易導致爭權奪利,造成混亂。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5會員
46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原文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無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賁》無色也。《兌》見而《巽》伏也。《隨》無
1. 原文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
1. 原文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
1. 原文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無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賁》無色也。《兌》見而《巽》伏也。《隨》無
1. 原文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
1. 原文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