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冥的沙龍
尚書
59
免費公開
房間資訊
《尚書》是記錄上古至周朝政治言論、誥命、文告的文獻總集,為儒家五經之一。內容涵蓋堯舜禹禪讓、商湯伐夏、周武王伐紂等歷史,展現天命、德治、民本等思想。全書反映古代政治理想與制度,影響深遠。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雷冥
2025/05/17
《周書》秦誓
1. 原文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2. 注釋 1. 秦穆公: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在位期間致力強國擴張。 2. 伐鄭:出兵攻打鄭國。 3. 晉襄公:晉國國君,為秦穆公的對手,於此役出兵救援鄭國。 4. 帥師:率領軍隊。 5. 敗諸崤:在崤山一帶擊敗秦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秦誓
1. 原文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2. 注釋 1. 秦穆公: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在位期間致力強國擴張。 2. 伐鄭:出兵攻打鄭國。 3. 晉襄公:晉國國君,為秦穆公的對手,於此役出兵救援鄭國。 4. 帥師:率領軍隊。 5. 敗諸崤:在崤山一帶擊敗秦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費誓
1. 原文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 2. 注釋 1. 魯侯伯禽:魯國的國君伯禽,周公之子。 2. 宅曲阜:居住於曲阜,即魯國的都城。 3. 徐、夷並興:「徐」為徐國,「夷」指東方的夷族,此處指東方諸夷的勢力崛起。 4. 東郊不開:東方郊野地區未能開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費誓
1. 原文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 2. 注釋 1. 魯侯伯禽:魯國的國君伯禽,周公之子。 2. 宅曲阜:居住於曲阜,即魯國的都城。 3. 徐、夷並興:「徐」為徐國,「夷」指東方的夷族,此處指東方諸夷的勢力崛起。 4. 東郊不開:東方郊野地區未能開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文侯之命
1. 原文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2. 注釋 1. 平王:周平王,即周幽王之子,遷都洛邑,開東周之君。 2. 錫:賜予。 3. 晉文侯:晉國國君,名燮,西周末至東周初的重要諸侯。 4. 秬鬯:以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宗廟祭祀,象徵禮儀之重。 5. 圭瓚:圭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7
《周書》文侯之命
1. 原文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2. 注釋 1. 平王:周平王,即周幽王之子,遷都洛邑,開東周之君。 2. 錫:賜予。 3. 晉文侯:晉國國君,名燮,西周末至東周初的重要諸侯。 4. 秬鬯:以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宗廟祭祀,象徵禮儀之重。 5. 圭瓚:圭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7
《周書》呂刑
1. 原文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2. 注釋 1. 呂命:呂,即周公姬旦之後裔,封於呂地,後稱「呂侯」。此處指呂侯奉命行事。 2.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君王。 3. 訓夏贖刑:「訓」指訓誡、教導;「夏」指夏朝,此處借指古代典法制度;「贖刑」指用財物來贖抵應受的刑罰。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呂刑
1. 原文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2. 注釋 1. 呂命:呂,即周公姬旦之後裔,封於呂地,後稱「呂侯」。此處指呂侯奉命行事。 2.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君王。 3. 訓夏贖刑:「訓」指訓誡、教導;「夏」指夏朝,此處借指古代典法制度;「贖刑」指用財物來贖抵應受的刑罰。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冏命
1. 原文 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作《冏命》。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的君主。 2. 命:任命、授命。 3. 伯冏:人名,受命者。 4. 周太僕正:「太僕」是掌管王家車馬事務的官職;「正」有主管、長官之意。 5. 作《冏命》:「作」指撰寫、制定;《冏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7
《周書》冏命
1. 原文 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作《冏命》。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的君主。 2. 命:任命、授命。 3. 伯冏:人名,受命者。 4. 周太僕正:「太僕」是掌管王家車馬事務的官職;「正」有主管、長官之意。 5. 作《冏命》:「作」指撰寫、制定;《冏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7
《周書》君牙
1. 原文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作《君牙》。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第六位君王。 2. 命:任命、授命。 3. 君牙:人名,周朝大臣,穆王所信任的賢臣。 4. 大司徒:周代官名,掌管民政、教化與土地規劃的重要職位。 5. 作《君牙》:編寫或記錄這次任命與訓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君牙
1. 原文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作《君牙》。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第六位君王。 2. 命:任命、授命。 3. 君牙:人名,周朝大臣,穆王所信任的賢臣。 4. 大司徒:周代官名,掌管民政、教化與土地規劃的重要職位。 5. 作《君牙》:編寫或記錄這次任命與訓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6
《周書》畢命
1. 原文 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 2. 注釋 1. 康王:即周康王,周成王之子。 2. 命作冊畢:「命」是下命令,「作冊」即編寫封爵之文,「畢」是受命者,封於畢地的諸侯。 3. 分居里:指將人民或官屬分配於各鄰里安居。 4. 成周郊:成周是東周的都城(今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6
《周書》畢命
1. 原文 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 2. 注釋 1. 康王:即周康王,周成王之子。 2. 命作冊畢:「命」是下命令,「作冊」即編寫封爵之文,「畢」是受命者,封於畢地的諸侯。 3. 分居里:指將人民或官屬分配於各鄰里安居。 4. 成周郊:成周是東周的都城(今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6
《周書》康王之誥
1. 原文 康王既尸天子,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 2. 注釋 1. 康王:周成王之子,名釗,為周朝第三代天子。 2. 尸天子:「尸」為代理祭祀、承續祖業之義,此處指康王正式繼承天子之位,舉行即位與祭天儀式。 3. 遂誥諸侯:於即位後隨即向諸侯頒布誥命,即宣佈治國的政策與施政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6
《周書》康王之誥
1. 原文 康王既尸天子,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 2. 注釋 1. 康王:周成王之子,名釗,為周朝第三代天子。 2. 尸天子:「尸」為代理祭祀、承續祖業之義,此處指康王正式繼承天子之位,舉行即位與祭天儀式。 3. 遂誥諸侯:於即位後隨即向諸侯頒布誥命,即宣佈治國的政策與施政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5
《周書》顧命
1. 原文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周公攝政後即位。 2. 將崩:將要去世。古代用「崩」形容天子之死。 3. 命:命令、囑咐。 4. 召公、畢公:周初名臣,分別為召穆公與畢公高,均為周室宗親重臣。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5
《周書》顧命
1. 原文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周公攝政後即位。 2. 將崩:將要去世。古代用「崩」形容天子之死。 3. 命:命令、囑咐。 4. 召公、畢公:周初名臣,分別為召穆公與畢公高,均為周室宗親重臣。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5
《周書》君陳
1. 原文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2. 注釋 1. 周公既沒:周公去世後,「沒」指死亡。 2. 命君陳:「君陳」是人名,為受命之官,具體職位不明,應是當時重要的卿士。 3. 分正:規劃與整治之意。「分」為分配、劃定,「正」為整治、規範。 4. 東郊:指成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5
《周書》君陳
1. 原文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2. 注釋 1. 周公既沒:周公去世後,「沒」指死亡。 2. 命君陳:「君陳」是人名,為受命之官,具體職位不明,應是當時重要的卿士。 3. 分正:規劃與整治之意。「分」為分配、劃定,「正」為整治、規範。 4. 東郊:指成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4
《周書》周官
1. 原文 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繼位後由周公輔政。 2. 黜殷命:「黜」為廢除、終止;意指終止殷商的天命與王統。 3. 滅淮夷:討伐並征服東南地區的淮夷部族。 4. 還歸在豐:「豐」為周原的京畿地區,即宗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4
《周書》周官
1. 原文 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繼位後由周公輔政。 2. 黜殷命:「黜」為廢除、終止;意指終止殷商的天命與王統。 3. 滅淮夷:討伐並征服東南地區的淮夷部族。 4. 還歸在豐:「豐」為周原的京畿地區,即宗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4
《周書》立政
1. 原文 周公作《立政》。 2. 注釋 1. 立政:設立政事,指制定或施行治國之法 2. 周公:即周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成王,有「制禮作樂」等重大功績 3. 作《立政》:撰寫《立政》一篇,屬於《尚書》中的政論性文獻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立政》一文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4
《周書》立政
1. 原文 周公作《立政》。 2. 注釋 1. 立政:設立政事,指制定或施行治國之法 2. 周公:即周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成王,有「制禮作樂」等重大功績 3. 作《立政》:撰寫《立政》一篇,屬於《尚書》中的政論性文獻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立政》一文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4
《周書》多方
1. 原文 成王歸自奄,在宗周,誥庶邦,作《多方》。 2. 注釋 1. 歸自奄:成王從征伐奄國返回 2. 宗周: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即今陝西西安附近 3. 誥庶邦:「誥」是頒布命令或告誡,「庶邦」指眾多的諸侯國 4. 作《多方》:「作」為撰寫,《多方》是成王誥諭諸侯的政書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4
《周書》多方
1. 原文 成王歸自奄,在宗周,誥庶邦,作《多方》。 2. 注釋 1. 歸自奄:成王從征伐奄國返回 2. 宗周: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即今陝西西安附近 3. 誥庶邦:「誥」是頒布命令或告誡,「庶邦」指眾多的諸侯國 4. 作《多方》:「作」為撰寫,《多方》是成王誥諭諸侯的政書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3
《周書》蔡仲之命
1. 原文 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作《蔡仲之命》。 2. 注釋 1. 蔡叔: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弟,封於蔡,為蔡國始祖。 2. 既沒:已經去世。 3. 王命蔡仲:周王命令蔡仲繼位。蔡仲是蔡叔之子。 4. 踐諸侯位:承繼諸侯之位。 5. 作《蔡仲之命》:周王為此作誥命文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3
《周書》蔡仲之命
1. 原文 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作《蔡仲之命》。 2. 注釋 1. 蔡叔: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弟,封於蔡,為蔡國始祖。 2. 既沒:已經去世。 3. 王命蔡仲:周王命令蔡仲繼位。蔡仲是蔡叔之子。 4. 踐諸侯位:承繼諸侯之位。 5. 作《蔡仲之命》:周王為此作誥命文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3
《周書》君奭
1. 原文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 2. 注釋 1. 保:輔佐君主的重臣,有如監護人之義。 2. 師:教育君主、傳授道德與政事的老師。 3. 相:輔佐、協助。 4. 為左右:在君主身邊擔任左右輔佐的重要職位。 5. 不說:「說」通「悅」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君奭
1. 原文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 2. 注釋 1. 保:輔佐君主的重臣,有如監護人之義。 2. 師:教育君主、傳授道德與政事的老師。 3. 相:輔佐、協助。 4. 為左右:在君主身邊擔任左右輔佐的重要職位。 5. 不說:「說」通「悅」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無逸
1. 原文 周公作《無逸》。 2. 注釋 1. 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為輔佐成王執政的大臣。 2. 無逸:「無」是禁止的語氣詞,「逸」指安逸、放縱享樂;即「不可安於逸樂」。 3. 作:撰寫、制定;此處指周公撰文訓誡。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無逸》這篇文章,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無逸
1. 原文 周公作《無逸》。 2. 注釋 1. 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為輔佐成王執政的大臣。 2. 無逸:「無」是禁止的語氣詞,「逸」指安逸、放縱享樂;即「不可安於逸樂」。 3. 作:撰寫、制定;此處指周公撰文訓誡。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無逸》這篇文章,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多士
1. 原文 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 2. 注釋 1. 成周:即成王所建之新都,位於洛邑。 2. 既成:已經建成。 3. 遷殷頑民:將殷朝遺留下來頑固不服從的百姓遷徙至新都。 4. 周公:周公旦,文王之子,成王之叔父,攝政者。 5. 王命:天子所下之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多士
1. 原文 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 2. 注釋 1. 成周:即成王所建之新都,位於洛邑。 2. 既成:已經建成。 3. 遷殷頑民:將殷朝遺留下來頑固不服從的百姓遷徙至新都。 4. 周公:周公旦,文王之子,成王之叔父,攝政者。 5. 王命:天子所下之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2
《周書》洛誥
1. 原文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 2. 注釋 1. 召公:周朝重臣,周公旦的兄弟,負責先期勘察與規劃新都。 2. 相宅:規劃選擇定都之地。 3. 周公:即周公旦,輔佐成王的重要賢臣。 4. 營成周:建造新的都城成周(即洛邑,今河南洛陽)。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2
《周書》洛誥
1. 原文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 2. 注釋 1. 召公:周朝重臣,周公旦的兄弟,負責先期勘察與規劃新都。 2. 相宅:規劃選擇定都之地。 3. 周公:即周公旦,輔佐成王的重要賢臣。 4. 營成周:建造新的都城成周(即洛邑,今河南洛陽)。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2
《周書》召誥
1. 原文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誥》。 2. 注釋 1. 成王:周朝第二代君王,武王之子。 2. 在豐:居於豐地,即周原(今陝西長安)。 3. 欲宅洛邑:想要建都於洛邑(今河南洛陽)。 4. 使召公先相宅:命召公(周初賢臣)先去規劃營建。 5. 作《召誥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2
《周書》召誥
1. 原文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誥》。 2. 注釋 1. 成王:周朝第二代君王,武王之子。 2. 在豐:居於豐地,即周原(今陝西長安)。 3. 欲宅洛邑:想要建都於洛邑(今河南洛陽)。 4. 使召公先相宅:命召公(周初賢臣)先去規劃營建。 5. 作《召誥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2
《周書》梓材
一、 1. 原文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汝若恆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曰:『予罔厲殺人。』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肆往,奸宄、殺人、歷人,宥;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 2. 注釋 1. 厥庶民:他的平民百姓。 2.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2
《周書》梓材
一、 1. 原文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汝若恆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曰:『予罔厲殺人。』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肆往,奸宄、殺人、歷人,宥;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 2. 注釋 1. 厥庶民:他的平民百姓。 2.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加入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雷冥
2025/05/17
《周書》秦誓
1. 原文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2. 注釋 1. 秦穆公: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在位期間致力強國擴張。 2. 伐鄭:出兵攻打鄭國。 3. 晉襄公:晉國國君,為秦穆公的對手,於此役出兵救援鄭國。 4. 帥師:率領軍隊。 5. 敗諸崤:在崤山一帶擊敗秦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秦誓
1. 原文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2. 注釋 1. 秦穆公: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在位期間致力強國擴張。 2. 伐鄭:出兵攻打鄭國。 3. 晉襄公:晉國國君,為秦穆公的對手,於此役出兵救援鄭國。 4. 帥師:率領軍隊。 5. 敗諸崤:在崤山一帶擊敗秦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費誓
1. 原文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 2. 注釋 1. 魯侯伯禽:魯國的國君伯禽,周公之子。 2. 宅曲阜:居住於曲阜,即魯國的都城。 3. 徐、夷並興:「徐」為徐國,「夷」指東方的夷族,此處指東方諸夷的勢力崛起。 4. 東郊不開:東方郊野地區未能開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費誓
1. 原文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 2. 注釋 1. 魯侯伯禽:魯國的國君伯禽,周公之子。 2. 宅曲阜:居住於曲阜,即魯國的都城。 3. 徐、夷並興:「徐」為徐國,「夷」指東方的夷族,此處指東方諸夷的勢力崛起。 4. 東郊不開:東方郊野地區未能開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文侯之命
1. 原文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2. 注釋 1. 平王:周平王,即周幽王之子,遷都洛邑,開東周之君。 2. 錫:賜予。 3. 晉文侯:晉國國君,名燮,西周末至東周初的重要諸侯。 4. 秬鬯:以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宗廟祭祀,象徵禮儀之重。 5. 圭瓚:圭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7
《周書》文侯之命
1. 原文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2. 注釋 1. 平王:周平王,即周幽王之子,遷都洛邑,開東周之君。 2. 錫:賜予。 3. 晉文侯:晉國國君,名燮,西周末至東周初的重要諸侯。 4. 秬鬯:以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宗廟祭祀,象徵禮儀之重。 5. 圭瓚:圭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7
《周書》呂刑
1. 原文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2. 注釋 1. 呂命:呂,即周公姬旦之後裔,封於呂地,後稱「呂侯」。此處指呂侯奉命行事。 2.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君王。 3. 訓夏贖刑:「訓」指訓誡、教導;「夏」指夏朝,此處借指古代典法制度;「贖刑」指用財物來贖抵應受的刑罰。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呂刑
1. 原文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2. 注釋 1. 呂命:呂,即周公姬旦之後裔,封於呂地,後稱「呂侯」。此處指呂侯奉命行事。 2.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君王。 3. 訓夏贖刑:「訓」指訓誡、教導;「夏」指夏朝,此處借指古代典法制度;「贖刑」指用財物來贖抵應受的刑罰。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冏命
1. 原文 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作《冏命》。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的君主。 2. 命:任命、授命。 3. 伯冏:人名,受命者。 4. 周太僕正:「太僕」是掌管王家車馬事務的官職;「正」有主管、長官之意。 5. 作《冏命》:「作」指撰寫、制定;《冏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7
《周書》冏命
1. 原文 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作《冏命》。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的君主。 2. 命:任命、授命。 3. 伯冏:人名,受命者。 4. 周太僕正:「太僕」是掌管王家車馬事務的官職;「正」有主管、長官之意。 5. 作《冏命》:「作」指撰寫、制定;《冏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7
《周書》君牙
1. 原文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作《君牙》。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第六位君王。 2. 命:任命、授命。 3. 君牙:人名,周朝大臣,穆王所信任的賢臣。 4. 大司徒:周代官名,掌管民政、教化與土地規劃的重要職位。 5. 作《君牙》:編寫或記錄這次任命與訓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7
《周書》君牙
1. 原文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作《君牙》。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第六位君王。 2. 命:任命、授命。 3. 君牙:人名,周朝大臣,穆王所信任的賢臣。 4. 大司徒:周代官名,掌管民政、教化與土地規劃的重要職位。 5. 作《君牙》:編寫或記錄這次任命與訓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6
《周書》畢命
1. 原文 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 2. 注釋 1. 康王:即周康王,周成王之子。 2. 命作冊畢:「命」是下命令,「作冊」即編寫封爵之文,「畢」是受命者,封於畢地的諸侯。 3. 分居里:指將人民或官屬分配於各鄰里安居。 4. 成周郊:成周是東周的都城(今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6
《周書》畢命
1. 原文 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 2. 注釋 1. 康王:即周康王,周成王之子。 2. 命作冊畢:「命」是下命令,「作冊」即編寫封爵之文,「畢」是受命者,封於畢地的諸侯。 3. 分居里:指將人民或官屬分配於各鄰里安居。 4. 成周郊:成周是東周的都城(今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6
《周書》康王之誥
1. 原文 康王既尸天子,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 2. 注釋 1. 康王:周成王之子,名釗,為周朝第三代天子。 2. 尸天子:「尸」為代理祭祀、承續祖業之義,此處指康王正式繼承天子之位,舉行即位與祭天儀式。 3. 遂誥諸侯:於即位後隨即向諸侯頒布誥命,即宣佈治國的政策與施政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6
《周書》康王之誥
1. 原文 康王既尸天子,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 2. 注釋 1. 康王:周成王之子,名釗,為周朝第三代天子。 2. 尸天子:「尸」為代理祭祀、承續祖業之義,此處指康王正式繼承天子之位,舉行即位與祭天儀式。 3. 遂誥諸侯:於即位後隨即向諸侯頒布誥命,即宣佈治國的政策與施政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5
《周書》顧命
1. 原文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周公攝政後即位。 2. 將崩:將要去世。古代用「崩」形容天子之死。 3. 命:命令、囑咐。 4. 召公、畢公:周初名臣,分別為召穆公與畢公高,均為周室宗親重臣。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5
《周書》顧命
1. 原文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周公攝政後即位。 2. 將崩:將要去世。古代用「崩」形容天子之死。 3. 命:命令、囑咐。 4. 召公、畢公:周初名臣,分別為召穆公與畢公高,均為周室宗親重臣。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5
《周書》君陳
1. 原文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2. 注釋 1. 周公既沒:周公去世後,「沒」指死亡。 2. 命君陳:「君陳」是人名,為受命之官,具體職位不明,應是當時重要的卿士。 3. 分正:規劃與整治之意。「分」為分配、劃定,「正」為整治、規範。 4. 東郊:指成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5
《周書》君陳
1. 原文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2. 注釋 1. 周公既沒:周公去世後,「沒」指死亡。 2. 命君陳:「君陳」是人名,為受命之官,具體職位不明,應是當時重要的卿士。 3. 分正:規劃與整治之意。「分」為分配、劃定,「正」為整治、規範。 4. 東郊:指成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4
《周書》周官
1. 原文 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繼位後由周公輔政。 2. 黜殷命:「黜」為廢除、終止;意指終止殷商的天命與王統。 3. 滅淮夷:討伐並征服東南地區的淮夷部族。 4. 還歸在豐:「豐」為周原的京畿地區,即宗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4
《周書》周官
1. 原文 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2. 注釋 1. 成王:周成王,周武王之子,繼位後由周公輔政。 2. 黜殷命:「黜」為廢除、終止;意指終止殷商的天命與王統。 3. 滅淮夷:討伐並征服東南地區的淮夷部族。 4. 還歸在豐:「豐」為周原的京畿地區,即宗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4
《周書》立政
1. 原文 周公作《立政》。 2. 注釋 1. 立政:設立政事,指制定或施行治國之法 2. 周公:即周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成王,有「制禮作樂」等重大功績 3. 作《立政》:撰寫《立政》一篇,屬於《尚書》中的政論性文獻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立政》一文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4
《周書》立政
1. 原文 周公作《立政》。 2. 注釋 1. 立政:設立政事,指制定或施行治國之法 2. 周公:即周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成王,有「制禮作樂」等重大功績 3. 作《立政》:撰寫《立政》一篇,屬於《尚書》中的政論性文獻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立政》一文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4
《周書》多方
1. 原文 成王歸自奄,在宗周,誥庶邦,作《多方》。 2. 注釋 1. 歸自奄:成王從征伐奄國返回 2. 宗周: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即今陝西西安附近 3. 誥庶邦:「誥」是頒布命令或告誡,「庶邦」指眾多的諸侯國 4. 作《多方》:「作」為撰寫,《多方》是成王誥諭諸侯的政書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4
《周書》多方
1. 原文 成王歸自奄,在宗周,誥庶邦,作《多方》。 2. 注釋 1. 歸自奄:成王從征伐奄國返回 2. 宗周: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即今陝西西安附近 3. 誥庶邦:「誥」是頒布命令或告誡,「庶邦」指眾多的諸侯國 4. 作《多方》:「作」為撰寫,《多方》是成王誥諭諸侯的政書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3
《周書》蔡仲之命
1. 原文 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作《蔡仲之命》。 2. 注釋 1. 蔡叔: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弟,封於蔡,為蔡國始祖。 2. 既沒:已經去世。 3. 王命蔡仲:周王命令蔡仲繼位。蔡仲是蔡叔之子。 4. 踐諸侯位:承繼諸侯之位。 5. 作《蔡仲之命》:周王為此作誥命文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3
《周書》蔡仲之命
1. 原文 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作《蔡仲之命》。 2. 注釋 1. 蔡叔: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弟,封於蔡,為蔡國始祖。 2. 既沒:已經去世。 3. 王命蔡仲:周王命令蔡仲繼位。蔡仲是蔡叔之子。 4. 踐諸侯位:承繼諸侯之位。 5. 作《蔡仲之命》:周王為此作誥命文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3
《周書》君奭
1. 原文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 2. 注釋 1. 保:輔佐君主的重臣,有如監護人之義。 2. 師:教育君主、傳授道德與政事的老師。 3. 相:輔佐、協助。 4. 為左右:在君主身邊擔任左右輔佐的重要職位。 5. 不說:「說」通「悅」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君奭
1. 原文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 2. 注釋 1. 保:輔佐君主的重臣,有如監護人之義。 2. 師:教育君主、傳授道德與政事的老師。 3. 相:輔佐、協助。 4. 為左右:在君主身邊擔任左右輔佐的重要職位。 5. 不說:「說」通「悅」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無逸
1. 原文 周公作《無逸》。 2. 注釋 1. 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為輔佐成王執政的大臣。 2. 無逸:「無」是禁止的語氣詞,「逸」指安逸、放縱享樂;即「不可安於逸樂」。 3. 作:撰寫、制定;此處指周公撰文訓誡。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無逸》這篇文章,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無逸
1. 原文 周公作《無逸》。 2. 注釋 1. 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為輔佐成王執政的大臣。 2. 無逸:「無」是禁止的語氣詞,「逸」指安逸、放縱享樂;即「不可安於逸樂」。 3. 作:撰寫、制定;此處指周公撰文訓誡。 3. 白話文 周公撰寫了《無逸》這篇文章,用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多士
1. 原文 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 2. 注釋 1. 成周:即成王所建之新都,位於洛邑。 2. 既成:已經建成。 3. 遷殷頑民:將殷朝遺留下來頑固不服從的百姓遷徙至新都。 4. 周公:周公旦,文王之子,成王之叔父,攝政者。 5. 王命:天子所下之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3
《周書》多士
1. 原文 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 2. 注釋 1. 成周:即成王所建之新都,位於洛邑。 2. 既成:已經建成。 3. 遷殷頑民:將殷朝遺留下來頑固不服從的百姓遷徙至新都。 4. 周公:周公旦,文王之子,成王之叔父,攝政者。 5. 王命:天子所下之命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雷冥
2025/05/12
《周書》洛誥
1. 原文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 2. 注釋 1. 召公:周朝重臣,周公旦的兄弟,負責先期勘察與規劃新都。 2. 相宅:規劃選擇定都之地。 3. 周公:即周公旦,輔佐成王的重要賢臣。 4. 營成周:建造新的都城成周(即洛邑,今河南洛陽)。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2
《周書》洛誥
1. 原文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 2. 注釋 1. 召公:周朝重臣,周公旦的兄弟,負責先期勘察與規劃新都。 2. 相宅:規劃選擇定都之地。 3. 周公:即周公旦,輔佐成王的重要賢臣。 4. 營成周:建造新的都城成周(即洛邑,今河南洛陽)。 5.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2
雷冥
2025/05/12
《周書》召誥
1. 原文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誥》。 2. 注釋 1. 成王:周朝第二代君王,武王之子。 2. 在豐:居於豐地,即周原(今陝西長安)。 3. 欲宅洛邑:想要建都於洛邑(今河南洛陽)。 4. 使召公先相宅:命召公(周初賢臣)先去規劃營建。 5. 作《召誥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2
《周書》召誥
1. 原文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誥》。 2. 注釋 1. 成王:周朝第二代君王,武王之子。 2. 在豐:居於豐地,即周原(今陝西長安)。 3. 欲宅洛邑:想要建都於洛邑(今河南洛陽)。 4. 使召公先相宅:命召公(周初賢臣)先去規劃營建。 5. 作《召誥
#
尚書
#
文化
#
周書
雷冥
2025/05/12
《周書》梓材
一、 1. 原文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汝若恆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曰:『予罔厲殺人。』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肆往,奸宄、殺人、歷人,宥;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 2. 注釋 1. 厥庶民:他的平民百姓。 2.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
雷冥
2025/05/12
《周書》梓材
一、 1. 原文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汝若恆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曰:『予罔厲殺人。』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肆往,奸宄、殺人、歷人,宥;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 2. 注釋 1. 厥庶民:他的平民百姓。 2.
#
尚書
#
周書
#
文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