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該繼續還是放手?每個改變都是重新選擇的機會

愛,該繼續還是放手?每個改變都是重新選擇的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天,是歷經漫漫長夜後的清晨。

在那之前的幾週,白天在家人朋友面前總是笑著說我沒事,並在關心的眼光下互道晚安,他們的口中說著,一切都會過去的,都會沒事的,我也是這麼深信著。而每當到了夜深人靜,忍了整天的偽裝,隨著房門緩緩關上的那刻,心中的不安、彷徨和委屈,又會迅速地籠罩著我。整個晚上,我無聲地坐著哭、躺著哭、站著哭,在以為眼淚終於要乾了的時候,發現怎麼手上又握著一張濕透了的衛生紙,那些時刻的無助和痛苦,至今想起,彷彿心裡的某個角落,還是會隱隱地抽痛。


那日早晨,我躺在凌亂的床鋪上,右手邊是一坨又一坨的衛生紙團,左手邊的手機裡播放著《你不是第一個離開的人》。那一刻,我無力地望著天花板,眼角已近乎乾涸的淚痕,下一秒似乎又要冒出新的悲傷。我對自己說,我要繼續這樣活下去嗎?「不,我不要。」在問題冒出來時,我近乎同一時間地回覆我自己。我坐起身來,走到書桌前,翻開空白多日的日記本,寫下了我心中的疑問。

絕望中,我試著理性的分析我自己所求的究竟是什麼?

絕望中,我試著理性的分析我自己所求的究竟是什麼?



隨著一筆一字的下寫我的疑問,隨著每一個優點和缺點的分析,原來那些物質生活、在北歐異地生活的美好、剛住進買下的心儀裝潢風格的房子、另一半優渥的經濟來源、自己在異地剛剛穩定下來的工作崗位,這些看似對我來說無法割捨的優點,相比於照顧好我自身的身心,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要為了這些看似優渥和令人稱羨的物質生活,忍受另一半隨時可能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嫖妓,更別說是接下來準備懷孕生子,要承擔這些未知的痛苦嗎?寫到最後的我,近乎直覺地寫下:「為什麼要讓自己活得那麼痛苦?放過自己,重新來過,沒有什麼好怕的。」寫於 2022年8月29日早晨時分。


從那天在心裡做下了選擇,到和當時的另一半提出分開的請求,以及分開後進入人生低潮,在各種掙扎中努力活下來,都是後話了。如今再回頭看,我感謝當時的自己,寫下了這些寶貴的文字,在那個傷心欲絕的時刻,能夠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讓我能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走向。我想記錄這樣的時刻,分享給正在歷經痛苦的你,希望你也能給自己重新選擇的機會。


我將這一篇作為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將這作為一個人生的轉折點,接著寫寫在那之前跌跌撞撞的我,以及紀錄那之後體悟人生的我。你也曾迷惘嗎?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心之所向。


20.03.2025 @ Taipei, Taiwan

avatar-img
療心旅人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時光,是最美的旅程。 我想試著專注於自己的感受,紀錄著那些隨著歲月流逝而起伏的情緒軌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療心旅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決定結束婚姻關係時,我試圖想讓自己好起來,就像過往的戀情一樣,我知道我自己會好起來,但是我越努力,我就越徬慌、越無助,我試著在網路上找尋解答,找尋讓自己好起來的特效藥。事實是,走出低潮沒有特效藥,我只能接受事情的發生,並試圖與之共存。但當時找到的資訊,還是讓我做出了一些嘗試,我想在這裡一一記錄。
這次來分享真正的野外經歷! 我過去一年多參與的野外內容,大多是去架設地震儀器,例如 geophone, smart solo...
插播日常紀錄一則,最近我們校區(University of Helsinki 的Kumpula campus )要蓋 新的Science high school大樓,沒錯就是個自然科學高中新大樓。 如圖,就在我們系館門口😆 看來以後上班會看到不少小鮮肉(痾,抱歉離題了…) 身
剛決定結束婚姻關係時,我試圖想讓自己好起來,就像過往的戀情一樣,我知道我自己會好起來,但是我越努力,我就越徬慌、越無助,我試著在網路上找尋解答,找尋讓自己好起來的特效藥。事實是,走出低潮沒有特效藥,我只能接受事情的發生,並試圖與之共存。但當時找到的資訊,還是讓我做出了一些嘗試,我想在這裡一一記錄。
這次來分享真正的野外經歷! 我過去一年多參與的野外內容,大多是去架設地震儀器,例如 geophone, smart solo...
插播日常紀錄一則,最近我們校區(University of Helsinki 的Kumpula campus )要蓋 新的Science high school大樓,沒錯就是個自然科學高中新大樓。 如圖,就在我們系館門口😆 看來以後上班會看到不少小鮮肉(痾,抱歉離題了…) 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