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空:建築師怎麼想的?

我的天空:建築師怎麼想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住在一戶年近三十年的社區大樓。

剛入住時,其中一面窗戶往下看,是家已休業的保齡球館,平視向前望去,是車水馬龍的主幹道,因此有著交通的便利,又有住宅區的寧靜的優點。


十多年前,保齡球館拆了,改建為四層樓的住宅,新蓋的房子和我家,棟距太近了,在建造時時,從自家窗戶望過去,新房子内部格局可謂一覽無疑。

建築師怎麼想的?兩邊住戶被看光光,簡直毫無隱私可言,也犧牲了採光,生活品質都差了。

可能建商就是要賺大錢的,房子隔出兩排四層樓的透天厝,第一排面臨大馬路,成為住商混合宅,第二排是純住宅,單層的樓地板面積偏小,屬於向上發展的透天厝。

第一層除了第一排的店面,店面後方為住戶的停車場。每户住宅是從二樓至四樓,我想住在裡面的人,身體很健康,每天上下樓梯幾趟,全運動到了。

我再也看不到大馬路上,上下班交通巔峰時刻, 車子一台接著一台的密級移動,感受普羅大眾為著工作打拼的感動,就連窗户也不再打開,在煮飯時間不小心打開窗户,還可以聞到不知那家炒菜的油膩味,有點噁心!距離太近了,窗簾也不太拉開,室內光線因此也差了。

我再也看不見窗外那片天空了!早知就買較高樓層。還好!有其他窗戶可以看見天空,我總是慣性地對環境妥協、舉白旗。


從我家陽台正前方望去,下方是社區的中庭花圃,再過去是三四棟自建不規則的二層樓透天厝,再來又是一棟社區大樓。

半年前那棟樓的後面、側邊搭起了鷹架,罩上一層透明藍色的沙網。

後來聽說,是後面新蓋的大樓施工時,可能是地基挖得深時,靠近的社區大樓地層被掏空,造成這棟社區大樓出現裂縫,現在不知用什麼工法在補強,不知還要歷時多久?

從陽台看過去,兩棟大樓間隔太近了,而且是蓋大樓,忍不住想碎念,建築師怎麼想的?

我想,如果我是那社區後面那排的住戶,整個房子被鷹架、大片藍色帆布網包圍,牆壁有著裂縫,要如何用正向心態去面對這樣的處境?整個心情和蓋住鷹架藍色沙網一樣,都blue起來了!


從我家陽台望去,大約兩百公尺處也在蓋大樓,只見大樓越來越高,不知要蓋幾層?

昔日往那方向看去,可見初升的太陽,如今是見不著了。

我家的天際線被一棟棟冒出來的新大樓畫出來,我被一棟比一棟高的大樓包圍著,我的天空越來越窄了!

~全文完~





avatar-img
ESME的故事人生沙龍
124會員
69內容數
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聆聽,我以這樣的方式生活著。 有時,他們願意說, 我就傾聽, 期許自己成為耹聽者。我期許自己把所理解的,寫成故事。如果你們在當中有所感動,我會很開心。 如果沒有,就算了!因為,在那麼多的文章中,偶然的相見,就是有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第一次吃到桑椹的經驗,以及親手製作桑椹果醬的過程與心得分享。從兒時聽聞二十四孝故事的桑椹,到親眼見到佛堂後院的桑椹樹,以及友人贈送的桑椹,作者詳細描述了桑椹的外觀、採摘的辛苦與製作果醬的步驟,最後以享用桑椹醬土司的早餐作結,表達了對這平凡卻美好的日常的珍惜。
本文是作者對年糕(粿)的回憶。從小時候母親親手製作的各種粿,到後來在菜市場發現一位老闆娘製作的客家菜包和粿,很有媽媽的味道。除夕前夕購買,炸粿給父母吃,成為家中成員最美好的回憶殺 。
寶月去加護病房探訪文珊,多次的輕生,已讓家人身心俱疲。故事以寶月的一場夢境結束,意謂著文珊離世前,向寶月告別,她們就是深愛彼此的姐妹。
第一次吃到桑椹的經驗,以及親手製作桑椹果醬的過程與心得分享。從兒時聽聞二十四孝故事的桑椹,到親眼見到佛堂後院的桑椹樹,以及友人贈送的桑椹,作者詳細描述了桑椹的外觀、採摘的辛苦與製作果醬的步驟,最後以享用桑椹醬土司的早餐作結,表達了對這平凡卻美好的日常的珍惜。
本文是作者對年糕(粿)的回憶。從小時候母親親手製作的各種粿,到後來在菜市場發現一位老闆娘製作的客家菜包和粿,很有媽媽的味道。除夕前夕購買,炸粿給父母吃,成為家中成員最美好的回憶殺 。
寶月去加護病房探訪文珊,多次的輕生,已讓家人身心俱疲。故事以寶月的一場夢境結束,意謂著文珊離世前,向寶月告別,她們就是深愛彼此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