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聽見桑椹這種水果,是童年時期的二十四孝故事,一位名為蔡順的孝順事蹟,那時我仍有顆純真的心靈,真心相信世間有至純至孝之人,感化了盜匪,更感動了天地神明。那時,我未曾見過桑椹的模樣。
第一次看見實體桑椹及桑椹樹時,正值青少年時期,是在一間三合院式的佛堂,一位出家小師父捧著鐵盆,上面裝著滿滿一串串的桑椹,在光線折射下,暗紫色的光澤,像是魔法故事該出現的果實。
我好奇道:「這可以吃嗎?那是什麼呀?」「桑椹啊!……是在後院摘下來的。」小師父含笑回答,莫非看透我是個小吃貨。
哦!原來這就是傳說中二十四孝的桑椹。一位佛堂廚師志工告訴我:「有人稱為黑鑽石哦!」嗯!的確是,桑椹在光線折射下,如同鑽石般閃爍,只是没有鑽石的硬度、久遠。
而後我還跑去佛堂後面的空地,只見雜草堆中有棵不太高的樹木,茂密的綠葉中,有著黄、紅、紫深淺不一的桑椹,果實纍纍,非常好看,摘起來吃,酸酸澀澀的,有原始天然的味道,沒有市售水果的甜膩。
友人住家前面有棵桑椹樹,她移居時就在那兒,不知何人栽種,每到四月天,桑椹的季節,她會採摘,聊天時得知我會自製果醬,就送來好多桑椹,這是我第一次做桑椹果醬。
我在清洗桑椹時,在剪掉桑椹枝時,花了不少時間,意識到為何這類水果為無法普及,費工且不好存放,也心存感激朋友花了許多時間採摘,是揪感心的心意。
我削了一個蘋果,兩顆檸檬皮,檸檬表皮剁碎碎地,其餘擠檸檬汁過濾,蘋果切塊。將蘋果塊及1/3桑椹用果汁機打成果汁,成為基底。
接下來將果汁基底及剩餘2/3的桑椹放置鍋中熬煮,在熬煮過程中不斷攪拌,並拿把剪刀剪碎其餘桑椹,過程中放入檸檬汁、檸檬表皮碎片和糖,調成我喜歡的味道。
蘋果是增加桑椹的果膠濃稠感,檸檬汁是提味的魔法棒,檸檬表皮及未打成果汁的桑椹,是滿足人類咀嚼時想要的口感。
工序簡單,就是要耐心不斷地攪拌,是提煉精華的必經過程,像極人生的修煉手册,攪拌到黏稠的果膠感,即可關火,最後裝了四瓶桑椹醬,即將為我的早餐增添色彩。
隔天一早,以滴漏方式煮了杯曼巴咖啡,烤了三片土司,一片塗上橄欖油、一片塗上桑椹醬、一片原味土司,切了些木瓜,這就是我的庶民早餐。
不冷不熱的天氣,吃個有桑椹醬的早餐,配上大大杯的黑咖啡,是開啟一天不錯的方式,我想說:好個人間四月天。

我的庶民早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