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升值能解決臺灣對美貿易順差問題嗎?

新臺幣升值能解決臺灣對美貿易順差問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年來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美國甚至揚言對台灣商品課徵高額關稅以求「對等」​。2024年美國從台灣進口達1,162.6億美元,而出口僅423.4億美元,造成約739億美元的對台貿易逆差​。面對美國壓力,有人提議透過新台幣升值來縮小逆差、緩解美方不滿。但讓台幣升值真能奏效嗎?

一、台幣升值對貿易順差的影響


新台幣升值意味著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在美元價格上升,美國消費者或企業的購買成本提高,理論上有助於降低美國對台灣產品的需求,從而縮減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為複雜,尤其在科技產業和半導體等領域,台灣產品常常缺乏可替代性,需求彈性較低,因此升值對於順差縮減的實際效果可能有限。

二、對經濟成長的潛在影響


由於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升值後產品競爭力下降,出口量可能會受到抑制,進一步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尤其是汽車零件、鋼鐵等價格敏感度較高的產業,可能更快地感受到出口量的明顯下滑。但另一方面,進口原物料價格下降,可能有助於降低國內物價水準,提升內需購買力。

三、國際談判及貿易競爭格局


若台灣明顯採取升值策略以緩解美方壓力,可能被視為是以匯率作為貿易談判手段,儘管不一定符合美國「匯率操縱國」的定義,但仍可能影響國際形象。此外,與台灣競爭的中國、韓國、日本的貨幣近年來普遍呈現貶值趨勢,台幣升值可能進一步加劇台灣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劣勢,這將不利於的經濟發展。


四、近年來的實際數據比較


根據2020年至2024年的數據:

raw-image


表1可以看出,2020年至2024年,新台幣相對美元小幅貶值,而日圓和韓元對美元貶值明顯更劇烈。人民幣則先升後貶,2024年略貶值至比2020年還弱一些的水準。匯率變動影響了各國產品的美元計價成本,進而反映在對美貿易數據上。


raw-image


表2可以看出,美國在過去五年對上述四國皆為龐大逆差,但走勢各異。台灣對美順差從2020年的約302億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約739億美元,五年間增長了一倍多​。特別是2024年台灣順差激增,較前一年大幅擴大了將近260億美元​。這反映美國對台灣商品(尤其是科技產品)的需求暴增,以及部分產業供應鏈從中國轉向台灣所致。


同期間南韓對美順差也快速擴大,2024年達66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約2.6倍​。日本對美順差則相對穩定,小幅增加後在2024年略有回落​。中國對美順差一直最大,2020年約3,080億美元,在2022年達到約3,821億的高峰,之後因中美貿易摩擦和供應鏈調整,2023年驟降至2,791億,2024年回升至約2,954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匯率走勢與順差變化並非一一對應。例如日本日圓大幅貶值,本應利於出口,但日本對美順差在2023-2024年卻下降了一點,原因可能是日本增加從美國進口能源或美國對日出口成長。反之,相對其他國家對美的匯率,新台幣雖然比較強勢,貶值幅度較少,但順差仍然飆高,說明產品結構、市場需求變化及供應鏈調整往往比匯率因素更能左右順差規模。

若想以台幣升值,來換取美國降低關稅,不見得真正打中美方的核心需求。或許美方需要的是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直接投資,整個科技產業鏈的移轉,也或許是需要台灣更多美國的公債也說不定。


結論


透過台幣對美元升值作為減少對美國順差擴大的方式,在理論上具有一定效果,但實務效果有限且可能帶來負面經濟影響。要有效處理貿易失衡問題,不能只靠台幣升值,仍需採取更全面的措施,如調整產業結構、開放市場准入、分散外銷市場、以及提升內需比重等策略,方為長遠之計。



raw-image



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2020–2024年對美貿易數據​census.gov​census.gov
  • 美國人口普查局,外貿統計資料庫,2020–2024年美國對台灣、中國、南韓、日本貨物貿易收支​census.gov​census.gov
  • 美國財政部,《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2024年11月​focustaiwan.tw​
avatar-img
classicme的沙龍
126會員
74內容數
分享人生體會,有感而發而已。謝謝您的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ssic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年台灣清明連假的起手式,可能就是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重磅新聞。一早看到32%的對等關稅,遠高於預期數據20%,應該驚醒許多睡夢中的台灣人,我也不例外。於是試著蒐集相關資料,重新整理思緒。 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曾直接指出,關稅戰本質上就是「某種程度的戰爭行為(an act of war
2025年台灣清明連假的起手式,可能就是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重磅新聞。一早看到32%的對等關稅,遠高於預期數據20%,應該驚醒許多睡夢中的台灣人,我也不例外。於是試著蒐集相關資料,重新整理思緒。 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曾直接指出,關稅戰本質上就是「某種程度的戰爭行為(an act of war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波瀾。川普究竟是瘋人或是談判高手?從這場關稅攻防戰看來,川普許多看似衝動的決策,其實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心理策略。而馬斯克的作風,正好呼應川普這種「不按牌理出牌」卻依然成功的作風。從心理學與書本出發,我們不僅能看見政策背後的算計,更能讀懂權力場上的人性風景。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波瀾。川普究竟是瘋人或是談判高手?從這場關稅攻防戰看來,川普許多看似衝動的決策,其實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心理策略。而馬斯克的作風,正好呼應川普這種「不按牌理出牌」卻依然成功的作風。從心理學與書本出發,我們不僅能看見政策背後的算計,更能讀懂權力場上的人性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