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ChatGPT-4o|莉奈醬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月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68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最近市場被股市下跌、關稅談判的消息所充斥,基本面失靈,過去支撐股價的業績、成長性與殖利率題材,面對到川普的「關稅」都顯得黯淡無光。
今天跟朋友閒聊的時候,我戲稱川普的「關稅」就彷彿「劇毒」,不管什麼東西碰到都會直接死翹翹,近期「邏輯投資」撰寫短評的材料-KY(4763)(文章請見:潛力股短評|材料-KY(4763)能從中美關稅戰受惠嗎?)就是一例,即便公司發新聞稿認為關稅對公司是利多,股價依舊疲軟。

圖片來源:ChatGPT-4o|達西醬
甚至川普的「關稅」政策也讓不少公司老闆「習得無助」,例如自行車大廠巨大(9921)的董事長劉湧昌就自嘲已患有「川普憂鬱症」,企業經營層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投資人心情勢必成天坎坷不安。

但現階段真的只能躺平嗎?非也,「邏輯投資」認為我們可以嘗試理解川普「關稅」政策的目標與可能走到的終點(或者平衡點),儘管川普是個狂人,但他一定也有自己的目標與生存策略,因此與其整天抱怨他、謾罵他,不如試著理解他,並嘗試進行第二層的思考,或許能找到市場忽視(或刻意掩蓋)的可能性也說不定。
而且我想提醒讀者,投資還是得「樂觀」一點才行!
悲觀的人很難堅持走到終點,但投資這場比賽,中途退出的人往往是輸家。
P.S. 本文內容相當長,如果讀者時間有限,或已具備關稅戰的背景知識,建議可以直接跳到「『關稅戰』的狀況推測」段落開始閱讀。
理解美國經濟的四大循環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川普發起全球關稅大戰背後希望處理的議題,以及美國政府長期積累的困境,以下將引用中國經濟學家向松祚的論點,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聽他的演講,連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