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眼淚落下的聲音

聽見眼淚落下的聲音

千千-avatar-img
發佈於愛情與文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多久,沒有好好哭一場了?

不是那種故作姿態、惹人憐惜的啜泣,也不是戲劇裡誇張渲染的嚎啕。而是真真實實,像童年時那樣,因為一點委屈、一絲失落,或是突如其來的巨大感動,讓溫熱的液體毫無預警地湧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帶著鹹澀,卻也洗滌了心上的塵埃。

城市的光影流轉得太快,我們學會了用微笑包裹盔甲,用忙碌填滿空隙,用「我很好」來應對所有探詢。堅強,彷彿成了長大後必須佩戴的勳章,熠熠生輝,卻也沉重冰涼。於是,眼淚這種太過柔軟、太顯脆弱的語言,便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藏在眼底深處,藏在深夜無人的角落,久而久之,竟像是遺忘了它的存在,甚至,遺忘了自己原來是需要它的。

方格子的這個「#落淚挑戰」,像一聲溫柔的提醒,在喧囂中悄然響起。它問我們,是不是忘了怎麼哭,忘了眼淚其實是靈魂的出口?

我想起多年前,一個夏日午後,收音機裡傳來一首老歌,旋律並不特別哀傷,歌詞也非字字泣血,可就在某個轉音處,毫無來由地,我的眼淚就這樣掉了下來。不是因為憶起了某段逝去的戀情,也不是感懷年華的流逝,更像是一種,被旋律裡某種純粹的、近乎天真的東西觸動了,瞬間瓦解了所有日常堆砌的防備。那一刻,沒有旁人,只有蟬鳴、微風,和淚水靜靜流淌的聲音。那是一種釋放,也是一種與內在自我久違的重逢。

有時,觸動淚腺的,是書頁裡一句深刻描寫遺憾的句子,讓人恍然驚覺,原來自己心底也有著相似的缺口。有時,是電影散場燈亮起時,為劇中人物的命運流轉而嘆息,那淚水,彷彿也流給了平行時空裡,可能做出不同選擇的自己。更多時候,或許是翻看舊照片,看見早已遠離的親人、或是已經奔赴彩虹橋的毛孩,牠們曾經溫熱的依偎、無條件的信任,凝結在泛黃的影像裡,瞬間就能讓淚水潰堤。

眼淚,從來不是軟弱的同義詞。它更像是一種誠實,一種面對內心感受的勇氣。它像雨水,滌淨蒙塵的窗,讓我們重新看清世界的輪廓,也看清自己真實的模樣。那些積壓在心頭,說不清道不明的鬱結、懊悔、感動與溫情,往往就在一場酣暢淋漓的哭泣後,悄悄地和解,沉澱。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也感覺心頭沉甸甸的,如果你也忘了上次為自己哭泣是什麼時候,那麼,就讓眼淚流下來吧。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或者就在這方格子的文字之間,允許自己卸下堅強的偽裝,聽一聽眼淚落下的聲音。那不是羞恥,而是一種溫柔的自我擁抱。

讓我們一起,在這場溫柔的挑戰裡,找回好好哭一場的能力,然後,擦乾眼淚,帶著更清澈的心,繼續前行。



avatar-img
致每段沒結局的愛情
17會員
108內容數
我們都曾相信,每一段愛情都有它的答案。 可是走著走著才發現,有些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 收集這些散落在人生角落的愛情拼圖, 有時候陪你一起笑、一起罵,靜靜地坐在窗邊陪你發呆。 讓我們陪你慢慢走回自己的心裡。 🔗 每週更新:愛情診療室 🔗 不定期:讀者投稿公開信 🔗 偶爾加碼:戀愛片段手寫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記憶如同潮濕的港灣,停泊著那些沒有結局的愛情。本文藉由普魯斯特等文學視角,探討記憶如何因缺乏結局而重塑、美化或扭曲過往,使人縈繞於「如果當時」的想像與遺憾。關鍵不在消除這些記憶,而在理解其主觀與重構的本質,學習與這些感受溫柔共存,而非被其束縛,才能更清醒、更自由地前行。
別再依賴追問「你愛不愛我」來獲取安全感。本文建議,成熟的愛需要安全感的自給自足,可透過3個關鍵練習:1. 設立健康的心理界限,守護內在空間;2. 用理性思考,遏止焦慮的災難式想像;3. 建立獨立的自我價值感,讓愛情成為錦上添花。這樣才能擁有平衡且長久的關係。
體悟人生的龐大與潛在荒蕪,本文認為,真正的力量來自成為微小快樂的「拾穗人」。用心留意並拾取日常中被忽略的美好——感官細節、自然低語、平凡慰藉、人情微光——我們便能匯聚足以溫暖心房的點點星辰,獲得安頓於當下的力量,使漫漫長路得以承受,並透出溫柔微光。
記憶如同潮濕的港灣,停泊著那些沒有結局的愛情。本文藉由普魯斯特等文學視角,探討記憶如何因缺乏結局而重塑、美化或扭曲過往,使人縈繞於「如果當時」的想像與遺憾。關鍵不在消除這些記憶,而在理解其主觀與重構的本質,學習與這些感受溫柔共存,而非被其束縛,才能更清醒、更自由地前行。
別再依賴追問「你愛不愛我」來獲取安全感。本文建議,成熟的愛需要安全感的自給自足,可透過3個關鍵練習:1. 設立健康的心理界限,守護內在空間;2. 用理性思考,遏止焦慮的災難式想像;3. 建立獨立的自我價值感,讓愛情成為錦上添花。這樣才能擁有平衡且長久的關係。
體悟人生的龐大與潛在荒蕪,本文認為,真正的力量來自成為微小快樂的「拾穗人」。用心留意並拾取日常中被忽略的美好——感官細節、自然低語、平凡慰藉、人情微光——我們便能匯聚足以溫暖心房的點點星辰,獲得安頓於當下的力量,使漫漫長路得以承受,並透出溫柔微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