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鍵字研究與SEO策略中,對手的強弱直接影響你能否成功搶佔搜尋排名。因此,學會科學化、系統化地評估競爭對手,是每一位行銷人必備的能力。
一、評估競爭對手時需考慮的要素
- 可排名數量
除了新聞、圖片、維基百科、政府或大型權威網站等難以撼動的結果之外,實際上還剩下多少可以競爭的頁面?這代表你切入這個關鍵字時,真正有機會排名的空間有多少。 - 目前排名的主要對手
觀察該關鍵字目前在搜尋結果前幾頁出現的網站,有哪些是你的直接競爭者?他們的內容品質、網站結構、SEO優化程度如何? - 對手的實力與品牌影響力
是否有大型電商、知名媒體、產業龍頭(如博客來、小三美日、雅虎商城等)長期佔據前幾名?這些強勢對手往往擁有大量資源、內容與反向連結,競爭難度會大幅提升。
二、三種簡易判斷競爭難度的方法
方法一:觀察網域級對手數量(Domain-Level Competitors)
- 搜尋結果前5頁中無網域級對手:競爭較小,容易進榜。
- 1-10個網域級對手:競爭中偏小,有機會突圍。
- 10-20個網域級對手:競爭中等,需要更佳內容與SEO策略。
- 20-30個網域級對手:競爭中偏上,需投入更多資源。
- 超過30個網域級對手:高難度,建議避開或另尋利基。
註:網域級對手指的是經營完整網站且有明顯SEO優化的競爭者。
方法二:觀察首頁高質量網站數量
- 首頁無網站(多為論壇、問答等):競爭小,容易進榜。
- 首頁有1-3個網站:競爭中偏小。
- 首頁有4-5個高質量網站:競爭中等。
- 首頁有6-8個高質量網站:競爭中偏上。
- 首頁有8個以上高質量網站:高難度,需審慎評估。
高質量網站指的是內容豐富、權威度高、擁有大量外部連結的網站。
搜尋“慢跑”會有多個高質量網站,並且都是域級,如Women's Health、美麗佳人等...


但是“半夜在田裡慢跑”,只有ptt、youtube、Treads,沒有域級對手多為論壇跟平台,競爭小,可以推一波半夜在田裡慢跑

方法三:觀察廣告競爭程度
- 廣告排名數量0個:競爭較小,SEO空間大。
- 1-3個廣告:競爭中偏小。
- 3-6個廣告:競爭中等。
- 6-10個廣告:競爭中偏上。
- 超過10個廣告:高難度,代表該關鍵字商業價值高,競爭激烈。
日本旅遊,多個贊助商廣告,難度高

非洲旅遊,只有一個,競爭低,但相對比較少人想去非洲😅

沒有人為高斯做廣告😭

三、綜合分析與策略建議
- 多角度評估:建議三種方法交叉參考,避免單一指標誤判市場。
- 聚焦利基市場:若主流關鍵字競爭過於激烈,不妨轉向長尾關鍵字或區域型、細分市場,找到屬於自己的突破口。
- 強化優勢而非只補弱點:大多數品牌只想彌補短板,卻忽略強化現有優勢。建議盤點自身資源,將優勢最大化,並在有機會的領域深耕。
總結:
評估競爭對手強弱,是關鍵字策略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唯有深入分析、精準判斷,才能制定有效的內容與SEO佈局,提升在搜尋引擎中的能見度與轉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