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索】溫柔教人,踏實修己

【行走中的思索】溫柔教人,踏實修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人與人相處之中,

我們總難免會看到別人的不足,也總忍不住想指正、想糾正。

但指正一個人的錯誤,到底該怎麼拿捏分寸?

教導別人進步,又該如何讓對方真正能夠接受?

這些問題,看似微小,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修養與成長。


古人有言:

  • 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
  • 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責備一個人,不必用盡全力刺痛;

教導一個人,也不該設立遙不可及的高標。

因為真正有智慧的人,

不是只看「自己說了什麼」, 而是思考——

對方能不能承受能不能做到

教育,不是用來展示自己的高明,

而是為了點燃別人心中的微光。


在自己的修行上,我也常提醒自己:

  •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
  • 不急功近利,也不虛偽道德。

真正的成長,不是靠一時的激情衝刺,

也不是靠表面的虛偽偽裝, 而是每天,在日常的細節裡,一點一滴去踐行自己的信念。

  • 在說話的語氣裡,藏著尊重。
  • 在面對別人過錯時,留有溫度。
  • 在看待自己的時候,保持誠實與謙卑。

人生如行走,

每一步都可能踩到石頭,每一步也可能跨過風景。

願我們在與人相處時,少一些苛責,多一些溫柔;

願我們在自我修行上,少一些浮誇,多一些踏實。


你呢?

在日常的互動中,你也曾經遇過什麼讓你思索「如何教人、如何自持」的時刻嗎?

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在行走中,一起思索與修煉。

raw-image

(原文與圖片發表於2020.11.22,黃同慶拍攝於上海)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15會員
165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同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旅行不只是走過風景,更是靈魂在另一個緯度的甦醒。透過加拿大學者加博·塞普雷吉提出的六個頓悟時刻,結合自身經歷,思索旅行與生命的深層意義。每一段旅程,不只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對世界、對自己的重新閱讀與深刻感受。旅行,其實就是另一種生命的展開。
努力與升職加薪真的有直接關係嗎?從一則網路圖文引發的共鳴出發,帶你一起思考:努力無法看到成果時,是誰該負責?環境與個人心態的影響又是什麼?真正的努力,不是為了升遷或表現,而是源自對自我成長的執著。一起在行走中,重新校準內心的方向。
人類天性中藏著一種微妙的慣性:一旦認定了喜惡,便傾向尋找各種證據來鞏固自己的偏見。從討厭一個人到否定一個國家,月暈效應無聲地操控著我們的判斷。這篇思索,邀你一起重新看見個體與全體之間的細微界線,在偏見與理解之間,留下一點呼吸的空間。
旅行不只是走過風景,更是靈魂在另一個緯度的甦醒。透過加拿大學者加博·塞普雷吉提出的六個頓悟時刻,結合自身經歷,思索旅行與生命的深層意義。每一段旅程,不只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對世界、對自己的重新閱讀與深刻感受。旅行,其實就是另一種生命的展開。
努力與升職加薪真的有直接關係嗎?從一則網路圖文引發的共鳴出發,帶你一起思考:努力無法看到成果時,是誰該負責?環境與個人心態的影響又是什麼?真正的努力,不是為了升遷或表現,而是源自對自我成長的執著。一起在行走中,重新校準內心的方向。
人類天性中藏著一種微妙的慣性:一旦認定了喜惡,便傾向尋找各種證據來鞏固自己的偏見。從討厭一個人到否定一個國家,月暈效應無聲地操控著我們的判斷。這篇思索,邀你一起重新看見個體與全體之間的細微界線,在偏見與理解之間,留下一點呼吸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