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貼出這樣一張圖文:

(轉貼於鋼筆鼠臉書社團)
「很多人在職場上一開始都很努力積極,但時間久了就開始放鬆拖延,並不是他們虛偽做作,而是終於發現,努力跟升職加薪完全是兩件事。」
短短一句話,引來無數共鳴。
留言區更有人感慨直言:「對啊……拍馬屁才是王道。」
這樣的對話,像是一面鏡子,
映照著許多人在職場中無奈又現實的心境。
也讓我忍不住想問——
各位朋友,你們怎麼看呢?
就我自己觀察,這樣的現象,其實隱含了三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為何努力了,卻選擇放棄?
一個人從積極到拖延,往往不是因為變壞了,而是努力看不到效果。
那麼,這究竟是誰的問題?
是主管沒能教導成功的方法與方向?
還是自己未曾真正抓住工作的重點與公司前進的軌跡?
二、環境使然,還是能力瓶頸?
時間久了開始鬆懈, 是因為周圍的文化默許平庸, 還是個人遇到瓶頸,卻沒找到突破之道?
如果「六十分就能過關」成了默許的標準, 又有多少人願意自我要求、勇敢精進呢?
三、努力與升遷,本來就無直接關係?
回想起我過去整理過的資料, 組織中促成升職的九個常見原因,或是對企業主或高階主管訪談過程中,「努力」從來不曾出現; 加薪的四大因素中,也未曾把「努力」列為關鍵。甚至有多名受訪者對我表明,最怕「那種努力的笨蛋」...
努力與積極,原本就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態度,
不是交易的籌碼,也不是升遷的保證。
若只是為了加薪升職才選擇努力, 那樣的態度,既不純粹,也不長久。
走在職場這條路上,我們需要努力,
但更需要努力在對的方向上,
努力在看得懂自己的人生企圖上。
真正的努力,不是演給誰看,不是交換條件,
而是——在這個混沌又喧囂的世界裡, 守住自己那份對成長、對專業、對未來的執著。
你呢?
你曾經在哪個時刻,感受到努力的迷惘? 又是怎麼調整自己,讓努力成為內在的堅持? 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在行走中思索。
(原文發表於2020.12.15黃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