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索

含有「行走中的思索」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常州,一座在繁華與靜謐之間自有節奏的城市。從人潮適中的環球港,到便利高效的BRT交通網,處處可感受到生活的舒適與從容。短短四天停留,卻讓人重新學會慢下來、看見城市的溫柔。旅行,不只是打卡,更是與自己和世界的一場靜靜對話。
Thumbnail
宋教仁——那位三十二歲殞落的民初政治天才,是國慶日真正的催生者。他一手策動武昌起義、推動憲政改革,卻最終倒在權力的陰影裡。在上海宋教仁墓園,那隻被蛇纏足的雄鷹讓我反思:一個人改變時代,時代卻不總善待這個人。願歷史記得他曾經想飛的方向。
Thumbnail
在上海的一場課程裡,意外遇見了一群有趣的靈魂。有人以音樂觸動心弦,有人以故事遨遊海洋,有人以勇氣挑戰高空。從練習室到海上平台,每一個片段都折射出生命的自由與熱情。在這個世界上,遇見真誠、有趣的人,是最值得感謝的美好時刻。
Thumbnail
成都,古蜀之地, 在這座悠然散步的城市裡, 我騎單車經過一處安靜而神秘的門樓——青羊宮。 名字一出,心中便是一震: 不會是那個傳說中,老子千里赴約、千年不滅的青羊宮吧? 懷著一份既期待又敬畏的心情, 我推開歷史的門扉,走了進去。 青羊宮,一座道教聖地的誕生 青羊宮,位於成都市青羊區,
Thumbnail
在指正他人或教導善行時,真正的智慧在於拿捏分寸與保有溫度。透過「攻人之過勿太嚴,教人之善勿過高」的古訓,思索如何在日常中實踐溫柔而堅定的修養。成長不在虛偽與急功,而在於每一次真誠的對待與踏實的行走。人生路上,溫柔教人,亦是踏實修己。
Thumbnail
旅行不只是走過風景,更是靈魂在另一個緯度的甦醒。透過加拿大學者加博·塞普雷吉提出的六個頓悟時刻,結合自身經歷,思索旅行與生命的深層意義。每一段旅程,不只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對世界、對自己的重新閱讀與深刻感受。旅行,其實就是另一種生命的展開。
Thumbnail
挑戰玉山西峰與主峰,一場在風雨中找回心靈原鄉的旅程。走過西峰的大草原,攀上主峰的狂風與霧氣,遇見專業又溫暖的MIT台灣誌嚮導們,聆聽山林故事,感受台灣每一座山如同一個國家的豐富樣貌。每一步,都是與自然的深度對話。
Thumbnail
走訪昆明西南聯大舊址,追尋那群在亂世中堅守信念的靈魂。從廢墟中孕育出菁英的故事,到對「好人是否有好報」的深層思索。穿越歷史的風沙,在這座舊址中聽見信念與理想的回聲。無問西東,善意永不孤單。
Thumbnail
人類天性中藏著一種微妙的慣性:一旦認定了喜惡,便傾向尋找各種證據來鞏固自己的偏見。從討厭一個人到否定一個國家,月暈效應無聲地操控著我們的判斷。這篇思索,邀你一起重新看見個體與全體之間的細微界線,在偏見與理解之間,留下一點呼吸的空間。
Thumbnail
從遠藤周作的《深河》出發,作者反思生活與人生的本質差異。透過書中主角對母親與妻子的回憶,對照自己在BE團隊的對話經驗,重新思索「誰真正走進過我們的生命」。一場關於孤獨與連結的思索,也是一封寫給那些願意真誠對話之人的心意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