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索
含有「行走中的思索」共 6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9/28
重新找回生活的動力-擺脫委靡不躺平
這次農曆新年假期,我整整在家待了一星期,每天美食、追劇、睡到自然醒,本以為會是完美的躺平時光。但七天後,卻發現自己竟然對外出提不起勁,甚至連最喜歡的聚會也懶得參加,書本擱在一旁,過去習慣的年度計畫也遲遲沒動筆,整個人提不起勁陷入一種委靡不振的狀態..
#
委靡
#
管理高爾夫
#
行走中的思索
喜歡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9/26
化阻力為助力
「現在請兩兩一組,先彼此攻擊,再試著互相保護對方。」這是我設計的一個課程暖身活動。看著大家半帶疑惑、半帶好奇地開始動作,我繼續說:「有趣吧?同樣兩個人,剛剛還是敵人,下一秒卻變成了朋友。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選擇對立或合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課程要探討的主題。」
#
影響力
#
行走中的思索
#
主管
喜歡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9/24
追求雙贏的智慧
你是否也曾在公司開會時,為了搶資源、爭主導,和其他部門針鋒相對?是否也曾在家庭討論中,為了誰該洗碗,據理力爭?甚至覺得一旦退讓,就等於輸掉了未來的主導權?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我看到兩派人馬爭論不休,有人斬釘截鐵地說:「退這一步,將萬劫不復!」這種說法常讓我心生疑問——真的退無可退了嗎?你真的退過嗎?真
#
職場
#
行走中的思索
#
管理高爾夫
1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9/23
「不然勒」:被誤解的善意與無法靠近的人
當提醒成了指責,當誤解成了距離,我們該如何相處? 我們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你原以為是一次善意的提醒,對方卻像是遭遇到攻擊而反彈;你以理解靠近,他卻以築牆防衛,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人際關係中常見又無奈的風景,我那位從未見面的網友「小明」的故事,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熟悉。
#
人際溝通
#
反問式回話
#
管理高爾夫
3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9/12
新視角看舊事物,人生永遠如初見
「他者奇蹟」(Allokataplixis)是美國生態學家利亞姆·赫內根(Liam Heneghan)在2017年創造的新詞,起源於他帶學生去他的故鄉愛爾蘭,學生會對當地居民習以為常的「小事」感到極度驚訝和著迷,因為當時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因此他...
#
他者奇蹟
#
習慣盲視
#
行走中的思索
1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9/07
正覺大塔
正覺大塔 2018年底我跟著一群師兄來到菩提枷耶朝聖 那天上午有幸近距離聆聽尊者講法 下午和隔天連續兩天我都來到正覺塔環繞 「正覺」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代表「究竟圓滿」的「覺悟」 塔前的金剛座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所在 阿育王在西元前三世紀來到這裡並在菩提樹與金剛座後建菩提塔 塔
#
行走中的思索
#
菩提枷耶
#
印度
喜歡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8/28
你是在做生活的冒險,還是生命的冒險?
清晨,走在山徑上,我望著腳邊每一塊石頭,每一步都是選擇:繞開、踩上、跨過。登山的人都知道,走得穩,不代表走得遠;看得清,不代表看得懂。 這些年,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是在做生活的冒險,還是生命的冒險?
#
體驗教育
#
行走中的思索
#
生命
1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7/07
人類之所以進步,是因能對過往反思
七則關於「道與術」、「教育與自由」、「道德與壓迫」的思辨語句,是同慶對現代社會與人際關係的觀察。短短幾行,刺破虛偽,點出盲點,也帶來反思與清醒,向小說家倪匡先生致意。
#
行走中的思索
#
倪匡
#
思辨語錄
1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7/06
道是什麼?術又該怎麼辦?
這篇文章從儒家文化中的「道」談起,對比現代對「術」的輕視,提出道術不可偏廢的觀點。透過歷史、科技、運動、職場的例子,呼籲人們不要道德綁架,也不能技術無根,要把「術」練到位,才是真實世界的高手之道。
#
行走中的思索
#
道術關係
#
儒家文化
2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6/30
信與愛之地:一段從土地到人心的思索
從土地的起源談起,層層梳理台灣歷史脈絡與人群衝突的根源,作者反思何以凝聚彼此、超越對立,最終歸結於「信」與「愛」的實踐。這不只是理想,而是一場腳踏實地的生命選擇。
#
行走中的思索
#
土地認同
#
社會文化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