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個工具,打開我的新工作流世界
在開始分享之前,想先聊聊我和 Notion 的緣分。
曾經,我試過無數筆記、專案管理、資料庫工具,但總是遇到三個問題:功能分散、操作複雜、資料難以串聯。直到某天,我遇見了 Notion —— 一個可以同時做資料整理、工作計畫、個人管理的平台,讓我從此離不開它。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
- 為什麼選擇 Notion?
- 它帶給我的五大優點
- 推薦幾個實際、你一定會愛上的使用場景
為什麼選擇 Notion?
1. 多功能整合: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其使用三個不同的 App(筆記軟體、專案管理工具、檔案管理工具),Notion 讓我只需要一個平台。從任務清單到長篇筆記、從團隊資料庫到內容日曆,全部可以在同一個地方完成。這不僅節省了切換軟體的時間,也減少了資訊分散的焦慮。
2. 自由度極高:打造屬於自己的系統
市面上很多工具都有固定框架,但 Notion 讓我完全按照自己的邏輯設計頁面與流程。想要做一個 GTD 任務管理系統?想設計一本個人品牌手帳?只要會拖拉、嵌入、設定資料庫,就可以輕鬆實現。
3. 視覺簡潔、體驗流暢
Notion 的設計乾淨、排版靈活,打開頁面就像翻閱一本個人定制的筆記本。這種視覺上的舒適感,讓我更願意每天打開、更新資料。
4. 支援團隊協作與同步
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和團隊協作,Notion 都提供了很好的版本控管與協作機制。多個人可以同時編輯,不怕資料重複或遺漏,非常適合小型團隊或遠端工作者。
5. 開放性與生態系活躍
Notion 不只是一個工具,它有完整的 API、生態社群(無數免費與付費模板),加上不斷更新的新功能,比如 AI 助理、日曆視圖升級,讓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驚喜。
推薦的使用場景
如果你是 Notion 新手,或正在考慮怎麼應用它,可以從這幾個場景開始:
1. 年度目標&人生規劃儀表板
將你的年度目標、季度重點、每月待辦,以資料庫方式建立連動,隨時追蹤進度,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推薦用法:設計一個「目標主頁」,內嵌子資料庫(如專案、習慣追蹤、成果記錄)。
2. 任務與專案管理
想像一個既是任務清單,又能作甘特圖(Gantt chart)排程、又能進行看板管理的系統。Notion 的資料庫功能,可以任意切換「列表、看板、日曆、時間軸」等多種檢視方式。
👉推薦用法:建立專案資料庫,加入狀態分類(如:待辦中、進行中、已完成)與時間欄位,自動生成甘特圖。
3. 知識管理與學習筆記
不只是記錄知識,而是「系統性整理」知識。例如建立一個學習資料庫,分門別類記錄文章摘要、讀書心得、課程筆記,還能用標籤標記主題與關聯。
👉推薦用法:搭配雙向連結(relation)設計「主題網絡」,幫助知識互聯。
4. 習慣養成與日常追蹤
無論是健身、早起、冥想、寫作習慣,都可以在 Notion 裡設計一個「每日打卡表」。透過簡單的勾選欄位,每天小小紀錄,持續累積,視覺化成就感超高!
👉推薦用法:設置打卡資料庫,搭配自動統計公式,看到每月完成率。
5. 個人品牌經營與內容規劃
如果你有經營自媒體、部落格、YouTube 頻道,可以用 Notion 管理靈感、企劃、產製流程到發佈追蹤。一頁式規劃+資料庫自動統整,讓內容產出更有系統。
👉推薦用法:建置「內容日曆」,結合靈感庫、草稿庫、已發表清單。
小結|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種思維轉變
選擇 Notion,不只是為了「更高效」,更是學會用「系統化的思維」去組織自己的人生與事業。
每個人的 Notion,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它不像其他軟體那樣有固定模板,而是鼓勵你自己去設計屬於自己的流程與版型。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能夠陪伴你成長、適應不同階段需求的工具,我真心推薦 Notion —— 一個可以讓你持續進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