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孫靈前就位──」
接在哥哥、姐姐們後面,輪到我到老爺子靈柩前遞水──有過經驗,我知道該怎麼做。滿臉乾淨、表情凝重的青年──一臉稚嫩,可能小我五歲有餘?──給我禮杯,且輕聲提醒我怎麼做。
(欸奇怪,他比我小,卻比我熟悉這種事情。難道他家裡死過人嗎?)
我依序將水倒入主杯──心裡想著:老爺子生前不怎麼喝酒的──至少自我懂事之後,從沒看過他交杯,亦沒再私下看過他小酌──
他應該屬於自律的人吧?
「……叩首──」
接收到指令,我正要磕頭時,一股龐大的情緒湧上喉頭:就像赤裸身子,跪在礁岩端,被幾層樓高的瘋狗浪壓上來。
進會場前不斷提醒自己、不斷提醒自己「不哭、不哭──祖母那次也沒哭──這次不會──之後也不會──之後跟之後、跟更以後道別長輩的場合,都不哭。」
忍住了,但眼眶開始發熱、四肢顫抖(後面的人都盯著我發顫的背影,肯定很遜吧?)喉嚨像是被掐著,一時無法呼吸──
好不容易叩首下去:
「我做到了……」心裡默念著:
「這次,我總算盡到我該盡的義務。」
義務。
「請起。」
梳油頭的小哥靠近我的耳邊小聲提醒我,像是被買通、跟考生狼狽為奸,洩露考題答案的監考人員,提醒我說:
「再一次。」
我再叩首。
「再一次。」「三叩首──」
接受指令,低頭走回家屬行列,跟著大家繼續跪著。
市儈地、不帶私情,盡完義務。
標準制棺材的空間明顯是超過實際用上的。
老爺子躺入後──會注意:腳的位置離最底的邊緣還差了一至兩個拳距(而且還是穿了皮鞋之後。)
他的軀體被花簇擁,遠遠看會以為他浸入花池。「枕邊」擺了一些小飾品。
他的雙臂平放在兩側,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交握擱在胸緣的知識。
他的右掌邊擱了許多生前正在閱讀的小冊子(因為中間某頁夾了張看似書籤的碎紙條,應是他隨手從筆記本上撕下、應急用的)──是他早年商務旅行去日本買的文庫本(日本的口袋書裝訂成剛好可以收入西裝內襯的大小):關於商場心理學……之類的吧(從標題,憑我沒比英語流利的日語程度,判斷?)
這是表姊堅持的:希望他過去那邊之後,可以繼續翻閱這幾本愛書。
幾個陪葬品下去之後,發覺空間仍寬綽有餘,我們便用紙蓮花塞滿棺材(不枉費我在列車上折紙蓮花的花瓣。)
家屬圍聚棺前,瞻仰逝者的遺容。
我第一次──當然也是最後一次──見到老爺子西裝筆挺的模樣:緊閉雙眼、表情肅穆,永遠沉默的遺體。
「手舉金斧來封釘,子孫代代萬事興,有無?」
有喔!
「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享福祿,有無?」
有喔!
「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傢伙,有無?」
有喔!
「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富萬金,有無?」
有喔!
「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田園媠,有無?」
有喔!
「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代代壽元如彭祖,有無?」
有喔!
「咬起子孫釘,子孫代代添貴丁,有無?」
有喔!
「封釘封有到,子孫代代攏有孝,有無?」
有喔!
「封釘封有正,子孫代代得人疼,有無?」
有喔!
「封釘封有好,子孫代代人呵咾,有無?」
有喔!
棺材已蓋,老爺子的歷史定位,連同上世代的恩恩怨怨,就此「蓋棺論定。」
(下一小節)
至:“Le Cœur, Une Petite Ville Isolee”_8. 終究只是個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