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心為愛:#12_七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回到家的第三天,老爺子已經陷入昏迷。

老爺子前晚眼睛還張得開,還能用表情和手指比劃勉強交談;現在則陷入昏迷。

其他在國外工作的表哥、表姊也紛紛趕回來。

上次見到這些表親,是祖母過世的時候,雖然相隔不過幾個月,不算太久。

多幾個人回來輪班是好事。

問題就出在,這幾個平均年紀大我快七歲的表親,從小到上國、高中都是祖父、母帶大的,祖孫情濃厚。

年紀最大的,一回來就開始指責早先到場的叔父輩的處置,說什麼應該要讓老爺子更舒服一點。

懂英文的,已經抓主治醫師過來問病情:

(What’s the situation, doctor. Not very good . . . but, currently, he is in a stable condition. We don’t know. Things can get worse at any moment. Right, right, I understand. We all hope for the best for the patient. I see.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please feel free to ask, I’ll be around).

諸如此類的。講一講、講一講、西碰一點、多摸一下,覺得了解大致情況了,就開始出主意了,甚至用各國語言──一個留德、一個留日、一個留美──爭執起來。

一時之間,彷彿置身聯合國大會。

但有些意見,如果不是入院前或這幾天在院顧病人,根本窒礙難行。

他們又會堅持說應該要考量病人的well-being (please underline the use of “well-being” in English. This is important).

更進一步,指控說我們都不為老爺子著想──不輸說是在比他們跟老爺子感情更深厚,搞得好像比我們──我、大哥,跟堂兄弟姊妹──更有資格更哀傷──

Fine, fine, medical experts, you guys know the ropes, you keen fix it as you please.


此時,又發生一段插曲,讓整件事變得更加混亂。

我老媽幾週來都在打點老爺子的事情。

他住院後,老媽神經更加緊繃,接近崩潰邊緣。

某個時間段,老爺子生命指數劇烈變動:一下血氧瞬間掉下來、一下心跳不穩定──頓時警示大響;一陣混亂。

好不容易哪個誰按下呼救鈴,醫護過來幫忙,做完必要措施,才解除警報;但老媽人已經奪出房門。

幾十分鐘後,她從老爺子家裡帶來他的西裝、皮鞋,幾乎不假思考、完全機械式地,「超前」進行「下一個」步驟。

見著此幕,幾天來一直壓抑情緒、等同瀕臨崩潰的堂姊,心防就潰堤了,當場大哭:

「人都還在,這是在幹嘛!」

結果,表親們看到堂姊大爆哭,皆收起脾氣,轉而安慰她。

我老媽並沒有做錯──剛瞥見跟禮儀社有熟的嬸嬸默默退到走廊,正準備拿出手機聯絡。

所有人都在做該做的事,也都瀕臨崩潰,只是步驟出錯罷了。


父親返家時已是我返鄉入列的第五天。

父親因為班機班次與工作行程安排不攏,遲了幾天才得以從對岸脫身。

他人到醫院時,還拖拉一大只行李箱、肩背隨身包,兩眼惺忪、黑眼圈深到鼻尖附近,踏進加護病房開口第一句就問:

「啊老爸這馬狀況安怎?」

聽說父親他整晚沒睡。

清晨在租屋處梳洗身體,便趕著到機場。

上飛機時,天才漸亮。

在飛機上也沒怎麼睡,簡單吃了帶上機的餅乾。

班機一著陸,便一腳跳上計程車,趕往高鐵站,坐上最近的高鐵班次,轉乘區間列車返鄉。

 

他幾乎不發一語的,只是面對病床坐在後排的小折凳上,雙手托著下巴,靜靜看著病患跟著呼吸器運作而規律起伏的胸膛。

他就這樣坐著,直到天色漸黑。

孫子輩們都輪過大夜,而大伯和叔叔也都輪過;父親主動說想留守,並催趕所有人離開。

他說可以自己守夜。

我是離開病房的最後一批人。

腳跟正要離地,我轉頭看了一下父親的身影:消瘦的身軀似乎僅剩骨架,頭像勉強架在枯枝上,微妙地維持不落地的平衡。

我壓抑著某種隨時會噴發的情緒,跟著其他人走進下樓的電梯。


隔天,即老爺子住院第七天,他沒有任何肢體動作,只是癱在床上,胸腔配合呼吸器的規律,往肺部灌氣,而起伏。

他就像勉強維持個人形,實則幾乎要被吹破的人皮氣球。

留守整夜的父親滿臉疲倦──他肯定連瞌睡都沒打吧?──只是靜靜守候安詳睡去的老父親身旁。

父執輩他們手機就開始打了:聯絡剛剛出病房放風、抽菸、吃早餐的人,以及沒能到場的其他親戚。

血氧率持續下降,警示器頻頻發響。

我們按下緊急呼叫器,準備進行最後程序。

父親走近老爺子旁側,彎下腰湊到他耳旁輕聲說了幾句。我勉強捕捉隻字片語:

 

老爸喔……汝……安心……過……老母彼。


不久,一位護理師抵達老爺子跟前;她檢查儀板,將血氧過低的警示音關閉,僅留下螢幕上持續亮紅的警示。

隨後,來了另一位護理師,向大人們簡單交代等等要走的流程。

大伯聽完,板著面孔,拿出手機扭頭走出病房。

 

兩位醫護人員已經準備就緒,就等主治醫師帶死亡證明書過來。

心率圖上的折線慢慢癱平,老爺子連滿線的裸坦胸膛仍持續順著呼吸器的節奏規律起伏。

門口幾位穿黑衣、戴白手套的人已經待命。

父親靠近病榻,輕輕將老爺子僵直的下顎──因戴呼吸器而定型──闔上。

主治醫師用公事公辦的語氣宣告死亡時間,似怕遺漏哪個家屬,音量足夠讓站在後頭的人聽見,卻不會傳到外頭讓不相關的人等聽到。

主治邊宣告,醫護一面將老爺子身上的管線一一拔出。

心電儀螢幕上的折線拉成筆直的連續橫線。

(下一小節)




至:“Le Cœur, Une Petite Ville Isolee”_4. 第一次的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風輕拂的沙龍
61會員
440內容數
這邊主要分享在其他平台發布過、尚未發表,或只發表在方格子的短篇或長篇故事。 可以留言;回覆頻率不一定。 大學、碩班主修英文系;不定期分享英文學習相關的文章。 編輯頻率不固定。
徐風輕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 老爺子送加護病房。剛返家的小草,在親戚面前,僅是個沒工作的無業人士;遂自告奮勇,職一夜的大夜班。原以為很輕鬆:僅是盯著病患,然後什麼都不用幹。其實,深夜裡顧病患是莫大的心靈折磨 . . .
Thumbnail
2025/06/03
▲ 老爺子送加護病房。剛返家的小草,在親戚面前,僅是個沒工作的無業人士;遂自告奮勇,職一夜的大夜班。原以為很輕鬆:僅是盯著病患,然後什麼都不用幹。其實,深夜裡顧病患是莫大的心靈折磨 . . .
Thumbnail
2025/06/02
▲ 羊肉爐之宴上和砂碼談妥後,自己順利入住他「大學時代的舊宿舍」──位於學區高級地段的公寓宅。自己在那生活,如不像他豢養的三線鼠,簡直活脫一塊「光會呼吸的肉」
Thumbnail
2025/06/02
▲ 羊肉爐之宴上和砂碼談妥後,自己順利入住他「大學時代的舊宿舍」──位於學區高級地段的公寓宅。自己在那生活,如不像他豢養的三線鼠,簡直活脫一塊「光會呼吸的肉」
Thumbnail
2025/06/02
▲ 儘管逞強,還是被砂碼識破:自己是頭「驢子 . . .」
Thumbnail
2025/06/02
▲ 儘管逞強,還是被砂碼識破:自己是頭「驢子 . .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第6章 照顧終局的需求及行動
Thumbnail
第6章 照顧終局的需求及行動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表情苦惱想了很久,說不出口的道別, 零星幾字就讓情緒潰堤。 妳將摺好的紙鶴群串起,掛在爺爺的床邊, 祝悼詞什麼的聽的不是很清楚。
Thumbnail
表情苦惱想了很久,說不出口的道別, 零星幾字就讓情緒潰堤。 妳將摺好的紙鶴群串起,掛在爺爺的床邊, 祝悼詞什麼的聽的不是很清楚。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在帶媽離開隔離病房的同時,我也手忙腳亂地找了一名看護幫忙。
Thumbnail
在帶媽離開隔離病房的同時,我也手忙腳亂地找了一名看護幫忙。
Thumbnail
20240329 很幸運的,在十一點離開加護病房後,下午兩點便已將父親成功轉至普通病房,而看護也因弟弟的努力奔走,請到了一位相當有經驗的陳姐來幫忙。在與護士將父親一同轉至普通病房後,迎面而來的是大面的窗戶與透進來的陽光。
Thumbnail
20240329 很幸運的,在十一點離開加護病房後,下午兩點便已將父親成功轉至普通病房,而看護也因弟弟的努力奔走,請到了一位相當有經驗的陳姐來幫忙。在與護士將父親一同轉至普通病房後,迎面而來的是大面的窗戶與透進來的陽光。
Thumbnail
春天裡的某一個星期四,老師已經在安寧病房待了三週,這三週已經幾乎沒有進食,身旁只有一台點滴,定時給最低限度的營養、不需考慮後果的止痛藥、鎮靜,維持著我們貪戀的時光,彷彿只要它存在,我們就還可以把她留下。 很多朋友側面得知老師的狀況都想來看看她。 「他現在就是這樣你覺得來看有意義嗎?」
Thumbnail
春天裡的某一個星期四,老師已經在安寧病房待了三週,這三週已經幾乎沒有進食,身旁只有一台點滴,定時給最低限度的營養、不需考慮後果的止痛藥、鎮靜,維持著我們貪戀的時光,彷彿只要它存在,我們就還可以把她留下。 很多朋友側面得知老師的狀況都想來看看她。 「他現在就是這樣你覺得來看有意義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