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宮變:宮女的絕望之繩,差點勒死嘉靖皇帝。
****** 夜色如墨,紫禁城的宮牆在冷月下沉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深秋,乾清宮外的風帶著一絲腥氣,那是宮女們心底的怨恨,凝成無形的刀劍,悄然指向那個沉迷煉丹的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
****** 宮中的幽靈 楊金英十六歲入宮,原本是江南小戶人家的女兒,眉眼清秀,卻因家貧被選進這座金碧輝煌的牢籠。 她與其他宮女一樣,過著不見天日的日子。 嘉靖帝迷信道教,聽信方士讒言,認為處子經血可煉長生不老藥。 宮女們被迫吞下催經的藥丸,只許吃桑葉,喝露水,說是保持「潔淨」。 金英瘦得像一張紙,營養不良的她,嘴唇常年乾裂,她看著同屋的姐妹一個個倒下,有的因衰弱失血而死,有的被鞭笞至斷氣,心裡的恨像毒草,瘋長不息。 「這日子,連畜生都不如。」她低聲對同室的邢翠蓮說。 翠蓮比她大兩歲,性子烈,總攥著拳頭,眼中燒著火:「金英,忍下去又有什麼用?還不是等死?」 她們身邊,還有王槐香、蘇川藥、關梅秀、劉妙蓮、陳菊花、姚叔皋……十六個宮女,十六顆被折磨得幾近崩潰的心,漸漸聚成一團。 皇帝曾因一宮女失手打翻丹爐,命人將她活活杖斃。 還有兩百多個姐妹,前前後後死於他的暴戾。 金英每每閉眼,腦中都是那些慘叫,彷彿幽靈在耳邊低語:「報仇……報仇……」
****** 絕望的密謀 十月初八,夜深人靜。金英與十五個姐妹擠在冷宮一角,借著一盞昏黃的油燈,商議那個瘋狂的計劃。 「今晚,皇上宿在曹端妃宮中。」
金英聲音低得像風聲,卻字字如刀,「等他睡熟後,我們動手。」 翠蓮咬牙:「用繩子勒他脖子,不用半刻,快得很!」 她們都知道,這是死路,但比起苟活受辱,死得轟轟烈烈似乎更痛快。 王槐香遲疑道:「若失手,咱們全家都得遭殃。」 金英冷笑:「槐香,咱們還有什麼可失去的?爹娘早當我們死了!」 她的眼神像寒鐵,刺得眾人無言。 她們分工明確: 翠蓮按住皇帝胸口,槐香住壓上身,川藥與梅秀各執一手,妙蓮與菊花鎖住雙腿,叔皋與梅秀拉繩。 金英負責下手,套上那根致命的繩子。她們在心裡演練了無數次,卻沒人敢想後果。
****** 錯打的死結 到了子時,曹端妃宮中鼾聲輕響。
嘉靖帝,睡得深沉。
金英帶著姐妹們,赤腳潛入,腳步輕得像鬼魅。
月光從窗欞漏進,照在皇帝蒼白的臉上,金英心跳如擂鼓,卻強壓住恐懼,低喝:「動手!」 翠蓮猛地撲上,按住皇帝胸口,槐香死死壓住他肩膀,川藥與梅秀扣住雙手,妙蓮與菊花抱緊雙腿。
金英顫抖著將花繩套上皇帝脖頸,叔皋與梅秀正要用力拉緊,將繩索收縮,可金英臉色一變,繩子怎麼拉也不動! 她緊張之下,竟錯將環結打成死結!
繩索卡在皇帝頸上,卻勒不緊。 金英心亂如麻,額頭冷汗直冒,直接用手勒住皇帝的脖子。 曹端妃的宮女張金蓮站在角落,早已嚇得面無血色。
她心道:這是要滅九族的大罪!
趁亂,她踉蹌跑出,向方皇后寢宮報信:「皇后娘娘!宮女謀反!快救駕!」 方皇后驚醒,急召侍衛太監,衝入曹端妃宮。
十六個瘦弱貧血的宮女,瞬間便被刀劍架住。 嘉靖帝昏迷不醒,頸上勒痕觸目驚心。金英癱坐在地,喃喃道:「功虧一簣...」
****** 血染深宮 嘉靖帝被御醫許紳搶救,數日後方甦醒。
他睜眼的第一句話便是:「殺!全殺了!」他的聲音帶著驚恐與狂怒,彷彿要將整個紫禁城碾成齋粉。 楊金英與十五個姐妹被押至午門,斬首示眾。
她們的頭顱懸於城牆,血染石階,引來烏鴉啄食。
金英臨刑前,仰望灰濛濛的天,嘴角竟扯出一絲笑:至少,我試過反抗……
翠蓮則高聲罵道:「昏君!天遲早收你!」刀光一閃,血濺三尺。 ****** 寧嬪王氏與曹端妃也被牽連,雖與宮女謀刺無直接瓜葛,卻因「監管不力」被賜死。 宮女的家人無一倖免,十人斬首,二十人罰為奴婢。
紫禁城內,一時間腥風血雨,宮人噤若寒蟬。 方皇后雖救駕有功,卻也心有餘悸。
她看著嘉靖帝日漸瘋狂的眼神,心想:這深宮,誰不是活在繩索上?
****** 帝心的幽影 壬寅宮變後,嘉靖帝再不似從前。
他搬離乾清宮,躲進西苑,終日與道士為伍,煉丹求仙,朝政全拋諸腦後。
宮變的驚魂一夜,像根刺紮進他心底,讓他疑神疑鬼,再不信任何人。 宮女們的血,換來的不過是更深的黑暗。
紫禁城的夜晚,依然冷如鐵。
那些死去的魂靈,彷彿仍在迴廊間低語,訴說著她們的恨與不甘。 楊金英的名字,湮沒在史書一角。
她們的抗爭,如一場短暫的烈焰,燒過便成灰燼。
卻也留下一個幽幽的影子,提醒後人:這深宮,藏著多少絕望的嘶吼。

宮女的反抗